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3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基于连云港市1987年、1995年、2002年、2009年、2017年等5期Landsat影像,采用基于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连云港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1987—2017年,连云港海岸带各地类面积整体上呈现"五减三增"的态势,即耕地、林地、水域、盐田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滩涂、其他建设用地和住宅用地面积有所增加;(2)连云港海岸带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持续减少趋势,从1987年的87.59亿元减少到2017年的54.51亿元,减少33.08亿元;(3)在土地利用类型方面,除滩涂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与研究区总价值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生态服务功能中,水文调节对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最大,各时间段均超过70%;(4)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研究成果对于连云港海岸带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植烟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对生物炭配施有机菌肥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植烟土壤在生物炭与不同比例复方有机菌肥配施的条件下,烤烟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为植烟土壤的合理施用生物炭及有机菌肥提供理论依据。在施用等量烟草专用复合肥的基础上,设置CK(不施有机肥,烟农习惯施肥即仅施复合肥525 kg/hm2)、T1(增施生物炭1500 kg/hm2)、T2(增施复方有机菌肥1500 kg/hm2)、T3(增施60%复方有机菌肥+40%生物炭)、T4(增施50%复方有机菌肥 +40%生物炭)、T5(增施40%复方有机菌肥+60%生物炭)6个处理。结果表明,T2处理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土壤蔗糖酶活性,T2和T3处理显著提高了30 d的土壤脲酶活性,其酶活性分别为0.74 mg/(g.d)和0.75 mg/(g.d)。T2处理显著提高了30 d的土壤微生物量碳(达到810.09 mg/kg)和微生物碳熵,T3处理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氮熵;同时施用菌肥可明显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尤其T2处理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最高。在豫中烟区,施用复方有机菌肥及60%复方有机菌肥配施40%生物炭对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环境和土壤肥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3.
江苏王港海岸带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江苏王港海岸从岸向海的4种不同土地类型(农田、鱼塘、米草滩和河口粉砂细砂滩)的沉积物进行柱状取样,对样品进行了粒度、主要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碳等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粒径以粉砂为主,并且从陆向海粒径变粗,砂的含量逐渐增多:除了鱼塘之外,都出现表层富集重金属元素,其中农田因为人类耕种以及成土作用,重金属元素向下先减少再增多;鱼塘因围垦后环境较为稳定,无明显变化;米草滩因为沉积环境和植被的影响,出现表层富集,向下迅速减少;河口粉沙滩因水动力较强,各种元素向下波动减少。通过与沉积物粒度和有机碳的相关性比较,农田中重金属含量与其相关较低,而米草滩重金属含量主要受沉积物颗粒和有机碳控制。根据与江苏沿海平原土壤元素含量平均值相比,王港海岸带的4个位置出现较为严重的Pb污染;在农田、米草滩以及河口光滩出现一定的Cu污染,这种空间污染状况是当地人类活动与特殊的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以海口市东海岸带1991年TM、2010年ALO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然生态影响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指数,对研究区不同大小规则格网划分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和插值,并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尺度增加,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值变化范围减小,变异性减弱,但平均值变化较小,数据值均近似符合正态分布。(2)当尺度变大时,由于土地利用斑块的聚合作用和区划效应,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的空间分布均匀性增加,在较远的距离上呈现空间自相关,同时随机因素的作用逐渐增强,全局空间自相关性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3)格网单元越小,呈现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越详细,但全局信息特征被掩盖;格网单元越大,总体特征越明显,但数据局部信息被弱化,从而导致部分原始数据信息遗失。(4)以TM/ALOS为数据源时500 m格网为最适宜分析尺度,19912010年研究区土地偏离自然生态方向、强烈变化以上区域占总面积的20.70%;趋向自然生态方向、强烈变化以上区域占总面积的2.48%;轻微变化所占比例最大。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的尺度效应与经济、人口的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5.
桂西南-北部湾地区“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桂西南-北部湾地区进行"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为复杂的过渡性地理空间实现"三生"协调和陆海统筹提供参考,为科学划定国土空间布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构建桂西南-北部湾"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运用ArcGIS技术对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结果] ①生产适宜性与生态适宜性在桂西南喀斯特与北部湾地区组成的过渡性复杂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互异性",从喀斯特到海岸带地区,生产空间适宜逐级递增,生态空间适宜逐级递减。②生活空间适宜性等级以城市为中心向周围递减,喀斯特地区的生活空间适宜性总体上弱于北部湾地区。③在复合空间适宜性评价中,以生态空间为主导的复合空间比例最大(接近1/2),生产空间次之,生活空间最小。④海洋"三生"空间适宜性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生产-生态-生产生活,沿岸海洋生态空间与陆地生产生活空间存在冲突。[结论] 生态和生产空间适宜性主要受自然条件制约,生活空间适宜性主要受行政区位条件影响。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博弈现象。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揭示福建省海岸带地表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变化,为开展基于主体功能区类型的资源环境监测与预警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像元二分模型,选用2001,2006,2011,2016年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评估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以表征评价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结果] ①2001-2016年福建省海岸带低植被覆盖度面积总体下降,较低和较高植被覆盖度变化较为平缓,而高植被覆盖度呈现上升趋势;②2001-2016年生态承载力状态改善的面积增加了10.78%,基本稳定面积变化不大,而退化面积下降了7.05%,显著退化面积下降了3.48%。③2001-2016年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内植被覆盖波动下降,并呈现以生态承载能力改善为主要变化特征。[结论] 2001-2016年福建省海岸带植被覆盖度和生态承载能力呈现总体上升态势,海岸带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67.
为了实现江苏省海岸带地区经济发展,根据该地区自然状况特点,结合社会经济等资料,分析了江苏省海岸带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该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资金、技术、智力等资源不足,以及经济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针对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落后的矛盾,探讨了在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状况下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在保护海岸带的自然生态基础上,发展清洁型工业和生态农业,培养特色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8.
淤泥质海岸带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淤泥质海岸带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离子组成特征;海岸带土壤盐分分布呈由近岸到陆地经向递减梯度;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海岸带土壤盐分纬向呈现斑状分布格局;滨渤海地区土壤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属氯化物盐渍土。  相似文献   
69.
对福建东山赤山林场木麻黄防护林现存的主要配置模式进行了筛选。选取对海岸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的生态防护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3大类8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策略层各评价因子中,生态防护功能依然占首位,社会经济价值指标也占了较高的比例。在综合效益上,各配置模式排序为:木麻黄与相思类混交(D1)>林果复合经营(D6)>木麻黄与多树种混交(D4)>木麻黄与桉树类混交(D2)>木麻黄与其他树种混交(D5)>木麻黄与灌木(D7)混交>麻黄与松树类混交(D3)。并根据海岸带立地条件的差异对各模式的梯次配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海岸带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0.
信息集粹     
《齐鲁渔业》2005,22(5):60-61
●山东建立12处渔业生物资源保护区 截止目前,山东省已建立了12处主要渔业生物资源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山东的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