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0篇
  20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不同灌溉制度对棉田盐分分布与脱盐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直径20 cm蒸发皿蒸发量为基础,采用双因素组合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溉制度对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分布与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灌水频率与灌水定额,有利于对棉花根区盐分在水平方向的淋洗,5 d和8 d灌水频率对水平方向含盐量有影响的土层深度分别为0~20 cm和0~30 cm;5 d灌水频率的土壤盐分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升趋势,8 d灌水频率0~100 cm深度内各土层含盐量相差不明显,中等灌水定额(T60)0~60 cm土层含盐量小于高水(T80)和低水(T40)处理;与播前相比,棉花收获时0~20 cm含盐量降低,但30~60 cm土层含盐量增加,0~60 cm土层含盐量总体表现增加,中等灌水定额(T60)处理含盐量变化幅度最小,脱盐率为0.44%。灌水处理对0~100 cm深度土壤总含盐量无明显影响。此外,灌水量过高与过低均不利于提高棉花产量,与其他处理相比,高频(5 d)中定额灌溉(T60)处理不但可以获得合理的盐分分布与脱盐效果,且籽棉产量最高,为9.18t/hm2,是实现抑盐、控水、高产、高效的适宜棉花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52.
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条件下各生育期的作物需水规律.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第1个试验期内冬小麦全生育期内间作麦田土壤蒸发量增加34.63 mm,作物蒸腾量减小65.81 mm, 蒸发蒸腾量减小31.18 mm.第2个试验期内冬小麦生育期内间作麦田土壤蒸发量增加26.00 mm,作物蒸腾量减小64.81 mm, 蒸发蒸腾量减小40.81 mm.与单作春玉米相比,间作春玉米的土壤蒸发减少了40.94 mm,作物蒸腾增加了147.73 mm,ET值增加了106.79 mm.可为间作种植的水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基于温度资料估算参考作物腾发量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o为标准,与采用温度法和辐射法的Penman-Monteith温度法(PMT)、修正的PMT(PMT-cor)、Hargreaves-Samain(HG)、修正的HG公式(HG-M1,HG-M2)、Thornthwaite公式、Irmak公式、修正的Irmak公式(Irmak-cor)、Mc Guinness Bordne公式(M-B)的估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干旱指数对温度法中的PMT公式进行修正,采用多元线性拟合对辐射法中的Irmak公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温度法中的PMT公式、PMT-cor公式、HG公式和辐射法中Irmak公式、Irmak-cor公式的计算值与PM法计算值间的回归系数b都接近于1.0,相关系数R2大于0.80,相对误差RE小于20%,一致性指数d大于0.95。通过交叉比较发现,Irmak-cor公式精度较高(b=1.00、R2=0.98、RMSE=0.17 mm/d、RE=7%、d=1.00),其次是Irmak公式(b=1.03、R2=0.95、RMSE=0.31 mm/d、RE=12%、d=0.99),再次是PMT、PMT-cor、HG方法。考虑计算结果的精确度,该地区首选Irmak-cor公式估算ETo;如果考虑计算简便,该地区可选HG公式估算ETo。  相似文献   
54.
该文以在日光温室生长的6年生矮化密植成龄梨枣树为试材,试验分别在梨枣树的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了轻度、中度和重度水分亏缺处理,分别为处理2、处理3和处理4,对照为全生育期充分供水的处理1,研究不同阶段亏水处理对温室栽培梨枣树土壤水分变化和茎液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复水后其液流具有明显的补偿效应,处理3和处理4复水后并未出现补偿效应。果实膨大期末的气孔导度和茎液流日变化总体趋势一致,但中午12:00至下午14:00左右,二者存在明显的不同步现象。运用SPSS 11.0软件分析了各处理梨枣树日茎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 处理1至处理4的 值分别为79.659、85.321、104.922和94.781,均大于F0.95(3,115)=2.69,R2值分别为0.675、0.690、0.732和0.712。亏水处理日茎液流量与对照处理1日茎液流量的比值与土壤相对有效含水量(RAWC)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0.4489。  相似文献   
55.
水分调控对麦茬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麦后移栽棉对水分调控的响应,于2012年6月~2012年10月通过人工控水试验研究了水分供应对麦后移栽棉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蕾期轻度水分亏缺花铃期充分灌水处理(T2)的籽棉产量、成铃数以及单铃质量均为最大,但蕾期和花铃期轻度水分胁迫处理(T4)的产量与处理T2差异不显著,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3.93%和34.01%;管栽试验结果表明,对照处理(T7)的单株成铃数的收获籽棉产量均最高,与对照处理相比,全生育期轻度水分胁迫处理(T8)减产3.98%,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9.70%和20.02%;桶栽试验结果表明,灌水定额为1.6倍ETp处理(T11)的籽棉产量和单株成铃数均最高,与处理T11相比,灌水定额为1.3ETp处理(T12)的籽棉产量仅降低了9.7%,而灌水定额为1.0 ETp处理(T13)的籽棉产量降低了30%。说明适宜的水分胁迫(灌水下限为60%~65%FC,灌水上限为80%~85%FC)有利于麦后移栽棉的高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6.
