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4篇
  84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7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控制重迎茬大豆减产农艺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1994 ̄1996年在黑龙江省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西部风沙干旱土区,北部高寒黑土区,中部和南部黑土区进行了对抗重迎茬大豆品种筛选,控制重迎茬减产农艺措施和有效制剂试验研究。通过三年五个生态区试验,筛选出一批适合各区种植,耐抗重迎茬大豆土传奶部病虫害、丰产性好的品种,如嫩丰15、抗线1号、合丰35、黑农39、黑交92-1544和绥农10、黑农35等。缓解剂加施钾肥,增施有机肥,破垄夹肥和深公,多种  相似文献   
52.
大豆重迎茬种植,根际土壤有机化合物的种类与正茬有较大的区别。这些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大豆的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分泌物。对于大豆的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区系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通过连续8年在全省5个生态区9个9区固定轮作场圃综合试验。试验区专项研究。框区。盆栽试验。实验室分析以及大量的大面积生产调查,发现根际土壤养分,根的吸收能力。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根际微生物都对重迎茬种植大豆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化防措施防效试验,障碍因子累加试验,土壤灭菌试验。不同抗病虫品种对比试验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对重迎茬大豆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之中。根际土壤病虫的危害最大。尽管大豆重迎茬减产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根部土壤病虫危害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4.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式法研究了玉米生长期间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分别在出苗后23、37、50、63、87、110 d出现峰值,其中最大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第87天,其后土壤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直到玉米收获,而根际呼吸速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与土壤呼吸相似,土体呼吸速率则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玉米生长显著影响土壤呼吸,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基本与玉米生长规律相一致,随生长而增加,随衰老而减小;施肥对土壤呼吸速率、根际呼吸速率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土体呼吸速率影响较小,从整个玉米生长期来看,NPKOM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根际呼吸速率最高,其中NPKOM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为C 27.5~474 mg m-2h-1,NPK处理和NP处理变化范围相近,分别为C 25.9~339 mg m-2h-1和C 29.5~358 mg m-2h-1,NK处理与CK处理变化范围分别为C 28.4~208 mg m-2h-1和C 22.1~184 mg m-2h-1;施肥对土壤呼吸量和根际呼吸量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NPKOM>NPK>NP>CK>NK;在整个玉米生育期中,土壤呼吸累积量在拔节孕穗期和乳熟期出现两个峰值,表现为双峰曲线的变化规律,而土体呼吸累积量只在拔节孕穗期出现峰值,呈抛物线型,根际呼吸量在苗期最低,乳熟期最高,乳熟期后,根际呼吸量下降。  相似文献   
55.
长期施肥对黑土磷和锌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东北黑土地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高肥力的黑土仍需施用磷肥以保障粮食高产。探讨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和锌形态转化机制,为确保黑土区粮食和环境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设在典型黑土区13年的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设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NPK)、施氮磷钾加不同量有机肥(NPK+OM_1、NPK+OM_2、NPK+OM_3)共5个处理分析土壤不同形态磷和锌含量。【结果】长期施化肥对土壤有机磷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土壤无机磷含量显著增加;长期不施肥黑土有效磷含量为32.6 mg/kg,长期施化肥加有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连续13年施用磷肥,土壤中的磷每年平均累积16 kg/hm~2,其主要以铝磷(A1-P)和铁磷(Fe-P)的形态在土壤中储存,其中约20%仍为有效磷;而磷肥加有机肥的3个处理,连续施用13年后有机磷含量增加了47.2~67.9 mg/kg无机磷含量增加253.4~410.6 mg/kg,土壤全磷平均分别以每年49.4(NPK+OM_1)、64.2(NPK+OM_2)、70.4(NPK+OM_3)kg/hm~2的量累积在土壤中,其中15%~21%仍为有效磷主要以有效性较高的二钙磷(Ca_2-P)、八钙磷(Ca_8-P)、Al-P、Fe-P存在于土壤中,只有10%~21%的磷以有机磷的形态累积在土壤中,并且这个比例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黑土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效锌(DTPA-Zn)含量可达1.96mg/kg,长期施化肥、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显著增加土壤DTPA-Zn含量;长期施化肥使黑土酸化,改变了土壤锌形态增加了土壤交换态锌和无定型铁氧化物结合态锌的含量,化肥加有机肥显著增加了除矿物态锌以外的其他各形态锌的含量其中55%~88%以无定型铁氧化物结合态锌储存在土壤中。通径分析结果显示,Ca_2-P对DTPA--Zn影响最大,Ca_8-P、Al-P、Fe-P通过Ca2-P间接影响DTPA-Zn含量。【结论】长期施入黑土的磷主要以有效性较高的无机态磷储存在土壤中,锌主要以无定型铁氧化物结合态储存在土壤中。黑土中磷与锌未表现出拮抗作用且有效性高的Ca_2-P对DTPA-Zn含量的影响最大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6.
