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本研究旨在探讨Vero细胞共培养体系对猪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收集屠宰场废弃卵巢,抽取卵母细胞。采用电激活联合化学激活的方法得到孤雌胚胎,同时用所得的卵母细胞与卵丘细胞构建猪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并将所得的孤雌胚、核移植重构胚移入NCSU-23(培养液)中与Vero细胞共培养。结果,Vero细胞共培养组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囊胚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Vero细胞作为共培养体系中的滋养层细胞有利于猪胚胎的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72.
为探索不同细胞混合比例对牛原代肌肉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共培养体系细胞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集新生秦川犊牛背最长肌和肾周脂肪,分离提取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采用DMEM/F12培养基,建立不同血清浓度(5%、10%、15%、20%的胎牛血清,FBS)的牛原代肌肉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的共培养体系,然后通过分别调整各共培养体系中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的混合比例(肌肉细胞∶脂肪细胞=10∶1、5∶1、2∶1),来研究细胞混合比例对各共培养体系的影响。共培养14d,每两天更换培养基,并采用MTT染色法测定细胞活性。统计分析后发现∶随着共培养体系中前体脂肪细胞比例增加,共培养细胞活性增加;共培养10d以后不同混合比例细胞活性有着显著差异(P<0.05);混合比例为2∶1时共培养细胞活性最高。综上,为了获得最好的牛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共培养效果,达到较高的细胞培养活性,建议牛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按5∶1或2∶1的混合比例进行共培养。  相似文献   
73.
为探索添加血清浓度对共培养条件下细胞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集新生秦川犊牛背最长肌和肾周脂肪,分离提取前体脂肪细胞和肌卫星细胞,建立以DMEM/F12培养基,不同细胞混合比例(肌肉细胞:脂肪细胞=10:1、5:1、2:1)的多种共培养体系,通过调整各共培养体系培养基中的胎牛血清比例(5%、10%、15%、20%的胎牛血清,FBS),来研究血清浓度对各共培养体系中细胞活性的影响。共培养14d,每两天更换对应培养基,并采用MTT染色法测定共培养细胞的细胞活性。统计分析后发现:共培养细胞活性随着血清浓度的上升而增加;15%FBS和20%FBS浓度下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5%FBS组和10%FBS组(P<0.05);虽20%FBS组细胞活性高于15%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为了获得最好的牛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共培养效果,达到较高的细胞培养活性,建议采用15%(v/v)以上的FBS进行共培养。  相似文献   
74.
本论文对滇型水稻品种玉优一号、HT-7的愈伤组织诱导、基因转化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将质粒pCAMBI1300上带有的PinⅡ抗虫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细胞中,获得了一批Hyg抗性植株。185株抗性苗经过PCR检测和叶片对潮霉素的抗性试验,证明其中有59株为转基因阳性植株。结果显示,受体、农杆菌状态以及共培养方式等是影响基因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以叶片对潮霉素的抗性作为转基因植株的快速筛选是可行的,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75.
本次试验在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主要以接种小球藻的形式进行褶皱臂尾轮虫的室外土池培养,培养池底泥厚度0.2—0.3m,透明度0.1—0.2m,从3月底至6月中旬近三个月的培养,共培养出褶皱臂尾轮虫3750kg。  相似文献   
76.
文章旨在研究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对小鼠胚胎内部活性氧含量影响,探索共培养克服胚胎发育阻滞机理。用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对合子进行共培养,DCFDA测定胚胎内部H2O2含量,以外源性H2O2对输卵管上皮细胞和胚胎进行阴性对照,用Hochest 33342和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MTT法测定输卵管上皮细胞活力。结果表明,共培养能显著提高2-细胞发育率、降低胚胎内部H2O2含量(P<0.05),提高4-细胞率及降低胚胎内部H2O2含量(P>0.05)。外源性H2O2能够使合子凋亡甚至死亡,导致共培养细胞活力下降(P<0.05),未能显著地促进胚胎发育(P>0.05)。结果表明共培养能够降低胚胎细胞内部活性氧,克服胚胎发育阻滞,促进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77.
为使芽孢杆菌属与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通过种间信息交流形成稳定的小生态环境,加大芽孢杆菌属的初始接种量,来探究L. paracasei HD1.7与其共培养的生态学关系。结果表明,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L. paracasei HD1.7以5%:1%的初始接种比例共培养,L. paracasei HD1.7所产细菌素为其单培养的1.21倍,群体感应相关基因luxS,prcKprcR分别上调表达3.14、4.98和5.41倍。同时,B. subtilis形成更多的芽孢以回避细菌素的攻击,芽孢形成相关基因spo0A,sigE,sigFsigG分别上调2.37、2.71、3.15和2.56倍。此时,二者形成了一种协同合作的生态关系。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共培养体系中与细菌素产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芽孢数量、培养时间以及B. subtilis活菌数。L. paracasei HD1.7与芽孢杆菌属之间存在不同的生态关系,有与之共培养后对L. paracasei HD1.7偏利的芽孢杆菌,也存在对其偏害的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8.
将昆明小鼠原核胚分别与不同贴壁程度的山羊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oviductal epithelial cells,OECs)共培养,确定体细胞的贴壁程度对共培养胚胎发育的影响。然后,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培养液中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浓度,确定不同贴壁程度体细胞降解HX的能力。结果表明:与山羊原代0ECs共培养,能很好地促进小鼠胚胎发育,发育到囊胚的比例约为60%,其中贴满1d组的胚胎发育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检测培养液中HX浓度,发现贴满1d组培养液中HX浓度显著低于贴满3d和5d组(P〈0.05),表明体细胞降解HX的能力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颗粒细胞及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体系对小鼠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将小鼠体内受精2 -细胞与这些体细胞共培养的方法.结果表明,第3代MEF共培养组的桑囊胚发育率、囊胚孵化率及囊胚细胞数显著高于第1或第6代MEF共培养组(P<0.05);颗粒细胞、子宫内膜细胞或第3代MEF共培养组的过...  相似文献   
80.
将从野生华石斛、铁皮石斛、美花石斛及五唇兰根系中分离出的28种有益内生真菌,接种于文心兰组培瓶苗上进行共生培养,测定共生培养4个月后瓶苗的生长效果,以及瓶苗移出盆栽3个月后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组培瓶苗上筛选出8株对文心兰具有促生作用的内生真菌,其中1株属华石斛内生真菌,1株属铁皮石斛,3株属美花石斛,3株属五唇兰;(2)接种了促生真菌的瓶苗移出盆栽后也同样表现出促生效果。表明兰科促生真菌不存在严格的专一性,但对兰科不同种类的促生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