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3篇
  免费   631篇
  国内免费   684篇
林业   1415篇
农学   1738篇
基础科学   519篇
  896篇
综合类   4121篇
农作物   1008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913篇
园艺   384篇
植物保护   73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816篇
  2011年   761篇
  2010年   602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513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以武夷水仙茶叶籽为原料,采用乙醇水剂法提取武夷水仙茶叶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0%(V/V)、料液比1∶7、pH 9、提取温度60 ℃,在该条件下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提取率为93.61%。在提取的武夷水仙茶叶籽油中共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51.77%)、亚油酸(23.14%)为主,∑SFA∶∑MUFA∶∑PUFA=1∶2.64∶1.27,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食用油,研究结论可为武夷山茶产区茶叶籽油提取、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为了明确萘乙酸吲哚丁酸对水稻浸种后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不同浓度6%萘乙酸吲哚丁酸水剂用于水稻浸种。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生长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增加有效穗数和实粒数,提高产量,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83.
2011-2015年浙江省诸暨市对中早39进行了叠盘暗出苗机插育秧模式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经5年的试验、示范,明确了中早39叠盘暗出苗机插育秧模式的主要优点和增产机理,总结出了中早39叠盘暗出苗机插育秧技术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84.
以3个野生稻品种(系)和常规稻品种吉粳301(CK)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野生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野生稻和常规粳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NaCl浓度≤0.3%时,盐胁迫对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没有影响,但促进吉粳301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NaCl浓度≥0.5%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幼苗的根长、苗长、根冠比逐渐变小;NaCl浓度与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负相关性;NaCl对野生稻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的作用;不同野生稻品种对NaCl溶液的耐受能力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MY-3、延引红、HY-1。  相似文献   
85.
引发处理是目前简便有效的提升种子发芽率和整齐度的方法,但引发提高水稻劣变种子发芽能力的机理并不清楚。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清水引发和藤茶提取物二氢杨梅素引发2种处理方法与对照的差异蛋白,初步揭示引发提升种子发芽能力的机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差异获得2倍以上显著差异蛋白点79个,通过MALDI TOF/TOF MS质谱分析鉴定出74个蛋白,其中2种引发处理与未引发对照相比同步上调或下调的共有蛋白,即引发相关蛋白有57个。分析引发相关蛋白可知,绝大多数的逆境防御蛋白类、能量相关蛋白类以及蛋白质合成和目标类蛋白丰度在引发处理中显著增加,推测引发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原因与逆境记忆、能量代谢活动和蛋白质合成能力增强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为提高毛马齿苋种子播种出苗率,分析不同时间浸种以及采用GA3、NAA和6-BA 3种外源激素处理对其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没有提高毛马齿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效果;GA3、NAA和6-BA三种激素浸种处理均能提高毛马齿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适宜的浸种浓度分别为GA3 30 mg/L、10~20 mg/L NAA或6-BA 30 mg/L。其中GA3有效浓度范围较宽泛,建议采用,但GA3处理不能解除该种子发芽的需光性。  相似文献   
87.
大豆籽粒发育可分为鼓粒期和籽粒归圆期,探究无损伤检测鼓粒进程的指标对大豆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鲜819-4、冀豆17、鲁96150和V94-3971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连续测定标记花荚的荚果厚度,分期收获同日标记的大豆籽粒并进行发芽率测定,研究大豆鼓粒期荚果厚度变化。结果表明:1)鼓粒期鲜荚皮厚度基本保持恒定,因此荚果厚度可用于度量籽粒厚度的变化。荚果厚度(y)与开花后日数(x)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y=ax2+bx+c)进行有效模拟。利用模拟函数可以对大豆鼓粒始期、最大荚果厚度出现期、鼓粒持续期以及平均鼓粒速率等进行有效预测。荚果最大厚度可用作判定大豆籽粒开始具备发芽能力的外观指标。2)荚果厚度变化受材料特性和外界环境的共同影响。同一材料不同时期标记的花荚,荚果厚度增速趋势可能有差异,因此在大豆籽粒灌浆特性研究中,同日标记花荚是籽粒灌浆特性研究中一项必要的控制措施。3)不同材料鼓粒特性存在差异,选择鼓粒启动早、鼓粒速度快的大豆品种是可行的。荚果厚度有望成为研究大豆灌浆特性和适时早收的无损伤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88.
杂交水稻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其田间成苗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杂交水稻品种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批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标准发芽试验、低温发芽测定和高温催芽试验3种活力测定方法,并将试验结果与田间成苗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标准发芽试验的发芽指标、低温发芽10 d的发芽率和高温催芽后的发芽率均与田间成苗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高温催芽后的发芽率与田间成苗率相关系数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催芽法可以作为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9.
以美味猕猴桃‘徐香’、中华猕猴桃‘宜黄2号’、毛花猕猴桃‘赣绿1号’和‘赣绿2号’4个猕猴桃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梯度的赤霉素浓度和5个浸种时间进行处理,通过统计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滞,探讨赤霉素浓度和温水浸种时间对猕猴桃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猕猴桃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均受赤霉素浓度和温水浸种时间的影响,其中‘徐香’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是‘赣猕1号’、‘赣猕2号’和‘宜黄2号’。‘徐香’、‘赣绿1号’和‘赣绿2号’、‘宜黄2号’种子发芽率最高所对应的赤霉素处理浓度和浸种时间组合分别为:0.6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0.4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0.6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和0.6 g/L赤霉素+60 min温水浸种。不同品种猕猴桃发芽时滞也有一定差异,其中‘徐香’发芽最早,其次是‘宜黄2号’,‘赣绿1号’和‘赣绿2号’开始发芽最晚。  相似文献   
90.
Abutilon theophrasti (velvetleaf) is a widespread and problematic annual weed. Greenhouse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utting methods on the viability of A. theophrasti seeds. Three cutting methods were assessed: (1) Entire plant cut and dried (EPD)—plants were cut at soil level and dried with capsules attached on the greenhouse bench or soil surface for 4 weeks; (2) capsules detached and dried (CD)—capsules were removed from plants and dried for 4 weeks; and (3) capsules detached and tested while fresh (CF)—a control treatment. Before drying,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stage one, dark green; stage two, light green; stage three, yellowish-green; or stage four, black with the slightly open capsule) and age (days after flowering, DAF) of each capsule was recorded. Seed viability was measured immediately in the CF treatment and after the 4-week drying period in the EPD and CD treatments. No seeds in the EPD and CD treatments were viable when harvested at the first developmental stage (1–8 DAF) in either experiment, but 100% of seeds in the CF treatment in the field were viable when harvested at 8 DAF. In both greenhouse and field experiments, seeds attained full viability at earlier harvest ages in CF than in EPD or CD treatments, suggesting that seeds might become viable relatively early in development but lose viability if allowed to dry. These findings could be applied to optimise late-season mechanical control of A. theophras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