大豆根系特征与磷素吸收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大豆幼苗经过培养处理形成三种内磷浓度,在两种不同营养液磷水平下进行培养,研究大豆根系特征与磷素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豆植株体内磷对促进根系的伸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相同的内磷处理,不同外源磷对根长影响较大,外磷浓度越高根长越短,尤其在磷处理后的第3周,S2和S3内磷水平的处理,从P2降低到P1水平时,根长分别增加了5.2%和30.1%.在无外磷的条件下,不同内磷浓度对根表面积的影响从磷处理后的第2周开始均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而施加外磷的处理,只有在磷处理后的第4和第5周,才达到5%的差异显著水平.在所有的取样时期,植株干生物量与磷效率比值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是,随着磷效率比值的增加,达到0.40以后,植株干生物量随着磷效率比值的增加而增加.植株磷效率比值与含磷量之间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随着磷效率比值的增加,植株体内含磷量呈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57.
营养元素对连作大豆减产的控制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室和田间微区试验方法,连续三年研究结果表明:连作大豆在受到有害生物危害和大豆残茬腐解物中间产物的毒害抑制时,其根系的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及固氮能力均减弱或部分丧失。此时,增加营养元素在土壤中浓度,可达到胁迫吸收的功效,弥补损失。连作大豆增施氮肥,可比不施氮最高增产97.7%。经不施磷最高可增产89%;施钾与不施钾比,最高增产可达26%。施用微量元素,亦能提高产量,与对照相比,施锌增产16.9%,施锰增产13.2%,施硼增产1.4%,施钼增产4.6%,施镁增产14.6%。  相似文献   
58.
通过分析大豆连作障碍因子对大豆生长和品质的影响,阐明目前连作障碍因素对大豆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连作障碍因素对大豆根瘤形成、生长发育和固氮功能的影响是未来大豆连作障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指明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拟要达到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59.
不同土地利用下黑土磷素肥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春  韩晓增 《土壤通报》2007,38(5):928-933
通过对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3种土地利用下共5个处理(裸地、草地、无肥耕地、施化肥耕地、施化肥和有机肥耕地)的典型黑土中的磷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20年长期定位试验后,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中草地全磷含量比裸地高17.5%,速效磷含量比裸地高22.9%;无肥耕地土壤全磷含量比裸地高7.9%,速效磷含量比裸地高80.1%。施化肥耕地全磷含量比无肥耕地高17.1%,速效磷含量是无肥耕地的3.3倍;施化肥和有机肥耕地全磷含量比施化肥耕地高46.3%,速效磷含量是施化肥耕地的3.3倍。土壤无机磷分级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中Ca2-P、Ca8-P、Al-P、Fe-P含量差异显著,而O-P、Ca10-P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中Ca2-P、Ca8-P、Al-P、Fe-P的含量,草地与裸地相比分别提高了30%、38%、17%、6.2%;无肥耕地与裸地相比提高了110%、75%、7.7%、-25%,与草地相比提高了62%、27%、-7.8%、-29%。施化肥耕地与无肥耕地相比,土壤中Ca2-P、Ca8-P、Al-P、Fe-P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3%、153%、124%、92%;施化肥和有机肥耕地与施化肥耕地相比分别提高了341%、357%、136%、69%。对土壤磷的吸附性能测定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下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为:无肥耕地>草地>裸地;耕地的3个处理中施化肥和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60.
施肥对黑土密度分组中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为基础,研究长期施肥对黑土密度分组中碳和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不如NPKOM效果明显。土壤中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重组>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三者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重组有机碳的含量最大值为23.72 g/kg,而闭蓄态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值仅为0.69 g/kg;全氮的含量的变化呈重组最大,且极显著大于闭蓄态轻组和游离态轻组,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组分中有机碳浓度和全氮浓度的变化规律一致,为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重组,且游离态轻组明显大于其它两个组分。NPKOM处理的闭蓄态轻组和重组组分中的有机碳浓度和全氮浓度大于其它施肥处理。碳氮比的变化趋势为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土壤>重组,重组和土壤中,NPKOM处理的碳氮比最低,CK处理的碳氮比最大,可见有机肥的施用加快了土壤碳的周转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