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掌握不同水层的环境因子对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延绳钓渔获率的影响,根据2015-2017年中国大陆在该海域的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资料,结合同期海洋环境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渔获率与各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相关分析获取各环境因子相关系数,对相关性较大的环境因子分组建模。结果表明:1)海表面温度与120 m水深温度、海表面温度与海表面高度、120 m水深温度与海表面高度、300 m水深温度与300 m水深盐度为高度相关因子,海表面盐度、叶绿素a浓度、海表风场南北分量与其他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小;2)模型的总解释偏差介于30%~40%,各环境因子重要性依次为120 m水深温度、海表温度、300 m水深温度、120 m水深盐度、海表面高度、300 m水深盐度、海表盐度、混合层深度、海面风场南北分量、海面风场东西分量、叶绿素a浓度;3)120 m水深温度与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PUE)在15~30℃呈负相关。海表温度整体趋势与120 m水深温度类似,其中在25~28℃呈正相关。300 m水深温度与CPUE在10~18℃呈现明显的正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2.
2016年2月和5月在浙江南部近海拖网采集到33种鱼类和18种无脊椎动物,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渔业生物的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并以此估算其营养级。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同位素比值跨度范围大,δ~(13)C值范围为–19.71‰~–14.01‰(跨度5.70‰),δ15N值范围为7.05‰~13.69‰(跨度6.64‰),其中鱼类的碳、氮同位素跨度范围最大;(2)以滤食性双壳类为基线生物估算浙江南部近海鱼类平均营养级范围为2.66~4.21,甲壳类营养级范围为3.08~3.72,头足类营养级范围为2.83~3.49,腹足类营养级范围为3.54~3.62,渔业生物营养级主要处于3.0~4.0营养级,以初级和中级肉食性种类为主;(3)根据聚类和食性文献资料分析浙江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存在5种食性类型,包括浮游动物食性、杂食性、底栖生物食性、混合食性和游泳动物食性;(4)根据营养结构特征,浙江南部近海食物网营养结构可划分为4个营养群,初级消费者主要为杂食性种类,次级消费者主要为小型鱼类、虾类及头足类,中级消费者主要为底栖蟹类、腹足类和混合食性鱼类,高级消费者为凶猛肉食性鱼类。本研究建立了浙江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的连续营养谱,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3.
[4]东海三疣梭子蟹精子发生及精荚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东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1876)雄性群体的性腺发育规律,通过定期采样,运用形态学、组织学方法对东海三疣梭子蟹精子发生及精荚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精小叶生殖节段法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巢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精巢属于叶型,由精小叶和精小管组成的叶状管交织而成.精子发生过程与其他高等短尾派蟹类相似,精子成熟后即进入精小管中.输精管可能起源于精小管.三疣梭子蟹精巢和输精管的发育存在一定的年际变化.4-5月份,精巢小叶内精原细胞占优势,输精管内精荚零星分布;6-7月份,精母细胞与精细胞比例增加;8月份精母细胞为主.到了9月份,整个精巢完全被精细胞等发育程度较高的精小叶所占据,输精管内充满精液和精荚,为即将到来的交配季节做好准备.三疣梭子蟹交配活动主要集中在10月份.12月份精巢精小叶中出现游离精子.此后,精巢逐渐退化(1-3月),但输精管中一直储存着精液和精荚.三疣梭子蟹精荚形成过程始于前输精细管,精荚膜两层,分别由来自前输精细管分泌的第一种不定物质和其中、后端分泌的第二种不定物质.精荚内的基质可能直接源于精巢的精小叶部分.输精管中的强嗜酸性颗粒与第二种不定物质有融合作用,使输精管中贮存的精荚膜嗜酸性.  相似文献   
74.
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在东南太平洋延绳钓作业渔场所采集的沙氏刺鲅(Acanthocybium solandri)数据,对沙氏刺鲅的叉长组成、性比、性腺指数、摄食等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偏好的水层、温度段、盐度段、溶解氧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沙氏刺鲅叉长范围为94.0~187.0 cm,平均叉长为134.2±2.3cm,雌雄个体叉长无显著性差异(ANOVA,P0.05)。(2)雌雄比例为1.34∶1,叉长大于160.0 cm的渔获个体均为雌性,经二项分布检验,雌雄性比与1∶1无显著变化。(3)自2013年9月~2014年1月,性成熟率随月份增加而增加,Ⅲ~Ⅴ期性成熟率分别为0%、23.5%、70.4%、73.6%、75%;自11月份开始,各月份性腺指数随月份增加而增加,雄性增加速度相对缓慢。(4)摄食种类主要为鱼类(96.03%),头足类(3.97%)。不同叉长组摄食等级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60.388,P0.05)。(5)沙氏刺鲅渔获率最高的深度、温度、盐度、溶解氧范围分别为150~190 m、20.5~21.5℃、36.0~36.2、5.0~5.1 mg·L~(-1).本研究可以为未来有效地开发沙氏刺鲅资源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大洋生态系统结构以及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蓝鳍金枪鱼(Thunnusthynnus)是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较高纬度海域的一种冷水性金枪鱼,在所有金枪鱼鱼种中,它的个体最大。1995年地中海蓝鳍金枪鱼的产量达3万多t[1]。地中海延绳钓的渔获物有蓝鳍金枪鱼、箭鱼、大青鲨、翻车鱼和等,蓝鳍金枪鱼为优势种,其它鱼种几乎没有什么经济价值[2]。研究该鱼的上钩率及其生物学特征对渔业管理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该海域的延绳钓上钩率等研究未见报导,本文根据两年渔汛期的生产数据和观察记录数据进行初步分析。1材料与方法 1995年 5月…  相似文献   
76.
