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0篇
  10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重瓣黄刺玫嫩枝繁殖生根与成苗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植物生长刺激素和间歇喷雾方法可使嫩枝扦插的重瓣黄刺玫获得较高的生根率。但是生根的植株在倒苗或定植后,成活率不足50%。本文试验证实了扦插根系发育质量与倒苗时根系木质化程度是影响定植苗成活的关键。为改善根系发育条件,设计了两层结构扦插基质、生根苗留床越冬翌春直接定植的方法,使重瓣黄刺玫的田间成苗率达到90%,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2.
闫德仁 《防护林科技》2023,(1):75-77+83
采用数量化方法评价防沙治沙成效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参考生态环境指数(EI)方法,紧密结合防沙治沙生态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指标,构建了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指数(EIC)评价的指数体系。结果表明,选择沙化土地面积逆转指数、林草资源面积指数、林草固沙植被盖度指数和生物丰富度指数,能够客观评价防沙治沙生态工程建设后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发现沙化土地面积逆转和林草资源面积增加对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状况具有关键性作用。利用EIC方法评价防沙治沙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沙袋沙障对流动沙丘地表风沙及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沙袋沙障对风沙及植被生长的影响,通过野外观测和样方调查法对铺设沙袋沙障沙丘风速、植物种数、植株密度、高度和盖度进行了调查,测定了对0—30cm输沙量。对1m×1m,2m×2m,3m×3m方格沙袋沙障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输沙特征值及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袋沙障能够有效地提高防风效能和增加地表粗糙度,且随着规格的增大防风效能与地表粗糙度均减小;1m×1m,2m×2m和3m×3m规格沙袋沙障地表粗糙度为5.79,2.38和2.12cm,分别比对照高91.31%,78.88%和76.26%;沙袋沙障能够有效降低输沙量,使0—30cm各层输沙率均显著小于对照,3种规格沙袋沙障对输沙率的影响顺序为:1m×1m2m×2m3m×3m;沙袋沙障铺设1a后,植物种类比对照多出一种,平均高度、密度和盖度分别比对照高91.5%,71.1%和125.4%,并且随着沙袋沙障规格的增大,植被平均高度、密度和盖度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4.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立地条件一致的前提下,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7-8月份是绝林土壤养分急剧变化的时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林龄无关;而混交林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较稳定,与纯林相比,各养分含量明显增加。落叶松人工纯林确实存在地力衰退的事实,并与林龄相关。  相似文献   
55.
从苏集沙漠东南起沿北侧环绕沙漠进行了调查并采集土壤分析样品,测定了土壤不同粒径级颗粒的含量。结果表明:流动沙丘0~20 cm土层100~150μm和150~200μm粒径级土壤颗粒平均含量为19. 11%和32. 49%,200~500μm范围5个粒径级的土壤颗粒总含量为41. 40%。固定沙地0~20 cm土层100~150μm和150~200μm粒径级土壤颗粒平均含量为39. 29%和28. 23%,200~500μm范围5个粒径级的土壤颗粒总含量为8. 55%。半固定沙地0~20 cm土层100~150μm和150~200μm粒径级土壤颗粒平均含量为38. 51%和35. 46%,200~500μm范围5个粒径级的土壤颗粒总含量为22. 37%。小叶锦鸡儿灌丛0~20cm、20~40 cm土层100~150μm粒径级的土壤颗粒含量比流动沙地分别增加12. 12个百分点和8. 55个百分点。白刺灌丛沙堆不同土层深度100~150μm和150~200μm粒径级土壤颗粒平均含量为36. 53%和34. 21%,2~50μm和50~100μm粒径级的土壤颗粒平均含量分别为1. 41%和6. 51%。随着沙质土壤沙化程度的加剧,土壤颗粒粗粒化现象明显,而灌丛沙堆不仅能够改善土壤颗粒物特征,而且具有良好的固沙效果。  相似文献   
56.
<正>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坚持以水定绿,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7.
内蒙古森林碳储量及其区域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内蒙古第6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分析计算了内蒙古及各区域森林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蒙古森林总碳储量为92 016.13万t,占同期国家森林资源总碳储量的12.01%,其中林木总碳储量为73 028.68万t,根系总碳储量为18 987.46万t。内蒙古各流域森林总碳储量为90 734.74万t,五大沙地森林总碳储量为4 615.91万t,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总碳储量为65 080.17万t,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总碳储量为6 122.19万t,退耕还林工程区森林总碳储量为29 779.21万t,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森林总碳储量为33 510.91万t。不同地区间森林碳储量差异的总体趋势是"西低东高"。  相似文献   
58.
不同沙埋程度下带状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沙障在防护过程中,易发生沙障沙埋现象。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沙埋程度下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差异,该文通过风洞模拟和野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沙袋沙障在裸露、浅埋、深埋3种状态下,防护区近地层风流场、输沙通量等风沙运动规律,并以未设置沙障的流沙区作为对照,明确了沙埋过程中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障在经历裸露至深埋过程中:1)对过境气流的防护距离、防护高度逐渐减小,近地层风速廓线变化趋势与对照相同,并逐渐服从对数函数;2)沙障防护区输沙分布高度显著降低(P0.01),输沙分布高度由42 cm(裸露)降低至34 cm(浅埋),最终降至28 cm(深埋),而对照的输沙分布高度为24 cm;3)近地层输沙率分布曲线逐渐服从对数函数,0~50 cm高度范围输沙量也呈现递增趋势;4)3种埋设深度野外试验说明,经过两个风季后,裸露、浅埋、深埋的沙袋沙障防护区土壤风蚀呈现降低趋势,风蚀深度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8.53%、72.97%、80.40%。研究可以为沙障高度优化及应用技术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以脱脂饼粕为原料,采取水浸法提取籽胶固沙剂并喷洒在流动沙土表面,取得了明显的固沙效果。测定结果表明:料液比0.5%~3.0%,室温条件下水浸提24~72 h,其水溶性籽胶干物质含量平均为2.89%。随着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的增加,喷洒籽胶固沙剂5 kg/m^2,沙结壳硬度由0.25 kg/cm^2逐渐增加到1.37 kg/cm^2,但沙结壳厚度并没有这样的变化规律,而是随着料液比增加,提取24 h,沙结壳厚度由1.76 cm逐渐增加到2.74 cm,提取48 h或72 h,沙结壳厚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56~1.72 cm或1.49~1.76 cm。料液比2%,提取24 h,喷洒籽胶固沙剂5~14 kg/m^2,沙结壳硬度由0.65 kg/cm^2增加到1.94 kg/cm^2,沙结壳厚度由2.2 cm增加到3.3 cm。水浸法提取饼粕籽胶固沙剂在流动沙土表面具有良好的入渗深度和胶结效果,且沙胶结壳厚度、硬度和提取饼粕料液比、提取时间及喷洒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0.
藻粪:人类未来的食源──兼谈沙区藻类资源开发闫德仁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土地荒漠化加重,全球性粮食危机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为此,科学家们不断开发新食源,将菌类、藻类和昆虫列入未来的食谱。其中,藻类被公认为最有潜力的新食源。藻类是地球上最原始的自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