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6篇
  51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46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集新疆奶牛隐性乳腺炎乳样,经分离、鉴定,从中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参考GenBank中发表的FnbpA基因序列,用Oligo 6.0软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提取分离株中的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得到1 654 bp的目的片段FnbpA,将其插入PMD18-T克隆载体中构建PMD18-FnbpA重组质粒,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DH5α中,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FnbpA基因片段全长1 654 bp,共编码314个氨基酸。分析表明,FnbpA蛋白基因潜在的蛋白质抗原决定簇有17个,抗原性很强,与16株FnbpA基因标准序列的同源性为77.1%~100%,本研究所克隆的FnbpA基因与AM990992株亲缘性最近。  相似文献   
62.
大麦芽阿魏酸酯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酶学性质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对大麦芽中的阿魏酸酯酶(FAE)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测定了其部分酶学性质。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后获得了阿魏酸酯酶纯品,纯化倍数达34倍;经SDS-PAGE电泳显示为单一条带,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3 ku;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5,但阿魏酸酯酶在60℃以下,pH 4.5~7.5之间有较好的稳定性;Zn2+、Cu2+、Fe3+对酶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Na+和EDTA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63.
双季超级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10个超级早、晚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双季超级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超级早、晚稻均具有明显的干物质生产优势,稻谷产量随生物产量的增加而提高,与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抽穗前各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相关不显著,与抽穗后的LAI也呈极显著正相关.早发度与成穗率和产量密切相关,可作为水稻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群体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64.
4种提取鹰嘴豆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TAB法、SDS-CTAB法、SDS法、尿素法4种方法对鹰嘴豆DNA进行提取,并从电泳结果、纯度、得率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确定鹰嘴豆DNA提取适用流程。所提DNA纯度为:CTAB法〉SDS-CTAB法〉SDS法〉尿素法;所提DNA的浓度(μg/mL)为:SDS-CTAB法〉CTAB法〉SDS法〉尿素法。综合分析,CTAB法是提取鹰嘴可DNA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5.
用CTAB法提取了新疆3个不同居群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总DNA,使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多态性的研究。从93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种扩增较稳定的引物,来扩增3个不同居群刺山柑总DNA,共扩增出25条带,每种引物扩增出6~10条带;多态性条带共13条,多态性比例为52%。利用DPS软件所做的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居间相似系数在0.69~0.86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6;可聚成2类:阿克陶和乌鲁木齐居群刺山柑可聚为A类;吐鲁番居群刺山柑可聚为B类,他们彼此间的遗传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66.
淦鑫688氮素营养特性及其与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不同氮肥运筹方式,探讨淦鑫688的吸氮特性及其对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淦鑫688是一个吸肥能力强、同时对氮肥运筹技术较敏感的组合.本试验条件下总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基蘖肥与穗粒肥配比处理对中期和前期吸氮量的影响较大.氮肥表观利用率随总施氮量和穗粒肥比重的增加而提高.稻谷产量与吸氮量非直线极显著相关,当吸氮量超过150 ks/hm2,增产效果不明显.干物质产量与吸氮量极显著正相关.茎蘖数和穗数与基蘖肥用量极显著正相关,高量的基蘖肥提高了茎蘖高峰值,推迟了峰时.成穗率因总氮量的提高而显著下降.一次枝梗、颖花的分化与基蘖肥用量极显著正相关,一次枝梗的退化与基蘖肥用量极显著负相关.二次枝梗的退化与穗粒肥用量显著负相关,抽穗期颖花数与穗粒肥用量显著正相关.根系伤流量与穗肥用量显著正相关,根系伤流下降率与穗肥用量显著负相关.适当提高穗粒肥用量,有利于维持后期根系和叶片较高的生理活力,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67.
雀稗草产草量、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连续二年测定雀稗草鲜草、干草、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分析各生长阶段常规营养成分;进行饲养肉牛效果试验,同时测定干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雀稗草具有产草量较高、幼嫩时期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干物质消化率高等优点,但后期老化快,抽穗开花后营养价值急剧下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粗纤维含量与生长天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粗蛋白质含量则呈显著负相关(P<0.05);刈割高度60cm优于50cm;用雀稗草饲喂肉牛有必要补充一定量的精料(5g/kgLW/d)或较多量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68.
大穗型水稻的物质生产特性与产量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3年试验,研究分析了大穗型水稻在杂优栽培方法下的产量差异;产量与干物质生产、茎鞘物质运转率的相关性;结实率依每亩颖花数、抽穗期单位叶面积负担颖花数、每颖花灌浆物质量而变化的复回归分析;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产量与群体净同化率的相关性;叶面积与净同化率在抽穗前与抽穗后对干物质生产的贡献;以及影响茎鞘物质运转率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69.
为探究水氮耦合对直播早籼稻苗期低温冷害的调控作用,以耐冷品种湘早籼6号和冷敏感品种中嘉早17为供试材料,设置适温不施氮(CK)、低温不施氮(LT-0N)、低温低氮(LT-LN)、低温高氮(LT-HN)、低温淹水不施氮(LTF-0N)、低温淹水低氮(LTF-LN)和低温淹水高氮(LTF-HN)7个处理,处理5d,分析秧苗农艺性状、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氮代谢相关酶与光合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可缓解低温冷害对直播早籼稻造成的伤害。与LT-LN处理相比,LT-HN处理5d后冷敏感品种中嘉早17的苗高、根数、最大根长、鲜重、干重、顶部第1和第3片叶长显著增加;与LTF-0N处理相比,LTF-LN和LTF-HN处理5d后,不同耐性品种的根数、根长、鲜重和顶部第3片叶长显著增加,LTF-LN处理的根数和鲜重高于LTF-HN处理。与LT-0N处理相比,LT-HN和LTF-LN处理显著增加冷敏感品种中嘉早17叶片氮代谢相关酶和光合酶活性、硝态氮、叶绿素和内源生长促进类激素含量,但降低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生长抑制类激素含量,高氮和淹水低...  相似文献   
70.
花后增温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花后增温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晚粳稻安全生产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上高科技驿站试验基地进行,该地区位于江西双季稻主产区。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为试验材料,设置花后增温(post-anthesis warming treatment,PAW;从抽穗期到成熟期昼夜不间断增温)和不增温对照(ambi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CK;安装与增温处理相同的装置,但不供电)2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稻田开放式远红外主动增温(free-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系统对水稻冠层进行增温,对比分析了不增温和花后增温条件下,晚粳稻产量、产量构成、加工品质、外观品质、RVA谱特征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花后增温导致晚粳稻甬优1538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发生明显变化,且2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不增温对照相比,花后增温2.2℃显著降低了晚粳稻产量,平均降幅为4.4%。花后增温条件下,2年晚粳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无显著变化,但2年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平均显著提高了27.4%和24.4%。花后增温提高了米粉RVA谱特征值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糊化温度,降低了其消减值,而对崩解值和最终黏度无显著影响。花后增温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2年平均降幅为6.4%;但精米中蛋白质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年平均增幅分别为8.7%和6.6%。另外,花后增温均提高了精米中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并且非必需氨基酸对增温的响应比必需氨基酸敏感,其中非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显著提高了5.7%。从氨基酸的相对比例可以发现,花后增温对绝大多数氨基酸的相对比例无显著影响,而酪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相对比例显著提高。【结论】 花后增温降低了晚粳稻产量,对稻米加工品质无显著影响,使稻米外观品质品和蒸煮品质变差,而有利于改善其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