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广泛分布于南、北温带和热带的三大洋区,是延绳钓渔业和刺网渔业的主要兼捕对象,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捕捞强度的加大,大青鲨的资源出现衰退的现象。但由于基础数据的不确定性,大青鲨资源评估的结果并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本文以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对大青鲨渔业生物学的研究历程进行阐述,了解了不同时期大青鲨渔业生物学的研究重点。综合诸多文献资料,对大青鲨的年龄与生长、基础繁殖生物学、种群结构的鉴定、资源丰度指数和资源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和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的综合和分析结果,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大青鲨的资源评估的可信度,提高对大青鲨资源现状的了解,以期为大青鲨的资源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中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是中国围网渔业最主要的作业海域。由于渔场存在年际间的剧烈变动,掌握渔场时空变动的预报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通过上海开创公司围网2011–2014年的渔捞日志数据,从Ni?o3.4指数和TAO数据(海洋表面温度和海表风)获得的海洋环境变量,采用时滞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渔场变动和渔场环境变动的规律;寻找合适的预报因子和延迟数;建立回归预报模型。在2011–2014年各月海洋环境分布图和渔场中心分布图中,发现渔场中心的变动和风场、温度场变动都有明显的关系。在时滞相关分析中发现:(1)中心渔场经度和180°E与165°E平均纬向风速异常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79和0.82,前者滞后1月,后者同步;和180°E与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和–0.41,前者滞后2月,后者同步;和29℃等温线经度最大相关系数0.75,同步;和Ni?o3.4指数同步,相关系数为0.47。(2)中心渔场纬度与180°E平均纬向风速异常、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都是正相关,相关指数分别0.55和0.63,延迟2个月和1个月;而与该两处的纬向风速变异负相关,相关性都低于0.5,延迟3个月和同步;和Ni?o3.4指数相关性不显著。(3)通过逐步最优回归拟合,获得了中心渔场的回归方程分别为:GC_Lon=137.534+2.36159UA_165_t+0.159159SST_29_t,GC_Lat=0.236156+0.51587UA_165_(t–1)–1.12848VA_165_t。在渔场经度模型中,最优模型包括了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和29℃等温线经度值,模型相关指数平方R~2为0.72;而经度模型中,最优模型包括了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和纬向风速异常,其相关指数平方R~2为0.34。在预报模型预报结果中,预报结果和实际值在经度和纬度上都存在2度以上误差,产生差异原因是船队的在东部海域购买作业许可天数不够,而西部有余所致;模型的预报结果和中国租赁船队的渔场中心经度误差在0.5°以内,纬度误差在1.5°左右,较为理想。该研究发现了风速异常和温度线分布对渔场移动有显著性影响,但风速变异较少获得关注,尤其是位于165°E和180°E的纬向风速变异对渔场的影响超过了29℃等温线。这一发现可用于以后相关研究,以及建立的预报模型的可供围网公司购买渔业许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8.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是3个热带金枪鱼鱼种之一,也是我国远洋金枪鱼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本研究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观察员在热带太平洋海域(14°1'S-11°41'N,158°43'E-128°24'W)采集的229尾雌性黄鳍金枪鱼样本,基于组织切片法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度以Ⅰ、Ⅱ期为主,性成熟个体占样品总数的36.7%;运用Logistic模型拟合的性成熟比率(P)与叉长(L_F)关系曲线(成熟度曲线)方程为P=1/1+e~([-0.072(LF-138.13)]),对应的50%性成熟叉长为138.13 cm;在南半球,纬度越高,性成熟比率和性腺成熟指数越高。东太平洋和中西太平洋(以150°W为界)黄鳍金枪鱼群体的成熟度表现出区域性差异,东太平洋群体的成熟进程比中西部快,且产卵活动存在季节性差异。东太平洋和中西太平洋群体成熟度的性腺成熟指数变化规律相似。比较肉眼观测法和组织切片法,发现肉眼观测法对Ⅱ、Ⅴ期的判断准确率较高,对Ⅰ、Ⅳ期的判断准确率低。  相似文献   
79.
鱼类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标志放流(tagging)技术是一种研究鱼类洄游和鱼类资源的方法,先在鱼体做上标志,然后通过重新捕获标志鱼,根据标志放流记录和重捕记录,绘制鱼类标志放流和重捕的分布图,以推测鱼类游动的方向、路线、范围和速度等;若进一步结合鱼体长度、重量和年龄资料,则可研究鱼类的生长和死亡规律,以及检验增殖放流的效果等。此外,根据鱼类标志放流的结果还可估算鱼类种群数量的变动。我国的鱼类标志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有关报道较少,因此,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非常迫切。本文对鱼类标志方法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促进我国鱼类标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80.
2003年7月-11月份期间,对东太平洋公海海域(03°S~17°S,96°W~146°W)的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进行调查。发现共兼捕到9种鲨鱼,分别是尖吻鲭鲨、长鳍鲭鲨、鳄鲨、人眼长尾鲨、路氏双鲨、长鳍真鲨、镰状真鲨、大青鲨和黑异鳞鲨,隶属于3目6科。共钓获鲨鱼24 711 kg,其中大青鲨是优势种类,占鲨鱼渔获尾数的50.4%,占鲨鱼渔获总重量的76.5%,平均个体重量达到64.9 kg。调查获得9种大洋性鲨鱼的渔获率,其中以大青鲨的最高,达到0.964尾数/千钩,鳄鲨次之为0.497尾数/千钩,其它鲨鱼的CPUE均在0.200尾数/千钩以下,此外估计了东太平洋海域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总渔获量,约在4.0~5.9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