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51.
为探索贵州主要耕作制度与胜红蓟入侵危害相关性,选择贵州主要入侵区域田块进行3年定点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田块杂草发生种类有51种,以胜红蓟田间盖度、相对多度最高,田间盖度值为50.03~66.54,3年平均值为59.11,相对多度值为36.98~59.59,3年平均值为46.27,其发生危害远大于其他杂草,且发生危害总体保持在稳定状态。田间耕作制度长期保持单一耕作管理模式有利于胜红蓟的发生危害,建议在农业生产上适时改变耕作制度,增加更多的田间管理方式控制胜红蓟入侵危害。  相似文献   
52.
王莉爽  李淳  杨学辉  张松柏  刘勇 《园艺学报》2020,47(12):2415-2426
为明确辣椒叶脉黄化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VYV)在贵州辣椒上的发生分布及其分子变异情况。用RT-PCR法对采自贵州省25个采样地点的548份辣椒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29份为阳性样品,检出率为23.54%。将获得的14个不同采样点PeVYV分离物和已报道的中国和其他国家PeVYV分离物进行序列比对,P0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0.9% ~ 100.0%,氨基酸相似性为97.7% ~ 100.0%;C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3.7% ~ 100.0%,氨基酸相似性为97.9% ~ 100.0%;M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7% ~ 100.0%,氨基酸相似性均为100.0%。在系统进化树中,有13个采样点PeVYV分离物P0基因聚在一起,与中国分离物(KP326573)的亲缘关系较近,而遵义播州PeVYV分离物与澳大利亚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贵州所有PeVYV分离物CP基因与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和西班牙分离物聚为一支,但不同采样点的PeVYV分离物又聚为两个不同的分支。而不同采样点MP基因全部聚在一起,且与其他地区PeVYV分离物的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辣椒上不同地区PeVYV分离物具有一定的分子差异,存在遗传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53.
以贵州省贵阳市3个辣椒种植地块的辣椒植株及根围土壤为试材,采用优化的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从辣椒根围土壤中分离丛枝菌根真菌(AMF)孢子并测算根围中AMF孢子密度,乳酸甘油染色法对辣椒根样染色,观察辣椒根组织中AMF定殖情况,根据侵染分级强度法统计AMF的侵染率、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对自然条件下辣椒根组织和根围中AMF的定殖共生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期为进一步研究AMF在辣椒大田种植生产中的作用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的辣椒根组织中均发现AMF定殖及典型的共生丛枝菌根结构,侵染率达到70%以上;同时,在辣椒根际土壤中,存在丰富的AMF孢子,平均达到6个·g~(-1)土壤。不同采样点辣椒的AMF侵染率、侵染强度和根际孢子量等存在差异,并随着AMF侵染强度的增强,丛枝丰度和孢子密度也随之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大田辣椒根际土壤中存在丰富的AMF,并且AMF能够在辣椒根组织中定殖共生。  相似文献   
54.
为明确林下养鸭对猕猴桃园杂草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林下养鸭和不养鸭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林下养鸭对猕猴桃园杂草群体平均株防效达74.30%。林下养鸭能有效减少猕猴桃园杂草发生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55.
56.
近年来芒果炭疽病在贵州芒果园发生普遍、危害极重,通过本研究掌握芒果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对不同杀菌剂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将为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3种杀菌剂对芒果胶孢炭疽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3种杀菌剂中450g/L咪鲜胺EW对胶孢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EC50小于0.01mg/l,250克/升吡唑醚菌酯EC、50%氟啶胺SC、50%多菌灵WP和12.5%氟环唑SC的EC50均小于1 mg/L,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芒果幼果期进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450g/L咪鲜胺EW1500倍液、250克/升吡唑醚菌酯EC1250倍液、50%多菌灵WP1000倍液、12.5%氟环唑SC2000倍液、250g/L嘧菌酯SC1250倍液、50%氟啶胺SC15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WP1000倍液等7种药剂可相对有效地控制芒果炭疽病的发生,防效为57.57%~65.57%。该研究将为贵州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7.
以万寿菊"色素1号"为试材,通过大田试验研究3种种植密度对万寿菊主要病害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生物农药、1株生防菌株和5种低毒化学农药对万寿菊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以期为万寿菊产、质量的提高及万寿菊主要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种植密度与病害严重度、产量和花朵数呈正相关,与株高、茎粗、单花平均鲜质量、干质量呈负相关,最佳种植密度为4.89株·hm-2;10种生物农药中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和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黑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65.08%和64.39%,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效为61.47%;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灰霉病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65.55%和64.46%,其次是土传3号悬浮剂,防效为60.62%;生防菌株GYSM-6m1对黑斑病和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3.34%和53.93%;5种低毒化学药剂中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125 g·L-1氟环唑悬浮剂对黑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0.56%和70.33%;125 g·L-1氟环唑悬浮剂对灰霉病防效最好,防效为67.85%,其次是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450 g· L-1咪鲜胺水乳剂,防效分别为63.59%和63.37%.  相似文献   
58.
为评价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对非洲菊上西花蓟马的控制效果,本研究在非洲菊上以2头/m2密度释放南方小花蝽,以西花蓟马的虫口减退率及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校正防效作为指标评价了其控害效果。结果显示:在释放南方小花蝽前期,南方小花蝽对非洲菊上西花蓟马的控制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释放时间延长,控制效果显著提高,释放南方小花蝽21 d后的控制效果高达90.25%,而喷施化学农药的控制效果为-40.93%,释放南方小花蝽的控制效果远高于喷施化学农药处理,表明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具有更高效持久的控制潜力。  相似文献   
59.
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为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以油菜黔油1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土壤温度、含水量、pH和黏性等不同土壤环境因子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率与土壤温度、pH、含水量和黏性关系密切。根肿病最适发病的温度为25℃,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71.25%和38.75;酸性土壤有利于病害发生,土壤pH 5.5~6.0时病情指数为30.69~37.64;病害发病率和严重度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为50%~60%时发病率为70%~80%,病情指数为37.22~46.67;土壤黏性大不利于透水,不加珍珠岩的白化泥处理根肿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较其他处理高,分别为67.50%和3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