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1 毫秒
71.
为了探讨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对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阳乡农村沼气池建设及使用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影子价格法、替代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对沼气池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价值进行计量。结果表明:沼气可产生733.62元/(户·年)的经济价值,同时沼气的使用降低了妇女使用传统生物质能的时间机会成本,为农户创造了273.20元/(户·年)的社会效益;此外,有沼气的农户人均能源消费量低于无沼气农户,沼气替代秸秆、薪柴的直接燃烧,产生130.20元/(户·年)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论表明,农户对沼气的利用较为单一,基本限于做饭和烧水。沼气后期推广应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将沼气、沼液、沼渣有效结合,以最大限度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2.
中国甘肃境内的土地利用,是伴随着甘肃历代王朝的更替而变化的。从汉初以前的畜牧业兼少量农业生产的利用方式,到两汉时期的以农业为主,魏晋时期大力支持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在明清时期又注重农业生产等一系列变化,即在不同的朝代,土地利用的方式以执政者按照当时对畜牧业、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以当时的边防和粮食需求而定。从汉代以前时期开始,按照时间序列,以土地利用活动及其导致的土地覆盖变化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不同朝代所属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到了现代的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纵观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因地制宜的制定特定的发展农业、畜牧业的良好政策,既可以保证该地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73.
刘治明、杨世枚,郭志杰同志在《林业经济》1988年第6期上发表的《南方山区的山地权属问题管窥》(以下简称《管窥》),提出了“把山地所有权归还给农户”的设想。读后我们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为了有助于南方林业改革的深入,本着学术探讨的意图,谈谈我们的看法,以求教于刘治明、杨世枚、郭志杰同志以及其他同仁。  相似文献   
74.
几种培育措施对河西走廊盐化草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禹颖  李昀 《中国草地》1998,(6):7-11,20
在连续3年的定位研究中:(1)对以芦苇+海韭菜为主要的草地进行施肥、划破草皮和刈割等培育措施。结果表明,拖肥可提高草地质量,当施N量不超过300kg/hm^2时,草地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的刈割时间为秋季;采用的划破草皮的方法对草地质量无显著的影响。(2)在芦苇-赖草为主的草地中,研究了3不同的灌溉频率处理对草地植被和土壤水盐含量的影响。草地土壤含盐量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连续灌溉第3年  相似文献   
75.
对6个早熟结球甘蓝品种,在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农珍绿较早熟、抗病、产量高、结球紧实,最适宜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推广应用;中甘21、8398早熟性好、结球紧实,宜在海拔1700 m左右的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作为配套品种推广应用;华耐百惠等三个品种抗病、产量高,但成熟期偏晚,宜在海拔1450 m左右的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作为配套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冲击。目前,农村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虽然逐渐弱化,但仍然是保证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基础。试图通过对现有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改进以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77.
6-姜酚协同超高压处理对花鲈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6-姜酚浸泡协同超高压处理对花鲈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及时掌握鱼肉品质变化情况。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CHS-SPME-GC-MS技术研究了浓度为8μg/m L的6-姜酚浸泡协同超高压处理(200 MPa)的花鲈和对照组(空白、8μg/m L 6-姜酚浸泡、200 MPa处理)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分析了处理组和对照组花鲈样品的色泽、质构特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6-姜酚浸泡协同超高压处理比6-姜酚浸泡、200 MPa处理及未处理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花鲈色泽及质构特性。电子鼻能够较好区分不同处理方式下花鲈的风味;主成分分析显示各个样品间差异明显,电子鼻区分度良好。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表明,花鲈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挥发性物质有醇、醛、酮、酸、酯、烃、芳香族和含氮化合物等。在空白组、6-姜酚浸泡、200 MPa处理和6-姜酚浸泡+200 MPa处理的鱼肉中分别检测出43、40、49及30种主要的挥发性物质,这些挥发性物质的结合,形成了各自的风味特征,决定了不同处理方式下花鲈肉风味的差异。  相似文献   
78.
不同烤制时间对沙丁鱼片风味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烤制时间对沙丁鱼片风味及品质的影响,以沙丁鱼为研究对象,研究经不同烤制时间处理的沙丁鱼片的色泽、质构特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沙丁鱼片在不同烤制时间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烤制时间的延长,沙丁鱼肉的硬度、咀嚼度均有提高,弹性下降;电子鼻能够较好区分不同烤制时间得到的沙丁鱼片制品的风味。主成分分析显示各个样品间差异明显,电子鼻区分度良好;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表明,180°C条件下沙丁鱼块在不同烤制时间(0、1、2、3、4 min)下的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挥发性物质有醇、醛、酮、酸、酯、烃、芳香族和含氮化合物等。不同烤制时间下,样品中检出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分别为43、47、47、54和46种;酸类、酯类、烃类及芳香族类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醇类、醛类、酮类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烤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吡嗪类、吡咯类、噻唑类等呈香化合物,这些杂环化合物对烤制沙丁鱼片的风味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以代森锌为代表的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测定土壤中代森锌的残留含量.[结果]在0.01~2.00 mg/kg的浓度范围内代森锌浓度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0.99);在0~2.00 mg/kg的添加水平代森锌回收率在75.8% ~ 104.6%,相对标准偏差为2.1%~6.7%;代森锌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合土壤代森锌残留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0.
浙江省临海市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土保持规划是指导某一区域、流域在一定时期内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指导水土流失治理,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5-2006)的要求,在充分理解其思想、方法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编制浙江省临海市水土保持规划,提出了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总结了规划过程中规程应用的经验,以期对相关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