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前肛鳗(Dysomma anguillare)的摄食习性及营养级状况,基于2016年浙江南部近海的底拖网渔业调查,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该海域前肛鳗的摄食生态学及其随季节和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前肛鳗δ13C范围为-16.17‰~-14.73‰,平均值为(-15.19±0.31)‰;δ15N范围为11.56‰~13.40‰,平均值为(12.42±0.45)‰,局部多项式回归显示δ13C、δ15N比值随个体发育呈上升趋势;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前肛鳗不同发育阶段δ13C值差异不显著(P>0.05),δ15N值差异显著(P<0.05),不同季节间δ13C和δ15N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计算得出,前肛鳗不同发育阶段各饵料类群的食源贡献率随肛长增长而发生变化,平均营养级较高的饵料生物平均贡献率随个体生长发育呈增高趋势;4)前肛鳗摄...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营养生态位的可塑性,基于2020年浙江南部近海渔业资源调查捕获的带鱼样本,通过测定其肌肉的δ13C、δ15N值,比较带鱼营养生态位的性别、性腺成熟度和季节差异,以探究带鱼的种内营养分化及其共存机理。结果显示,浙江南部近海带鱼δ13C值的范围为-19.60‰~-15.62‰,平均值为-17.20‰,δ15N值的范围为10.29‰~14.88‰,平均值为12.44‰;置换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带鱼δ13C值、δ15N值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以及极显著的性腺成熟度和季节差异(P<0.01);从个体发育角度,随着性腺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带鱼有向高营养级饵料摄食的趋势,在不同性腺发育阶段其营养生态位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相较其他性腺发育阶段,Ⅱ期性腺组带鱼具有更宽的营养生态位以及最低的营养冗余程度,从营养角度表明,Ⅱ期性腺带鱼对饵料资源的适应能力更强,营养分布也更为均匀;在各季节间带鱼的营养生态位也存在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应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2010年6月和8月辽东湾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了28种鱼类和26种无脊椎动物的营养位置。结果表明,辽东湾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级处于2.98~4.84,集中在3.70~4.56;相比6月δ15N值的分析结果,8月有50%的鱼类δ15N值增加,孔鳐(Raja porosa)增幅最大,增加了1.06‰;9种鱼类δ15N值减少,鯒(Platycephalus indicus)减幅最大,减少了1.84‰,可见鱼类样品的δ15N值随季节的变化因种类而各异;8月有87.5%的无脊椎动物δ15N值减少,其中,减少幅度大于1‰的有6种,占37.5%,可见无脊椎动物的δ15N值随季节的变化较明显。通过对不同采样点同种生物δ15N值的比较发现,辽东湾近岸海域的10种无脊椎动物的δ15N值均高于远岸海域,差值范围为0.05‰~1.49‰,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陆源污水排放使近岸海洋生物的δ15N值升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2011~2014年间在黄海及东海北部采集的36种海洋鱼类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利用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计算底层饵料贡献比(Bp)来确定鱼类的食性,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计算其营养级(TL)。结果显示,这36种鱼类的营养级范围为2.75~4.34,平均值为3.47。其中,4种为完全浮游生物食性,8种为底栖生物食性,完全底栖生物食性为12种,混合食性为12种。中(TL=3.5~4)、低(TL<3.5)营养级的种类占大多数(91.67%),而高营养级(TL>4)种类较少,仅为3种,且全部为混合食性。营养级的研究结果与1986、1992和2004年的研究对比发现,个别种类发生了改变。如蓝点马鲛(Sconberonorus niphonius)营养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黄鲫(Setipinna t)aty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食性的研究结果与2004、2009和2011年的研究对比发现,有些种类食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有些种类食性几乎没有变化,如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动态及层级变化,本研究于2019年湿季(5-6月)和2020年干季(11月)在新疆伊犁河流域13个站位进行鱼类调查。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分析了伊犁河鱼类的营养级,并对不同支流以及不同摄食功能群鱼类营养级进行比较分析。伊犁河流域鱼类的δ13C值范围为-33.70‰~-18.51‰,δ15N值范围为5.13‰~17.33‰,营养级范围在1.27~4.07之间,平均为2.54±0.55。湿季鱼类的营养级高于干季,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营养级明显高于其它类群。鱼类营养结构特征指标(氮值范围NR、碳值范围CR、总面积TA、平均离心距离CD、平均最邻近距离、最邻近距离标准差SDNND)显示,伊犁河与特克斯河的鱼类营养多样性较高,揭示种间竞争较少;喀什河营养冗余更高,表明鱼类群落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本研究为后期准确全面的评估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与功能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7年夏季和2018年冬季于大亚湾海域进行的底拖网渔业生物调查,该研究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分析了大亚湾渔业生物的δ~(13)C、δ~(15)N基本特征,构建了连续营养级谱,并探讨了不同季节渔业生物营养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渔业生物的δ~(13)C介于-19.66‰~-15.19‰,均值为(-17.26±0.86)‰;δ~(15)N介于11.63‰~16.01‰,均值为(13.59±0.96)‰。以小型浮游动物的δ~(15)N平均值作为基准构建渔业生物营养级谱,发现大亚湾海域渔业生物的营养级介于2.99~4.28,鱼类的营养级跨度最广,食性较复杂。运用SIBER模型计算了渔业生物的7个营养结构量化指标,发现部分生物摄食共同的饵料,存在生态位重叠现象。此外,夏季群落营养冗余度比冬季低。  相似文献   

