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51篇
水产渔业   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61.
目前主要金枪鱼类(包括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长鳍金枪鱼和蓝鳍金枪鱼)的产量在世界金枪鱼类总产量中约占70%,也是供应市场的金枪鱼类中最主要、最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种。近年来大西洋金枪鱼渔获量呈下降趋势,一些主要鱼种已严重衰竭。目前,大西洋金枪鱼渔业产量约占世界金枪鱼渔业总产量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62.
青虾池塘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捕捞难的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在观察了解青虾的行为习性和对传统虾渔具捕捞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池塘虾拉网,经过试验性应用证明:虾拉网具有起捕率高,捕大留小性能好,省劳力,能显著提高青虾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虾拉网的结构特点,渔法要点及其效益对比情况。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我国主要的淡水经济虾类,其人工养殖业正在迅速发展,池塘青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当前池塘青虾捕捞都是用传统的干塘方法,不但方法落后,劳动强度大,而且许多小虾  相似文献   
63.
东海南部鲐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海南部的鲐鲹鱼类的叉长、体重及性腺成熟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1999年5月份东海南部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6~28cm,优势体重组为200~300g;7、8月份优势叉长组为24~26cm,优势体重组为100~200g。蓝圆鲹优势叉长组为20~21cm。2000年7、8月份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4~26cm。1999年鲐鱼叉长组成基本呈正态分布,2000年鲐鱼叉长组成明显存在两个峰值。2000年相同叉长的鲐鱼体重要略低于1999年,认为跟1999年、2000年海洋环境因子变化有关。从相关系数来看,2000年的曲线更贴近实际情况。并认为5月份北上参加产卵洄游的鲐鱼群体、其性腺已开始发育成熟,并沿途产卵。  相似文献   
64.
水平鱼探仪在金枪鱼围网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用来发现和监测鱼群,目前的水平鱼探仪通常没有预测鱼群速度和评估鱼群数量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鱼探仪影像的金枪鱼跟踪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鱼群跟踪软件,通过声学图像处理提取目标鱼群坐标,使用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和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算法跟踪鱼群运动状态,实现金枪鱼游泳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实时预测和显示.了解金枪鱼的逃逸速度,可以及时控制网位网形防止鱼群逃脱.该系统已经安装在一艘金枪鱼围网渔船上并记录海上真实数据,试图在原位进行鱼群的评估.  相似文献   
65.
利用我国大型拖网渔船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南极磷虾体长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成经纬度10’×10’小尺度单元,分析了南极磷虾体长分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4个单元的平均体长范围为46.9~55.0 mm,其中最小体长为26.8 mm,最大体长为62.2 mm,各单元间体长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纬度方向,各单元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经度方向,大部分单元(71.4%)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一半以上(60.3%)的样本分布于40~80 m水层。6个水层间(0~120 m,20 m为间隔),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但各水层南极磷虾平均体长较接近(52.5~53.6 mm)。12月,南极磷虾体长范围为26.8~62.4 mm,平均体长为53.1 mm;1月,体长范围为39.1~62.0 mm,平均体长为52.4 mm。12月中旬明显存在一定数量的小个体南极磷虾,优势体长为32~35 mm,约占总数的10%。  相似文献   
66.
大青鲨(Prionaceglauca)是一种大型中上层鲨鱼,隶属于真鲨目、真鲨科、大青鲨属。最大全长(TL)可达到400cm,最大体重为205.9kg,最大年龄为20龄,分布于66°N~55°S三大洋海域[1,2]。在我国南海和东海也有记录[3]。该鲨鱼是金枪鱼渔业最重要的兼捕鱼种。一般在捕获后割取鳍条,鱼体丢弃海中。1997年全球产量仅为520t,2000年达到8186t,2001年增加到10087t。主要生产国是巴西、西班牙、葡萄牙和新西兰[4]。在公海,除娱乐性渔业主捕少量鲨鱼外,大量的鲨鱼是被主捕其他鱼类的渔业所兼捕。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估计丢弃的鲨鱼量为260000~30…  相似文献   
67.
根据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农业部渔业观察员项目在热带大西洋西部水域调查所获得的渔业数据和现场表温数据,结合哥伦比亚大学网站下载的1°×1°表温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Marineexplore 4.0图示了各月钓获率及钓获率与表温关系的分布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11月的产量和CPUE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4.539 t和0.332 t/v.d。调查期间,各月钓获率大部分(80.3%)分布在表温高于26.0℃。  相似文献   
68.
利用2006年1月31日~4月17日采用底拖网在几内亚比绍海域收集的数据,对该海域4个不同地质特征水域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整个海区以区域1(16°30′~17°00′W,11°30′~12°20′N)的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最高,为2992mg/m^3;区域3(16°40′~17°20′W,10°00′~11°00′N)最低,仅为1069mg/m^3。浮游动物主要分属浮游甲壳类Crustacean、水母类Medusae、毛颚类Chaetognatha和被囊类Tunicata等,其中浮游甲壳类共计6目22科22属23种。桡足类Copepods为4个水域最主要的浮游动物,除区域3外,所占比例均达到80%以上,其次为莹虾类Lucifer。区域1、区域2(16°55′~17°30′W,11°00′~12°20′N)和区域3数量最多的种类依次为桡足类、莹虾类和毛颚类,而区域4(16°20′~16°40′W,10°20′~10°35′N)中毛颚类数量要高于莹虾类。区域1的浮游动物种类及其多样性指数(H=1.55)为4个水域最高,但其丰富度指数却最低(D=0.28)。区域3的丰富度指数(D=0.58)和均匀度指数(J=1.26)均为4个水域最高。区域4的多样性指数(H=1.07)和均匀度指数(J=0.59)为4个水域最低。  相似文献   
69.
采用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cDNA文库构建方法,构建了银鲳皮肤和肌肉组织的cDNA文库,通过一定规模的序列测定,并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164个序列,得到了105个不同的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在105个不同的基因中,68.6%基因没有冗余,1倍、2倍、3倍和4倍冗余的分别占23.8%,3.8%, 2.8%和1%.皮肤和肌肉组织表达基因的组成中,除了21个没有同源序列的未知基因外,可初步归为代谢相关的酶(38个)、DNA有关的酶(7个)、结构蛋白(4个)、膜蛋白(13个)、线粒体蛋白(1个)、转录因子(9个)、信号传导相关的蛋白(10个)和未知蛋白(2个)等8大类,其中,转录因子、膜蛋白,和DNA有关的酶的基因冗余程度相对较高.这些研究结果,为积累银鲳遗传方面的基础信息,了解银鲳皮肤和肌肉组织的基因表达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0.
根据2001及2003~2005年农业部渔业局金枪鱼延绳钓科学观察员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主要捕捞对象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眼金枪鱼叉长范围63~20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9~138 kg。黄鳍金枪鱼叉长范围是97~17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14~80 kg。两种类雌性个体所占比例各月差异较大,平均约40%。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净重与叉长关系分别是W=2.0241×10-5L2.9503,W=2.2281×10-5L2.90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