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36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氮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氮矿化有不同的影响效应,这与除草剂类型、除草剂浓度、土壤类型以及包括温度、水分、培养时间等实验条件有关,这些影响效应在土壤肥力和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红壤微生物量氮的周转期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本文采用^15N标记底物法测定了三种不同肥力水平的红壤中微生物量氮周转 速率,结果表明三种红壤中微生物量氮的周期转分别为63天,89在和251天。  相似文献   
53.
施加石灰降低不同母质土壤中镉毒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了土壤施加石灰后对镉的形态转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态镉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pH〉7.5时94%以上的水溶态镉进入土壤中,交换态镉在pH〈5.5时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H〉5.5时随石灰用量增加而急剧减少;有机结合态镉在pH〈5.5时随石在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H〉5.5时随石灰用量增加而急剧减少;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结合态镉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残留态镉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4.
磷素水平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和磷素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通过水培试验和32P标记,研究了不同P素水平下P素营养对杂交水稻D68生长发育的动态影响以及P在杂交水稻体内的运移动态。结果表明,P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施P对杂交水稻发育特别是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活性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32P标记结果表明,杂交水稻体内P的吸收累积、运移分布规律主要与根系活力和施P水平有关。P胁迫条件下杂交水稻根系中P含量较高而地上部分较低,P转移到地上部分的百分率较低;P充足条件下,稻株体内P主要累积在茎、叶中;根系活性的增强则进一步促进了P素养分的吸收以及P在杂交水稻体内的向上运移。同时P在杂交水稻体内的运移与水稻代谢和生长中心的转移密切相关,营养生长期P主要集中在茎、叶中;进入生殖生长期后,P由茎、叶向穗部转移,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P在杂交水稻体内运移对杂交水稻P素营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本试验以可变电荷矿物专性吸附磷作为一磷源,制成选择性培养基。磷的有效性以矿物吸附磷的饱和度表示,分别为0.25%,75%,100%。以30年茶树根际红壤制成悬液接种。在磷有效性较低(25%磷饱和度)的矿物培养基上筛选出能够稳定生长的高效微生物菌株(简称高效菌,PEMS)。然后通过革兰氏染色、芽饱培养和染色、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氧化酶反应、最佳温度及最适pH测定,初步鉴定该菌为莫拉氏属(Morax  相似文献   
56.
试验以针铁矿-磷复合体为唯一磷源制成筛选培养基,研究本实验室筛选出的高效解磷菌(PEM)对矿物专性吸附磷的活化能力及机理。结果表明PEM能有效地利用矿物吸附磷,微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分别达到57.5%和61.7%,均明显高于一般土壤微生物(土壤悬液接种)。PEM活化专性吸附磷主要是通过产生有机酸,与矿物吸附磷发生竞争吸附或配位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57.
在室内培养试验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剂量苄嘧磺隆(0~750 g/hm[sup]2[/sup])对淹水稻田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和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脂含量)随培养期延长而缓慢减少,与对照相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脂含量)随苄嘧磺隆增加而有所减少。所有处理中异养型细菌(富营养菌和贫营养菌)随培养期延长持续减少,与对照相比土壤中异养型细菌随苄嘧磺隆剂量增加而快速减少,尤其是苄嘧磺隆剂量较大(375和750 g/hm[sup]2[/sup])的土壤中异养型细菌显著减少。土壤电子运输系统/脱氢酶活度在第1周内随培养时间延长持续下降,之后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强。与对照相比,土壤电子运输系统活度也随除草剂苄嘧磺隆施用剂量的升高而下降。第1周内土壤酚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持续增加,之后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少。 与对照相比,土壤酚含量随苄嘧磺隆施用剂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尤其是苄嘧磺隆剂量较大(375和750 g/hm[sup]2[/sup])的土壤中酚含量显著增加。在所有处理中,土壤中蛋白质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缓慢减少,但不显著。土壤蛋白质含量随除草剂苄嘧磺隆剂量增加而略微增加,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58.
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全生育期淹水栽培条件下,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呼吸作用强度、代谢商、土壤酶活性及水稻叶绿素、脯氨酸、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特征。随着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呼吸作用强度表现为先升后降,到成熟期有所回升的变化规律,且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差异显著,而土壤微生物代谢商一直下降。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而酸性磷酸酶与脱氢酶活性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规律。脲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在水稻移栽后的30 d左右形成峰值,而脱氢酶活性则在50 d左右形成峰值,且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差异显著。随着水稻生长,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在移栽后70 d左右形成峰值,然后急剧下降,POD的活性则表现为逐渐增强,而脯氨酸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不过上述水稻生理指标与土壤各生物化学指标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 土壤 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体系中,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明显受到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制氮肥污染的新途径-SSNM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水稻生产氮肥用量大,氮肥利用率低.大量N素从稻田流失进入环境,对环境生态构成潜在威胁.经与IRRI协作,为金华双季稻区创立了适地养分管理新技术(SSNM).SSNM的施肥综合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的潜在产量和养分需求,土壤固有养分的供应能力,养分利用效率和平衡养分供应,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同农民常规施肥相比,在产量略有增加的同时,SSNM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平均减少氮肥用量约30%,从源头上遏制了氮肥引起的面源污染.多年的田间试验表明,SSNM具有在广大稻区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红壤茶园中不同树龄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和种群结构的变化及其生态学因子。结果表明 ,随着树龄的增长 ,茶树根层土壤的酸度增加 ,pH值下降 ,土壤交换性酸组成从交换性H 为主转变为以交换性Al3 为主 ;同时 ,土壤有机碳、可溶性酚总量和全氮含量随树龄而增加。细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总量以树龄 1 0年的茶树根层土壤中数量最多 ,4 0年和 90年树龄的茶树根层土壤中的较接近 ;树龄 1 0年和 90年的茶树根层土壤中真菌数量相当 ,其大于 4 0年树龄的茶树根层土壤真菌数量 ;而芽孢杆菌数量以 4 0年树龄茶树根层土壤最多 ,而 1 0年和 90年树龄茶树的接近 ;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随树龄增长而增加 ,但与茶树根层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无显著相关。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pH、有机碳、可溶性酚和全氮分别呈显著 (p<0 0 5 )或极显著 (p<0 0 0 1 )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