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304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79篇
  46篇
综合类   853篇
农作物   165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499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19篇
  1975年   19篇
  197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续第1期)4.温度管理定植以后,主要是利用日光能及保温措施来提高棚温加速生长,特别是特早熟栽培,3月中旬定植时气温尚低,因此,提高棚温就成为栽培成功的关键。移植后7天~10天要严密覆盖小拱棚和简易棚上的薄膜,  相似文献   
62.
63.
由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共同主持的华东地区、北京市果、桑、茶园(以下简称三园)草害防除协作会议于3月1~3日在南京召开。参加协作会议的有来自北京、江苏、安徽、山东、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市农业、农垦、科研、高等院校、农资等协作单位代表20多人。  相似文献   
64.
韦刚  黎起秦  黎起秦  陈育新  韦绍兴  黎起秦  陈育新  韦绍兴  黎起秦  林纬  韦绍兴  赖星华  M.A.马奇梯  杨峰云  赖星华  高汉亮  陈彩校  赖星华  高汉亮  陈炽亮  郭堂勋  张君成  韦绍兴  董兆瑞  孙恢鸿  周嘉运  农秀美  黄福新  陈永惠  李清标  潘连富  何启华  农秀美  农秀美  蔡中仁  黎美坤  农秀美  廖恒登  刘志明  李为杏  农秀美  廖恒登  刘志明  李为杏  黄旭正  陈家庆  韦相贤  李清标  黄永珍  陈善振  叶媛  黄锡昌  黄玉庭  李庆清  韦刚  唐启望  唐启望  TCCA试验组稻细条病组  张超冲  李锦茂  黄永善  周淑媛  杨桂珍 《广西植保》1990,(2)
稻秆瘟是由稻瘟病菌(Pyricularia cryzae cav)侵染稻秆而产生的一种稻秆受害状.稻秆受侵初期出现褐色斑,以后扩展为校形状斑,严重时几个病斑愈合在一起,使稻秆死亡.湿度大时,病斑表面有灰色霉状物.剖开病秆,内有白色菌丝.稻秆瘟主要是在喷洒赤霉素的杂交水稻制种田中发生.喷洒赤霉素的次数愈多,稻秆瘟的发生就愈重.不同亲本的感病程度不一样,珍汕97A感病,恢复系30选次之,桂33、桂34抗病性则较强.  相似文献   
65.
我市为中稻区,杂交稻种植面积占50%以上,孕穗期后,纹枯病、云形病、叶尖桔病、叶黑肿病、鞘腐病、紫秆病、稻曲病、粒黑粉病等常相继发生,且早衰现象明显。1982—1983年曾用粉锈宁进行防病防衰试探性试验,发现有效。1984年组成协作组,对粉锈宁在中稻上的防病对象和效果、施用技术、防衰增产效应等开展了室内测定,和田  相似文献   
66.
1981—1984年省植保站组织了9个单位对水稻纹枯病较系统地进行了试验研究。经早、晚稻45个品种,88.847亩稻田,分别测定了各级发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并确定防治指标及防治适期。药剂防治示范面积达636275亩。  相似文献   
67.
鉴定标样采自晋、冀、鲁、豫、陕、甘、川、青、宁、滇、黔、鄂、苏、沪等14省 (市、区)的小麦成株,秋苗和自生苗。 从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25号仍居首位,1985年明显下  相似文献   
68.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分子遗传学及微生物学教授马尔科姆·布朗及研究生荣峰 (音 )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 ,通过对棉花种子进行基因工程处理 ,使棉籽直接长出了棉花纤维。这一技术 ,可省去烦琐的棉株生长、采摘棉桃和去除棉籽的过程。该研究小组的这一成果 ,已在实验室里获得成功。他们把从棉桃中取出的棉种 ,作基因工程处理好 ,撒在专门介质的表面上 ,在以后的 5天内 ,棉种的表面就会长出芽来。而这些芽 ,实际上都是棉花小纤维 ,不过 ,它的独特细胞 ,看起来特别像木质细胞 ,而不太像棉花细胞。是基因工程处理 ,促发了一些细胞组织结构 ,并改变了生…  相似文献   
69.
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L.)]是世界上为害苹果和梨的主要蛀果害虫,被许多国家和我国列为植物检疫对象。该虫在我国现仅分布于新疆。英联邦昆虫研究所(Common-wealth institute of entomology,C.I.E.)(1951,1976)根据陈方洁、王飞鹏(1936)及胡经甫(1938)的记述,将我国浙江(奉化)、河北、湖北、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北平(北京)及新疆等8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该虫分布区,从而严重影响我国苹果及梨的出口和外销。为了查清该虫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首先核对并纠正 C.I.E.制图所依据的上述两篇文章的错误,同时在张从仲等(1984—1985)在山东、辽宁等8省市大面积进行的苹果蠹蛾性诱剂监测的基础上,于1991年4—10月在山东、辽宁、河北苹果和梨主要产区及出口基地继续进行苹果蠹蛾性诱剂监测、果园调查及剖果检查,结果均未发现苹果蠹蛾成虫或幼虫。到目前为止,此虫仍局限分布于我国新疆。  相似文献   
70.
乐吉化工厂于1990年新开发了丁农颗粒剂除草剂,省农药检定管理所组织全省进行多点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丁农的杀草谱和防效丁农含丁草胺和苄黄隆,丁草胺对稗草高效,苄黄隆对阔叶草、莎草广谱高效,而且对稗草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二者混配对常见杂草均有高效,但对萍藻类无效。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植物生长箱中试验,亩用丁农750克在25℃、光照强度为8000Lx每日12小时的条件下,对稗和矮慈姑效果均可达100%。 6个单位田间不同用量小区试验,每亩500~2000克对矮慈姑的效果平均在90~99%(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