7.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8年7月—2019年1月采自三峡库区干流木洞、涪陵、云阳和秭归江段的38种鱼类进行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同时计算鱼类营养级并构建了鱼类连续营养谱。研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干流鱼类δ15N值平均值为11.02‰,变化范围为5.31‰~17.79‰。以初级消费者螺类作为基准生物估算出三峡库区干流鱼类平均营养级为2.67,范围为1.47~4.12。营养级大于4级的鱼类仅有1种,营养级位于2~3级之间的鱼类种类数最多,占种类总数的50.0%,其次是营养级大于3级的鱼类,占种类总数的31.6%,不同食性鱼类组合的营养级存在差异。库区干流鱼类营养级的时空差异均不显著,而越靠近大坝的江段食物链长度的季节性波动幅度越大。和水库蓄水运行初期相比,鱼类营养级显著升高且高营养级鱼类的群落结构和营养特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拥有较高营养级的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在库区干流逐渐扩张并成为优势种,其可能对库区干流鱼类营养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口虾蛄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口虾蛄的食物组成,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2015年5月在汕尾红海湾海域采集的口虾蛄及其饵料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不同饵料生物在口虾蛄食物中的贡献比率。结果表明,口虾蛄的δ~(13)C值为–18.1‰~–16.3‰,δ~(15)N值为10.9‰~13.5‰,平均值分别为–17.1‰±0.5‰和12.7‰±0.7‰。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大,表明口虾蛄的食物来源较多。口虾蛄的食物主要由鱼类、虾类、贝类、蟹类和桡足类组成。其中,贝类为口虾蛄的主要食物,平均贡献率为38.6%;其次为蟹类和桡足类,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2.9%和16.0%;虾类的平均贡献率为13.6%;鱼类的平均贡献率最低,仅为8.9%。根据δ~(15)N值及营养级的计算公式得出,口虾蛄的营养级为3.01±0.22,在其5类食物中,桡足类的营养级最低,仅为1.77±0.12;其次为贝类;蟹类和虾类的营养级分别为2.78±0.21和2.89±0.16;鱼类的最高,为2.98±0.15;它们的营养级均低于口虾蛄。此外相关分析显示,口虾蛄的δ~(15)N值与其个体体质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不同大小的口虾蛄营养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氮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对2005年4-5月长江口及南黄海毗邻水域拖网渔获物的营养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主要生物资源种类的营养级处于3.19~5.11,集中在3.70~4.65;南黄海海域主要生物资源种类的营养级处于2.46~4.88,集中在3.90~4.40。基于系统基线生物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相对南黄海,长江口海域55%生物的相对营养级增加,增加幅度为0.01~0.63,集中在0.01~0.06,其生物数量占了总生物数量的30%;40%生物的相对营养级减少的,减少幅度为0.02~0.74,集中在0~0.21,其生物数量占总生物数量的30%;以上结果接近用胃含物分析法得到的生物营养级空间变幅绝对值。将营养级的胃含物分析结果与氮稳定同位素计算结果相比,长江口9种鱼类2种方法计算结果变幅绝对值为0.01~1.21;南黄海11种鱼类2种方法计算结果变幅绝对值为0.08~1.26;两海域的计算结果变幅绝对值差异较小。结论认为,两海域生物资源种类的营养级存在空间差异,随生物种类差异有所不同;稳定同位素法与胃含物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
对2016-2019年浙江南部近海底拖网采集的主要鱼类进行食性分析,并结合前期摄食习性资料,以种间营养关系为基础构建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群落的食物网拓扑,以拓扑网络指标结合KPP运算确定该海域的鱼类群落关键种.结果表明:(1)对浙江南部近海的34种主要鱼类开展胃含物分析,共形成营养连接数276对.(2)拓扑食物网中带鱼(T...  相似文献   

11.
浙江南部外海头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2006年5月、8月、11月和2007年2月浙江南部外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用渔获率作为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浙江南部外海头足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有36种,其中:群体数量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种有杜氏枪乌贼、剑尖枪乌贼、中国枪乌贼、长蛸、针乌贼、真蛸、神户乌贼、珠乌贼、罗氏乌贼、短蛸、椭乌贼、太平洋褶柔鱼、多钩钩腕乌贼等13种。调查海域以夏季头足类资源密度较高,数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00~200 m水深的外侧海域;秋季和冬季尽管头足类资源数量在下降,但其数量的地理分布与夏季相近;而春季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则在80~200 m水深海域。年间不同水深海域的头足类资源密度是80~100 m水深海域低于100~200 m水深海域。与近海渔场相比,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多而且资源较丰富,其渔获量仅次于鱼类,是浙江南部外海底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特别是枪乌贼科的种类是今后可供底拖网作业开发利用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浙江沿海渔业资源放流增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周永东 《海洋渔业》2004,26(2):131-139
本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浙江沿海渔业资源的放流和增殖(移植)工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20年来实施对虾、海蜇、石斑鱼、大黄鱼、黑鲷等增殖放流的经验和教训,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的时空特征、季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9年4个季节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粒径谱、多维尺度排序等方法,研究了鱼类粒径谱特征及其时空变动.结果表明,全年Sheldon鱼类粒径谱形状大体为单峰型,鱼类粒级介于?2~11,最高值出现在6~7粒级,以小型鱼类为主.四季Sheldon鱼类粒...  相似文献   

14.
