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采用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cDNA文库构建方法,构建了银鲳皮肤和肌肉组织的cDNA文库,通过一定规模的序列测定,并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164个序列,得到了105个不同的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在105个不同的基因中,68.6%基因没有冗余,1倍、2倍、3倍和4倍冗余的分别占23.8%,3.8%, 2.8%和1%.皮肤和肌肉组织表达基因的组成中,除了21个没有同源序列的未知基因外,可初步归为代谢相关的酶(38个)、DNA有关的酶(7个)、结构蛋白(4个)、膜蛋白(13个)、线粒体蛋白(1个)、转录因子(9个)、信号传导相关的蛋白(10个)和未知蛋白(2个)等8大类,其中,转录因子、膜蛋白,和DNA有关的酶的基因冗余程度相对较高.这些研究结果,为积累银鲳遗传方面的基础信息,了解银鲳皮肤和肌肉组织的基因表达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2.
为探究人工集鱼装置(Fishing Aggregation Devices,FADs)禁渔期措施对中国大陆金枪鱼Thunnus thynnus围网船队捕捞努力量特征的影响,通过收集2012—2015年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在中西太平洋的渔捞日志数据,分别对中国船队在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捕捞努力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2和2013年禁渔期和非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2014和2015年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禁渔期的作业时间利用率始终小于非禁渔期,但在研究期间两者差距逐渐减小;除2015年外,2012—2014年禁渔期的平均投网次数一直小于非禁渔期;禁渔期对自由鱼群的平均投网次数始终大于非禁渔期,且2015年差异最大。研究表明,中国船队可能正在通过主动调整捕捞努力量的投放策略以逐步适应FADs禁渔期措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根据1995-2002年西北太平洋柔鱼的产卵场和索饵场表温及其生产统计数据,对其表温的年间变动及其与资源丰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在20°~30°N、140°~170°E产卵场海域,1995-1997年表温相对较低,而1999年偏高,1998年和2000-2002年则处在中间水平。在39°~45°N、150°E以西索饵场海域,2002年表温处在较低水平,1998-2000年偏高,1995-1997和2001年处在中间水平。在39°~45°N、150°~165°E索饵场海域,1995、1997和2002年表温较低,1998-2000年偏高,1996和2001年处在中间水平。灰色关联表明,产卵场和索饵场的表温及距平均值均对柔鱼资源丰度影响较为显著,其关联度均在0.5以上。资源丰度与距表温平均值的多元线性模型为:在150°E以西海域,CPUE=1.0700+1.6840T1+2.7596T2-2.3177T3;在150°~165°E海域,CPUE=2.5311-1.5226T1+0.1519T2+0.6720T3。  相似文献   
74.
根据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农业部渔业观察员项目在热带大西洋西部水域调查所获得的渔业数据和现场表温数据,结合哥伦比亚大学网站下载的1°×1°表温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Marineexplore 4.0图示了各月钓获率及钓获率与表温关系的分布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11月的产量和CPUE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4.539 t和0.332 t/v.d。调查期间,各月钓获率大部分(80.3%)分布在表温高于26.0℃。  相似文献   
75.
