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9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研究牛分枝杆菌N和C68004菌株间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对其致病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串联质谱标记(TMT)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对2个菌株的毒力及其致病性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分析得到2 174个共有蛋白,其中有479个差异表达蛋白(P<0.05)。GO分析结果显示,表达差异显著蛋白的功能包括催化、结合、运输、转录调控以及分子结构相关作用,特别是对内部或外部刺激产生的反应。KEGG分析结果显示,表达差异显著蛋白主要参与代谢和生物过程的调节。导致N菌致病性增强的毒力基因可能是mmaA4、ecce1、IpqY、hspX、Mpb63和mmpl4。并且N菌的耐药基因rpoA、rpoB和rpoC表达量显著高于C68004,可以推断N菌对抗结核一线药物利福平的耐药性可能比C68004更强。随着临床用药频繁和免疫应答的改变,N菌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与代谢、DNA复制以及耐药相关的蛋白表达出现了差异。  相似文献   
62.
为从肝脏中筛选可靠、特异的视黄醇代谢发生显著改变及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建立无创伤性、准确的肝脏早期纤维化临床诊断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进行吸烟后大鼠肝脏代谢蛋白组学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共鉴定出9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分别为Ugt2b、Cyp1a2、Cyp3a2、Adh6、Adh4、Fasn、Cyp2c12、Hsd17b6、Csad,其中5个物质在模型组上调, 4个物质在模型组下调。该研究提示可建立一种无创伤性、用于肝脏视黄醇代谢发生显著改变及早期纤维化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3.
蛋白质组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执行者,是生命存在和运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在蛋白质水平上揭示与确证人类基因组中约1/2基因及其功能,即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应运与水产养殖迅速成为研究的新前沿。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学领域中的应用,综合分析了蛋白质组学方法在水产品特别是鱼的组织研究及水产环境研究的应用现状,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为明确超级杂交水稻高产形成的分子机理, 以超级杂交水稻“Ⅱ优航2 号”为试验材料, 杂交水稻“汕优63”为对照, 运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技术, 比较分析了籽粒灌浆过程中两种不同“源”类型杂交水稻叶片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两种不同类型水稻叶片蛋白中共有22 个蛋白点出现显著差异表达, 其中有20 个蛋白功能得到鉴定。通过对差异蛋白功能及表达丰度的分析, 相对于“汕优63”,“Ⅱ优航2 号”在灌浆期光合代谢、抗逆反应、基因转录表达、细胞生长、能量代谢等生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较大优势,是其叶片在籽粒灌浆期“源”优势的主要体现。本研究从差异蛋白水平明确了航天超级杂交稻高产形成的“源”特征,丰富了籽粒灌浆的“源、库、流”理论, 为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脾虚证是中(兽)医临床最为常见的证候之一,其现代研究一直是中(兽)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笔者等通过分析近年来关于脾虚证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联合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探索脾虚证本质的构想,以期为脾虚证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6.
有核红细胞是除哺乳动物外其它脊椎动物体内含量极为丰富的循环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呼吸气体的交换,但也包括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大量相关病理学研究报道,病毒、原核和真核病原体可直接作用于红细胞并侵入脊椎动物体内。有关病毒和红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入侵和复制的研究已有详细介绍,但红细胞的功能性应答则报道较少,一系列针对脊椎动物的研究表明,红细胞对病毒感染能够产生功能性应答。过去十年来,对人类红细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蛋白表达和潜在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此外,基因表达水平上的研究成果也正越来越多。本文综述了红细胞与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根据最近组学研究的观点,推测有核红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可能起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微生物在苯胺胁迫环境下的响应机制,揭示Rhodococcus sp.AN-P1适应、降解苯胺内在分子机理,弥补苯胺降解菌在苯胺胁迫下耐受机制的空白,为进一步调控提高微生物降解苯胺能力提供良好的靶点,为其生物修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纯化Rhodococcus sp.AN-P1在苯胺、柠檬酸条件下表达的蛋白质组,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对比NCBInr蛋白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点的详细信息。【结果】在以苯胺、柠檬酸为唯一碳源的条件下,Rhodococcus sp.AN-P1分别表达了681、579个蛋白质点;选取21个显著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成功获得17个蛋白质点的相关信息,其分布于信号转导调节、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细胞防御、苯胺降解酶多个代谢系统,并发现大部分蛋白质分子质量在31 000~58 000之间,等电点位于4~7之间。【结论】Rhodococcus sp.AN-P1在苯胺胁迫环境中会通过响应信号传导系统感知外界胁迫、调节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系统抵抗苯胺的毒害影响、利用细胞防御系统进一步提高其存活能力、表达苯胺降解酶系统降解苯胺获得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从而达到适应并降解高浓度苯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葛丽丽 《中国饲料》2019,(14):25-28
人类食品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物混合物,食品加工和安全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蛋白组学技术使用了不同的高性能分离技术,如一维、二维凝胶电泳和多维色谱法,结合高分辨率质谱可以监控食品的蛋白质组成及其在生产过程中改变。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在食品技术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原料成分分析、工艺开发、批量检测和成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同时进一步从生物和微生物安全以及转基因食品的使用方面阐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蜱血液消化特征,通过耳袋饲养法分别收集镰形扇头蜱雌性成蜱吸血d4、d8的粪便。提取粪便蛋白质,进行SDS-PAGE和LC/MS-MS分析。用非标定量分析蛋白组学技术对蜱不同吸血时段粪便进行差异蛋白质表达谱分析。结果共鉴定蜱源肽段数628个、蛋白质总数196个;鉴定兔源肽段数6173个、蛋白质总数659个。对组间差异蛋白分析发现,除一些未知蛋白外,其中蜱源蛋白主要是热休克蛋白、免疫蛋白相关亚基和一些蛋白酶类等。兔源差异蛋白主要为一些凝血因子、糖蛋白,以及一些物质和能量的消化与合成的相关酶类,如兔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S-(羟甲基)谷胱甘肽脱氢酶等。本研究中的粪便蛋白质组反应了蜱血液消化过程的复杂性,丰富了蜱消化方面的研究数据,同时为抗蜱疫苗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70.
萌发期大豆总蛋白提取及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和双向电泳条件是蛋白组学研究中很关键同时也是很棘手的问题。本文比较了TCA/丙酮法、酚抽提、苯酚/SDS法3种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并对双向电泳的一些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合萌发期大豆总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即采用17cm、p H4-7的IPG胶条,凝胶浓度为12%,蛋白质上样量为0.2mg。IEF程序为:250V 1h,500V 1h,3 000V 3h,8 000V 1h,10 000V 1h,10 000V 60 000Vh。本研究为萌发期大豆的蛋白组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