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7篇
  8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多伦县近60年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伦县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近60年(1953-2012)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39℃/10a,冬季增温对年增温贡献率最大,倾向率达0.57℃/10a;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7.17mm/10a,夏季降水量对年降水量下降的贡献最大;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也均呈下降趋势,年倾向率分别为:-0.82%/10a、-0.11(m/s)/10a、-51.95h/10a,对年下降贡献最大的季节分别为冬季、冬季和春季;与全国、锡林郭勒盟及浑善达克沙地的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2.
本文论述了"北沙柳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Salix psammophila Germplasm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设计思想、程序结构及应用效果,根据北沙柳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的需求,将Access数据库技术应用于北沙柳种质资源库管理中.该系统的开发目的在于对该类种质资源库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管理,让用户能够科学、有效地使用种质资源库中的信息.该系统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使各种资科得到充分共享,加快信息提取及信息汇总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讨臭柏Sabina vulgaris生长及其影响因素,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天然分布区内臭柏生长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内蒙古不同天然分布区内,臭柏可在年平均气温为一5.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43.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8.6℃以下.年平均降水量180mm以上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各地区新梢平均年生长量为7.7~14.6cm;②根据关联分析,各个生态因子对臭柏生长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影响大小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10℃积温、年降水量、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年蒸发量、海拔高度和年平均气温。因此,在干旱区造林生产实践及臭柏引种推广过程中,在关注年降水量的同时,热量因子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10℃积温对臭柏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图2表2参14  相似文献   
54.
毛乌素沙地臭柏种子产量及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林和  张国盛  董智 《林业科学》1998,34(6):105-112
臭柏(Sabinavulgaris)又名叉子园柏、沙地柏等,柏科,园柏属,常绿匍匐针叶灌木。臭柏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区的山地、黄土丘陵及沙地上。臭柏以其适应范围广、枝叶茂密、萌芽和萌蘖能力强、枝条沙埋或触地后即可萌发不定根等特性,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5.
为确定北沙柳在我国的适生情况,本研究将北沙柳地理分布信息与6个气候因子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对其潜在分布进行模拟预测。AUC值大于0.9,表明预测结果良好;影响北沙柳分布主导环境因子有年平均温度、温度季节变化、海拔、最湿月降水量、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最干月降水量、昼夜温差月均值;计算出北沙柳在我国的存在概率,DIVA-GIS自动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不适应生境(p0.07)、低度适应生境(0.07≤p0.24)、中度适应生境(0.24≤p0.49)、高度适应生境(0.49≤p0.95);当前时期到未来(2050年)时期4个情景(RCP 2.6、RCP 4.5、RCP 6.0、RCP 8.5)下的适生区面积均有所增加。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北沙柳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市和榆林市交汇处、中卫市与阿拉善左旗交汇处。结合北沙柳的实际地理分布信息与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的当前时期的潜在分布基本吻合,表明MaxEnt模型对北沙柳的潜在生境概率预测可靠,得出的结果对北沙柳的推广与引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沙枣、沙柳、紫穗槐、小檗和乌柳是内蒙古地区常见的几种沙生植物,是内蒙古地区水土保持,防沙造林的先锋树种。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5种沙生植物的POD酶活性、SOD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共4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对结果进行差异分析表明:5种沙生树种间的不同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5种沙生植物丙二醛含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沙柳紫穗槐沙枣乌柳小檗,其中小檗的丙二醛含量最高,沙柳的丙二醛含量最低,这表明沙柳细胞受损程度最轻,小檗的细胞受损程度最高;POD酶活性大小为:小檗沙柳沙枣乌柳紫穗槐,小檗的POD酶活性最低,紫穗槐的POD酶活性最高;SOD酶活性大小为:乌柳紫穗槐沙枣沙柳小檗,乌柳的SOD酶活性最低,小檗的SOD酶活性最高;脯氨酸含量比较结果为:沙柳乌柳紫穗槐小檗沙枣,沙柳的脯氨酸含量最低,沙枣的辅氨酸含量最高,沙枣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该研究结果旨在为内蒙古沙地治理中沙生树种的选择及引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7.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居群有性更新幼苗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位监测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居群有性更新幼苗动态进行6年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臭柏幼苗苗高的年均生长率为24.69%,冠幅的年均生长率达到44.48%,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样方内幼苗总株数动态变化率均值31%,编号幼苗的平均死亡率8.88%,幼苗株数的增长大于幼苗的死亡,更新状况良好.幼苗高度大于20 cm的死亡株数占总死亡株数的7.89%,幼苗的死亡率呈现出随着幼苗的高度级的增加逐渐下降的趋势.臭柏幼苗生长速度以高度大于20 cm的植株最快,达到9.43 cm·a-1,幼苗的生长速度与幼苗的高度级成正比.对影响臭柏天然更新的气候因子进行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幼苗平均高度与冬季(11-3月)的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夏季(6-8月)的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幼苗冠幅与夏季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幼苗的总株数动态变化率与冬季降水量和春季(4-5月)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而编号幼苗的死亡率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8.