银利强  唐浩  许柳雄  刘伟  刘景彬  孙秋阳  张锋 《水产学报》2024,23(3):039719-1-039719-11

为减少副渔获物的兼捕,提高拖网渔具选择性,栅型兼捕减少装置已在底拖网渔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兼捕减少装置水动力变化影响着鱼类接触后的行为反应,从而决定着装置的分隔效率和选择性效果。实验通过动水槽模型探究3种不同规格的栅栏 (Grid-0.3栅、Grid -0.4栅、Grid -0.5栅)分别在倾角30°、45°和60°,3种状态下对网囊网目张开程度、空间形态和阻力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① 无栅栏网囊的网目平均张开角度22°±5°。设置Grid-0.4栅和Grid-0.5栅网囊的网目平均张开角度较无栅栏网囊分别增大了3.3%和18.8%;而设置Grid-0.3栅网囊的网目平均张开角度减少了9.2%。②Grid-0.4栅对网囊形态影响程度最小,贴合网囊流线型;Grid-0.3栅和Grid-0.5栅使网囊发生扭曲形变。③设置Grid-0.3栅的网囊,不同倾角下的阻力差异较小,与无栅栏网囊的阻力相近。以不同倾角设置Grid-0.4栅和Grid-0.5栅的网囊,平均网囊阻力分别比无栅栏网囊的阻力高12.7%和24.4%。除Grid-0.3-A-30°栅外,有模拟渔获物条件下,网囊阻力均随栅栏倾角和规格的增大而增加。本研究对我国底拖网选择性研究和对保护近底层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海洋遥感在渔场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渔场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受到鱼类自身生物特性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海洋遥感能够获取的大范围同步的海洋热力、海洋水色和海洋动力地形等海洋环境要素,为人类理解海洋鱼类种群动力机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运用渔场分析和预报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多元数据的集成为渔业的即时管理提供了发展方向。目前运用海洋遥感进行渔场研究存在的问题有:1.海洋遥感手段仅能获得渔场表层的信息,必须结合浮标海洋剖面信息才能更好地解释鱼类栖息环境;2.运用海洋遥感技术获取渔场水色信息的精度不高,给渔场资源的研究带来了困难;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渔场的实时预报容易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4.如何建立科学的渔场预报模型的评价体系是渔场预报亟待解决的问题;5.渔场分析和预报走向智能化、自动化的关键技术还有待深入研究。遥感技术不断向高光谱和定量方向发展,为渔场资源的定量评估提供重要条件。在高效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同时,对海洋生物的资源存量进行定量的评估从而指导人类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大洋渔业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根据2001及2003~2005年农业部渔业局金枪鱼延绳钓科学观察员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主要捕捞对象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眼金枪鱼叉长范围63~20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9~138 kg。黄鳍金枪鱼叉长范围是97~17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14~80 kg。两种类雌性个体所占比例各月差异较大,平均约40%。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净重与叉长关系分别是W=2.0241×10-5L2.9503,W=2.2281×10-5L2.9079。  相似文献   
78.
利用我国大型拖网渔船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南极磷虾体长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成经纬度10’×10’小尺度单元,分析了南极磷虾体长分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4个单元的平均体长范围为46.9~55.0 mm,其中最小体长为26.8 mm,最大体长为62.2 mm,各单元间体长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纬度方向,各单元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经度方向,大部分单元(71.4%)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一半以上(60.3%)的样本分布于40~80 m水层。6个水层间(0~120 m,20 m为间隔),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但各水层南极磷虾平均体长较接近(52.5~53.6 mm)。12月,南极磷虾体长范围为26.8~62.4 mm,平均体长为53.1 mm;1月,体长范围为39.1~62.0 mm,平均体长为52.4 mm。12月中旬明显存在一定数量的小个体南极磷虾,优势体长为32~35 mm,约占总数的10%。  相似文献   
79.
2010/2011年夏季南设得兰群岛北部水域南极磷虾的种群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中国南极磷虾渔业主要渔场——南设得兰群岛水域南极磷虾种群动态,利用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生物学数据,在将研究区域划分成10′×10′小尺度单元的基础上,实验分析了南设得兰群岛夏季南极磷虾种群组成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3个单元中,雌性未成体(F2)的比例最高(42.1%),其次为雌性成体(F3,35.6%),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不足20%,且均为未成体(M2),而幼体(I1)的比例仅占2.7%。12月中旬,I1阶段的磷虾个体占有一定的比例(9.6%),M2阶段磷虾个体比例较F3阶段高。12月下旬的情况与1月上旬较为相似,I1个体未出现在调查样本中,M2阶段磷虾个体比例下降,F3阶段磷虾个体比例明显上升。M2、F2和F3阶段的磷虾个体在各水层中的分布模式较为相似(PSI=90.9~97.7)。I1阶段磷虾个体主要分布在60~80 m水层(66.9%),而其它3个性成熟度的磷虾个体主要分布在40~60 m水层。  相似文献   
80.
根据2010年1月24日-2月11日在南极半岛周边CCAMLR辖区48.1区和48.2区的拖网磷虾渔获数据,对南极大磷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区南极大磷虾的体长范围为33.65~ 65.80 mm,优势体长为50.00 ~58.00 mm,占60.66%;平均体长48.1区略大于48.2区,雌性大于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