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是中国近海重要的渔业资源。本文根据2015-2018年浙江南部海域(120.5°E~123.5°E,27°N~29°N)底拖网季度调查数据,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蓝圆鲹的叉长-体重关系和生长异质性,并估算其自然死亡系数。结果显示,蓝圆鲹样本叉长(L)范围为45.0~247.0 mm,平均叉长为126.1 mm;体重(W)范围为0.7~206.6 g,平均体重为29.1 g;叉长-体重关系式为:W=5.01×10-6L3.17。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同时考虑季节、性别和年份差异的模型对蓝圆鲹叉长-体重关系的拟合效果最佳。在相同叉长条件下,体重在秋季最大,其次是春季,而夏季最小;从不同年份来看,体重在2018年最大,其次是2016年,在2017年最小;从不同性别来看,雄性和雌性的差异不明显。这说明时间因素对于浙江南部海域蓝圆鲹的生长特征具有显著影响,2018年秋季蓝圆鲹的长势最佳。依据"Pauly"、"Pauly update"、"Jensen"、"Hoenig"和"Lorenzen"等不同的经验方程估算的蓝圆鲹自然死亡系数在0.36~1.41之间。本研究通过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年份、季节、性别对蓝圆鲹叉长-体重的影响,这对蓝圆鲹生活史特征及资源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祎  蒋日进  印瑞  王静  杨凡  王好学  李哲 《水产学报》2023,47(7):079306-1-079306-10
海鳗等鳗鲡目鱼类是舟山群岛海域常见的近底层凶猛肉食性鱼类,研究鳗类的营养生态位可以了解其在舟山群岛海域生态系统中占据的营养层次。本研究以舟山群岛海域的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前肛鳗(Dysomma anguillare)、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食蟹豆齿鳗(Pisodonophis cancrivorus)和短尾吻鳗(Rhynchoconger ectenurus)为研究对象,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这5种鳗的营养生态位及种间食物关系。结果显示:(1)舟山群岛海域5种鳗的δ13C范围是-21.91‰~-14.97‰(平均值-17.03±1.14‰),δ15N范围为9.56‰~15.13‰(平均值11.50±1.36‰);(2)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鳗总体的δ13C、δ15N值与肛长相关性均不显著,而除前肛鳗以外,其余4种鳗总体的δ13C值与肛长相关性不显著,δ15N值与肛长呈极显著正相关;(3)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显示鱼类、虾类和口足类是鳗类的主要食物来源;(4)海鳗与其他4种鳗的营养生态位均有重叠,说明它们之间的食源有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存在食物竞争;食蟹豆齿鳗和短尾吻鳗的校正核心生态位面积(SEAc)最大,说明二者食性泛化,其摄食类群主要取决于饵料生物的易得性;前肛鳗、星康吉鳗和短尾吻鳗之间不存在生态位重叠,说明其摄食种类有所分化,体现了同域分布近缘种的食性差异。本研究阐述了舟山群岛海域5种鳗的种间食物关系和进化共存机制,可为研究舟山群岛海域高营养级类群的食物网结构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15月在胶州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胶州湾方氏云(Enedrias fangi) 的食物组成、营养级和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胶州湾方氏云δ15N值范围是10.14‰~15.50‰, 跨度为5.36‰, 平均值为(12.83±1.10)‰; δ13C值范围是–21.52‰ ~–18.14‰, 跨度为3.38‰, 平均值为(–20.42±0.73)‰。方氏云的饵料生物主要包括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海蜇虾(Latreutes anoplonyx)、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沙蚕、粒径大于900 μm的浮游动物, 其中以海蜇虾和粒径大于900 μm的浮游动物为主, 贡献率分别为47%~66%35%~40%; 其他饵料生物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沙蚕、疣背宽额虾、鹰爪虾和鲜明鼓虾, 其贡献率分别为0%~15%0%~5%0%~5%0%~2%。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 δ15N与方氏云的体长无显著相关(P>0.05), δ13C与方氏云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以δ15N计算方氏云各体长组的营养级范围为3.33~3.79, 平均营养级为3.65±0.14, 并不随着鱼体长的增加而升高。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方氏云鳚的食物组成和营养级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基础饵料生物的波动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另外,基线生物、富集度以及样品数量和体长范围的不同也是导致方氏云鳚营养级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方氏云鳚在胶州湾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为今后深入研究胶州湾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以及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