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我国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和总结近年来我国在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筛选了2.5;菜喜、48;催杀(多杀菌素)、70;艾美乐等多种高效生物制剂,药后20 d防效可达90;以上.对马铃薯甲虫生防资源研究表明在发生区捕食性天敌有46种,其中中华草蛉、蓝蝽、蜀敌蝽、多异瓢虫等是主要捕食性天敌;分离鉴定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球孢白僵菌,广泛分布于发生区;研制出300×108活孢/g的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和100×108/g白僵菌油悬浮剂田间综合防效约80;;研制出马铃薯甲虫的工程菌制剂喷施80g/667 m2药后20 d田间防效达90;.在寄主植物中发现了具有高度引诱活性物,人工合成了马铃薯甲虫聚集素,植物引诱剂与聚集素混合后田间诱杀效果达83.33; ~88.33;.在国内外首次发掘了与马铃薯甲虫保幼激素合成相关的致死基因,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开发出了具有高效、低毒、专一性强的胃毒剂.构建了含cry1 Ba3携带基因的单价植物表达载体和cry3A+ vhb(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转Bt抗虫基因的马铃薯植株经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释放,均表现出极高的抗虫活性和优异农艺性状,可作为抗虫的育种材料.[结论]近年来取得的多项新型生物防治技术和产品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不仅可有效控制马铃薯甲虫危害,对马铃薯甲虫抗药性治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王雁  李贞  刘小侠  倪慧  毛红  张青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58-13959,13972
[目的]对白皮松(Pinus bungeana)松针总RNA提取方法做比较,以得到完整的、高质量的白皮松总RNA。[方法]采用Trizol法、RNA提取试剂盒法和LiC l沉淀法3种方法提取白皮松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RNA的完整性和提取纯度。[结果]LiC l沉淀法提取的RNA收率高,完整性好,OD260/OD280均在1.80~2.00,28S、18S条带清晰。[结论]LiC l沉淀法能高效地从白皮松针叶组织中分离出纯度高、完整性好的RNA样品。  相似文献   
63.
选取8个黄瓜品种,在温室内分区种植,观测烟粉虱在这些黄瓜上的时空种群动态。结果表明:烟粉虱在不同品种、不同高度上和不同时间内的虫量不一,差异显著。在中农19号和Deltastar上虫量最高,在春光2号、22-94RZ上虫量最低。烟粉虱发生高峰在黄瓜生长的中后期。植株的中上部虫量大于下部虫量;叶背虫量显著高于叶面虫量。  相似文献   
64.
烟盲蝽田间种群动态及不同龄期与病毒病传播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研究田间烟盲蝽的种群数量动态。表明:田间烟盲蝽数量存在年度间差异,单株虫口密度与烟草丛枝症病发生率呈正相关。不同龄期烟盲蝽传毒测定结果表明,在1~12h内,烟盲蝽取食时间增加其传毒率增强。在相同时间内若虫的传毒率高于成虫,4龄若虫传毒能力最强,获毒6h就可使80%的烟株发病;3龄若虫传毒能力强于2龄和5龄,1龄若虫传毒能力最弱。烟盲蝽为非持久性传毒,其带毒时间为5~8d,3龄若虫带毒持续时间最长。以上结果说明,虽然烟盲蝽在田间发生的数量比较低,但它的传毒能力强,因此对于烟盲蝽的防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消费需求的增加,果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大部分的果园与农田相邻,农田有害啮齿动物(主要为害鼠)大量迁移到果园,啃食树皮,致使树势衰弱甚至死亡,偷啃果实,造成果实减产,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果树属于人工林,植被相对单一、物种结构简单,啮齿动物种群数量易于剧增,容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6.
精子竞争是指来自2个或2个以上雄性个体的精子为争夺对卵的授精权而展开的竞争。精子竞争是雄性相互竞争的最终形式,是行为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的热点。阐述了精子竞争的概念,综述了精子层化、精子失能、精子移除和精子冲洗4种昆虫精子竞争的机制以及雄性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3类避免精子竞争的机制,详细讨论了交配次序、交配雄性数量、交配间隔以及隐秘雌性选择4个影响父权偏向的因素。笔者认为围绕精子竞争研究应尽快开展如下工作:开展精液成分的鉴定以及对精子竞争的影响作用研究,开展精子的形态、行为、生理和功能的研究,以及开展精子、雌性生殖道与卵的交互作用关系、父权偏向的精确机制等研究。  相似文献   
67.
2000-2001年在新疆喀什叶城县研究了转Bt基因棉MD-80不同发育阶段对棉铃虫的抗性表达和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果表明:1)转Bt基因棉棉叶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有2个抗性高峰期5月中下旬和7月底,抗虫性分别为94.5%和83.3%,8月份抗性最低(22.7%),而河南的研究表明8月份正是第2个抗性高峰,抗虫效果高达93.8%;2)7月上旬棉株不同器官抗棉铃虫的强弱依次为:棉苞叶(96.7%),棉蕾(74.2%),花瓣(60%),棉叶(50.2%),棉铃(30%),花蕊(26.8%);3)转Bt基因棉对不同龄期棉铃虫抗性随着龄期的增大而降低;4)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顺序依次为普通棉对照田(不进行任何防治,0.7706和0.1883),Bt棉药防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0.3968和0.0931),Bt棉自控田(仅依靠自然天敌控制害虫,0.2211和0.0549),优势集中性依次为Bt棉自控田(0.9264),Bt棉药防田(0.8625),普通棉对照田(0.6881),表明普通棉对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最稳定,Bt棉药防田次之,Bt棉田自控田最差。  相似文献   
68.
自1997年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商品化以来,面积迅速增加,至2005年达到330万公顷,占我国棉花面积的60%以上.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暴发为害,但由于抗虫棉棉田施药量和施药次数的减少,也导致了棉田棉蚜、棉盲蝽等非靶标害虫种群上升,为害日益加重,研究其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十分必要.2006年研究了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上棉苗蚜及其天敌的发生特点,旨在为制订其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为明确梨瘿蚊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筛选出防治梨瘿蚊的有效药剂,在湖北老河口地区选取代表性梨园,通过田间调查和药效试验,研究梨瘿蚊的危害规律与梨树品种的关系,及10种杀虫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虫在老河口地区一年发生3代,在普通梨园的幼虫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5月中旬和6月上旬;梨瘿蚊对黄冠梨危害最重,雪青和玉露香次之,早8梨受害最轻;22.4%螺虫乙酯SC 2000倍液和22%噻虫?高氯氟CS-SC 2500倍液对梨瘿蚊防治效果最好,施药7d和10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90%左右,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70.
湖北棉区转Bt基因棉对烟粉虱种群动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1年对湖北转Bt基因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调查表明 ,与常规棉相比较 ,转Bt基因棉有利于烟粉虱的发生。Bt棉化防田采用农药防治措施 ,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有一定控制作用 ,烟粉虱年发生量分别为652、1084头/100株 ,与常规棉田年发生量246、68头/100株相比 ,其种群数量仍有显著增加 ;Bt棉自控田未采用任何防治措施 ,烟粉虱的发生量显著高于常规对照棉田 ,其年发生量分别为1582、1210头/100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