本文基于3S技术,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东胜区2000年-201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城镇工矿用地、林地面积持续增长,耕地、沙地和其它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地和水域面积2000年-2005年增加、2005年-2010年减少,其中城镇工矿用地、林地面积增加和沙地面积减少变化显著。景观指数变化特征是:斑块数量(NP)和斑块密度增(PD)加、平均斑块面积(AREA-MN)减少,破碎度指数(CI)持续增高,景观格局逐年破碎化;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增加,景观异质性提高;平均形状指数(SHAPE-MN)增加,斑块的形状由复杂趋于简单,环境资源斑块逐渐减少,引入性斑块将增加。景观类型转移主要特征是:①耕地转向草地、城镇建设用地和林地,转移面积分别是3 806.6hm2、3 679.1hm2和2 109.8hm2;②草地转向林地、城镇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转移面积分别是3 456.9hm2、3 136.4hm2、2 552.8hm2和1 374.6hm2;③沙地和其他未利用地转向草地,转移面积分别是2 882.9hm2和3 327.3hm2;④还有638.3hm2水域转移成未利用地,1 064.5hm2林地转移成草地。  相似文献   
59.
采用收割法、烘干法、湿烧法对毛乌素沙地4种灌木地上构件的生物量、含水率、含碳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4种灌木地上构件含水率差异较大;4种灌木的主枝含碳率均较低,构件含碳率分布具有随机性,由植物自身生理生态特性控制;4种灌木构件生物量密度和碳密度大于草本植物,含碳率大于杨柳类阔叶乔木;4种灌木均表现为主枝生物量和碳分配最大,主枝是4种灌木储存碳的主要构件和构成种群的主要构件.4种灌木构件生物量和碳分布特点反映了植物在干旱环境中能够很好地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应以臭柏等耐旱、含碳率高的灌木为主要树种进行碳汇林建设.  相似文献   
60.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群落种子产量、种子库及幼苗更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臭柏(Sabinavulgaris)群落的种子产量、种子库及幼苗更新。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群落的球果丰富,约为3093. 83粒/m2,种子产量为9118. 5粒/m2,优良种子达2954. 4粒/m2。5种立地条件间的土壤种子库差异大、质量低,种子优良度最高的也仅为3. 7%。土壤种子集中分布于0 ~5cm土层内,并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优良种子数由0~5cm的30. 52粒/m2减少到5~10cm的1. 3粒/m2。5 种立地中当年幼苗数的平均值仅为7. 98株/m2,最高的(A类立地)为14. 7株/m2,仅占表土优良种的30%左右,最低的(D类立地)已经丧失了更新能力。臭柏群落内种子更新苗少,而且种子更新集中在少数滩地小生境中。种子库小、质量差、更新环境的丧失是限制臭柏群落天然更新与拓展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