利用2a实测的冬小麦田间土壤剖面含水率和棵间蒸发数据,修正了基础作物系数和土壤物理参数等指标,率定了SIMDual_Kc双作物模型,并验证了其在豫北地区冬小麦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修订后的SIMDual_Kc模型模拟豫北地区冬小麦有效根层的土壤含水率和棵间蒸发量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误差较小。冬小麦整个生育期的棵间蒸发量占总腾发量的比例约为35%,分时期计算,此比值在生育前期明显高于生育后期。生育前期棵间蒸发量占总腾发量的比例高达73%,快速生长期该比例降至约30%,生育中期棵间蒸发比例最低,约为7.5%,生育后期棵间蒸发比例又升至约35.5%。研究结果可为地表覆盖、节水灌溉方式和适宜灌溉频率等减少棵间蒸发的技术措施研发与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7.
为明确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肥-沙混施)条件下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探讨肥-沙混施条件下作物库源动态变化特征,探求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为盐碱地改良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定位跟踪调查方法,于2015—2018年连续3个冬小麦生长季在河北省南皮县开展试验。设置掺黄河泥沙(SS)、配施生物有机肥(FF)、肥-沙混施(SF)和空白对照(CK)4个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小麦旗叶花后净光合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开花—花后20 d的平均值表现为SFFFSSCK, SF、FF和SS分别比CK高12%、10%和4%以上,尤其在花后20 d, SF、FF和SS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分别比CK高55.08%、27.32%和1.88%。随生育进程光合势呈单峰曲线变化,孕穗—开花期达到最大,开花30d后群体光合势快速下降,表现为SFFFSSCK,SF、FF和SS在孕穗—开花期的3年平均光合势依次分别比CK提高29.02%、18.79%和10.62%;其花后总光合势分别比CK高41.66%、24.72%和13.94%。在表征源库关系的指标上, SF的全生育期、开花前和开花后源生产能力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34.06%、40.52%和28.15%;SF的穗数、总粒数、最大潜在库容和有效库容量均为最高, 3年平均分别比CK高25.69%、30.00%、42.06%和38.84%。SF的产量、开花后源生产能力的转化率、粒叶比和经济系数均为最高,3年平均比CK提高41.08%、9.53%、8.50%和4.01%。本研究条件下,小麦的有效库容量与总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穗数和总粒数是影响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掺黄河泥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提高小麦光合性能,提高源生产能力,促进源库转化。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综合了掺黄河泥沙和配施生物有机肥的优点,效果最佳,更有利于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8.
滴灌施肥时序对不同质地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滴灌施肥时序下不同质地土壤水、氮的运移规律和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室内土槽试验,设置3种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分别记为S1、S2、S3,4种施肥时序:仅灌水、1/2N-1/2W(前1/2时间施氮肥)、1/4W-1/2N-1/4W(前1/4时间灌水后在中间1/2时间施氮肥)、3/8W-1/2N-1/...  相似文献   
59.
泊头市近50年降水量及雨日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泊头地区降水规律,合理利用降水资源,运用距平分析、线性回归、变差系数等方法对泊头市1961—2010年日变化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年间该地区平均降水量为582.72 mm,年际间降水总体呈递减趋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2.0%,1970年代以后夏季降水亦呈递减趋势,降水倾向率为-20.33 mm/10 a;雨日数变化表现为:1980年之前逐渐降低,1980年以后逐渐增大。针对该区降雨的年内年际变化特点,提出充分利用降雨资源的具体措施,对该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探究灌溉对我国北方地区花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及不同灌溉模式下花生产量和WUE变化的差异,可为北方地区花生高效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通过收集北方地区近40年的花生田间灌溉试验数据,依据灌溉方式、灌溉定额、灌溉次数和灌溉阶段进行分组,以不灌溉作对照,利用Meta-analysis定量分析灌溉对花生产量和WUE的综合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相比不灌溉,花生灌溉后产量和WUE可分别提高16.86%和2.62%(P<0.05),其中,在华北地区灌溉对花生产量和WUE的提升幅度高于东北地区。当采取畦灌、灌溉定额>90 mm、灌水次数≥4次或全生育期灌溉的措施时,花生的增产率更高,分别为20.42%、29.87%、25.89%和29.84%(P<0.05)。选择滴灌、灌溉定额<30 mm、灌水1次或花针期灌溉时,花生WUE提升更显著,分别为2.76%、8.39%、5.27%和7.96%(P<0.05)。随机森林结果显示:在北方地区,灌溉定额是影响灌溉对花生产量和WUE效应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灌溉阶段。因此,建议北方花生种植区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