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36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36篇
  34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冀张莜14号的选育经过,该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42个燕麦品种中,经观察鉴定、品种比较、区域适应性试验、多年多点生产鉴定及大面积示范应用筛选出的早熟、抗旱、耐瘠性较强、适宜免秋耕晚播种植技术的莜麦品种。该品种千粒重24.6 g,生育期82 d,属早熟品种,株高94.5 cm,粗蛋白含量14.5%,粗脂肪含量7.49%,一般旱地种植籽实产量为2 869.6 kg/hm2,比同类主栽品种坝莜一号增产6.46%。  相似文献   
52.
环境因子对赶黄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对赶黄草种子进行不同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及光照强度的处理,研究了温度、土壤水分、光照对赶黄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找到促使该种子萌发的最适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影响赶黄草种子萌发的环境因子最适宜范围分别是:温度10~15℃、土壤水分55%、光照强度100%。该试验结果对赶黄草种苗培育具有直接指导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3.
采用灌喂方法,研究不同剂量磺胺二甲氧嘧啶钠(SMS)100、200、400mg/kg对斑点叉尾鮰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E)、尿素(UREA)等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灌药5d后,对照组与给药组斑点叉尾鮰血清中的AST、ALT、ALP、LDH和UREA均无显著性变化,按400mg/kg体质量给药组的肌酐存在显著性变化(P<0.05)。连续灌药10d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AST、ALT、ALP、LDH、CRE、UREA均有显著性变化。SMS可导致肝细胞核溶解或细胞溶解,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局部坏死,且浓度越高,损害越大。试验表明,100mg/kg的剂量对斑点叉尾鮰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毒副作用较小,在5d内使用是安全的;200mg/kg的剂量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是安全的,但是不能长时间使用,否则会对肝脏及肾脏造成损伤;而高剂量的400mg/kg对斑点叉尾鮰在较短时间内仍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表现在肾脏上的损伤。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盆栽金桔的幼苗、幼树、结果树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为家庭盆栽金桔栽培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为将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P23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系统中进行表达,利用表达蛋白初步建立隐孢子虫病间接ELISA诊断技术,设计引物从微小隐孢子虫基因组DNA中扩增P23基因序列,构建pPIC9K-P23重组质粒,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纯化。以重组P23纯化蛋白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现场采集的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SDS-PAGE显示所表达的蛋白大小约为23 kDa。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蛋白能与兔抗P23蛋白血清特异性结合。用建立的间接ELISA技术对186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83.3%。本研究获得了真核表达的P23重组蛋白,初步建立了微小隐孢子虫病间接ELISA诊断技术,为隐孢子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48头平均体重为(6.39±0.42)kg的(21±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和窝源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组为益生菌组,每kg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 CFU活菌.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7天血清白介素-1β水平,显著提高断奶后第21天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回肠黏膜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空肠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粪便免疫球蛋白A含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由结果可知,益生菌制剂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有效缓解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的仔猪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57.
从苜蓿种子前期处理、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因素(气候条件、密度、灌溉、施肥、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防治)以及种子后期收获处理等3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生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苜蓿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种鸡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海兰褐蛋种鸡320只,随机分为4个组,试验1、2、3组分别在空白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50 g/t、100 g/t、200 g/t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分别测定21、42和112日龄蛋种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蔗糖酶、乳糖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①在21和42日龄时,试验2组蛋种鸡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的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21和42日龄时,试验组蛋种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的乳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蛋种鸡空肠黏膜的麦芽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④42和112日龄时,试验2组空肠黏膜的麦芽糖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蛋种鸡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100 g/t为最适的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59.
杂交大果榛子由辽宁经济林研究所于1996年用平榛与欧洲榛进行杂交,1999年通过品种鉴定,现已在全国多个省份栽植,天津海润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春季引进4个优良品种82-4、82-11、84-254、84-454。经过6年的栽培观察,  相似文献   
60.
随着我国“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动农机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掘起,“一源多用”的提出是解决新能源电动农机季节性闲置、利用率低、无法与农网新型电力系统互动融合等问题的创新发展模式,具有用能清洁环保、数智化程度高、易于组网的现代化技术特征。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电气化发展进程,促进乡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利用,有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新型微电力系统。因此,创新“一源多用”共享技术发展模式不仅是新能源农机电气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其多维利用效能涌现机制更是方兴未艾的产业技术问题,具有共享化、绿色化、集约化的优势。本文针对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实施路径、商业模式等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面向国内农机、农业、电力、电网等相关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网络问卷调研,从“一源多用”技术发展潜力和农网农机融合认知态势等视角,基于调研结果,研究了“一源多用”赋能农网农机融合的农机电能替代潜力、应用场景、综合效益等,分析了“一源多用”的实施路径和商业模式,提出了“一源多用”创新供能模式赋能农网农机融合的关键技术和扶持政策建议。结论表明:(1)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作为农业现代化新技术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创新优势,其技术发展、应用场景、实施路径、商业模式等均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2)设施农业等凭借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和相对完善设施基础条件,最具有率先实现全程电动化发展的可能,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可以提高乡村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促进农机农网的融合互动和乡村新型微电力系统的构建,加速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对落实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等战略具有积极意义。(3)未来仍需开展新能源电动农机和电网融合互动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研究,加快完善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可持续且多方共赢的良性商业模式、加大力度引导建立适用且可操作的扶持政策等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