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4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三、我国茶业发展对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国地位,是我国的长期战略。“复关”后,我国茶叶出口可享受所有缔约成员国的优惠待遇,同时也要承担义务,茶叶市场也要对外开放,“复关”是一次发展的机遇,又是一场严竣的挑战。根据以上对世界及我国茶业的现状,世界茶叶贸易中的关税及其他障碍,乌拉圭协定对世界茶叶贸易和茶叶经济的影响,以及“复关”对我国茶业影响的分析,现就我国茶业发展对策提出如下建议。 1.改革茶畔出口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对茶叶出口采取的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即出口关税为零,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享受出口退税,而对进口实行高关税限制,即对产自与中国签有含最惠制条款贸易协定国家的进口茶叶,征收90%的最低税率关税,对其他进口茶叶,征收税率为100%的一般关税。对进口茶叶征收进口关税的同时,还征收17%的增值税。 然而,我国现行对茶叶进出口的管理似乎又与上述关税政策相矛盾。对茶叶进口,除了高关税外,就没  相似文献   
52.
主要介绍了茶多糖的制备技术,包括提取技术和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多种制备技术进行了分析。茶多糖提取与分离纯化方法的搭配组合还需优化,绿色环保与低耗能、低成本是茶多糖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3.
不同树脂载体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树脂作为多酚氧化酶的固定化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以树脂为固定化载体,对多酚氧化酶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了固定化处理的条件:取50 mg多酚氧化酶,加入到10 g树脂载体中,吸附固定化2 h后,再用浓度0.04%的戊二醛溶液交联1 h。以确定的固定化处理条件对11种树脂的固定化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多酚氧化酶固定化树脂载体D152。与其他固定化方法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固定化效率相近的情况下,以树脂D152为载体的固定化酶的单位酶活性更高,而且机械强度也更强。[结论]以筛选出的树脂载体D152作为固定化载体,制备固定化多酚氧化酶,不仅固定化效果好,而且单位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54.
福鼎白茶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为我国特有,主产于福建省建阳、政和和福鼎等地。本文以福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白茶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壮大白茶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
闷黄过程中黄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闷黄过程中,黄茶中的生化成分在湿热作用下发生剧烈变化,如叶绿素因湿热引起的氧化降解反应而含量锐减;儿茶素因氧化和异构化反应,其组分及比例发生明显改变;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亦有所变化等。这些变化为形成黄茶黄汤黄叶、醇爽口感等独特品质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文章对闷黄过程中,黄茶主要品质成分和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以及闷黄工艺关键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综述,并对闷黄工艺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6.
黑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一种,近年来因其独特的保健作用及便于储藏、耐冲泡的特点而备受欢迎,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渥堆工艺及保健作用等也被广泛研究。它是一种后发酵茶,经渥堆其生化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独特风味。渥堆是黑茶加工中最关键的工序,其实质是以微生物活动为中心,在湿热、微生物以及胞外酶的相互作用下使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综述黑茶某些品质成分,初加工中渥堆工艺、渥堆微生物及生化成分变化情况,初加工配套工艺技术以及深加工相关研究,概括黑茶目前的主要研究情况并展望今后黑茶的深入研究方向,即开展微生物、酶、品质成分三者间内在关联的研究,揭示黑茶特征风味形成机理,以及加工机械化、规模化、清洁化等研究,以期为黑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57.
茶多酚片主要功效成分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茶多酚片中茶多酚、儿茶素等主要功效成分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采用GB/T 8313—2008、HPLC等方法检测了茶多酚片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因等主要功效成分含量及pH值,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稳定性试验要求,进行了主要功效成分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片中茶多酚含量为45.24%±1.47%,儿茶素总量为32.70%±0.99%,咖啡碱含量为0.89%±0.04%,pH 4.02±0.06,经方差分析,不同月份之间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咖啡碱含量、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片主要功效成分在稳定性检测条件下未发生明显变化。茶多酚、儿茶素等茶多酚片主要功效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符合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58.
以云南滇红工夫红茶为样品,研究了不同浸提次数、浸提时间下红茶色素浸出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色差L*a*b*随浸提时间及浸提次数变化显著,浸提2 次后茶汤色差a*值均为(+)值,浸提4 次后则均为(-)值;不同色素在相同浸提条件下浸出率不同,浸出率大小为TB最大,TR、TF次之,且TR、TF两者之间差异较小;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浸提茶汤的色差L*a*b*参数与色素TF、TR、TB含量差异逐渐减小,其值或含量趋于相同;在浸提时间为30 s 时,TF、TR、TB累积浸出率同浸提次数之间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在浸提时间为1、3、5 min 时则绝大多数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色素含量同色差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大小为RTB>RTR>RTF。试验结果对探究色素的溶解规律与显色特性有着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9.
影响茶多糖含量测定的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茶叶中化学物质对茶多糖定量分析的干扰影响。[方法]比较分析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色素、咖啡碱等干扰因素对茶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探索双氧水氧化脱除色素,PVPP络合茶多酚等消除干扰因素的方法,建立样品前处理方法。[结果]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色素对茶多糖含量测定的干扰性较大,蛋白质、咖啡碱和氨基酸干扰性相对较小;建立的茶多糖样品前处理方法为“干茶→沸水浸提→过滤→H2O2脱色→透析→加PVPP→过滤”,采用此样品前处理方法,检测炒青绿茶多糖含量为1.83%,红碎茶多糖含量为2.26%,乌龙茶多糖含量为1.37%,均低于文献报道的茶多糖含量。[结论]样品前处理方法“干茶→沸水浸提→过滤→H2O2脱色→透析→加PVPP→过滤”,可以更准确、更简便地应用于茶多糖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0.
综述了超高压处理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概况,茶浓缩汁生产加工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超高压处理对食品微生物和品质生化成分的影响,并据此分析了超高压处理技术应用于绿茶浓缩汁加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