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17篇
  免费   880篇
  国内免费   1184篇
林业   2401篇
农学   2272篇
基础科学   2573篇
  3737篇
综合类   25594篇
农作物   2451篇
水产渔业   593篇
畜牧兽医   3096篇
园艺   4348篇
植物保护   516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514篇
  2022年   642篇
  2021年   678篇
  2020年   745篇
  2019年   921篇
  2018年   473篇
  2017年   844篇
  2016年   1061篇
  2015年   1259篇
  2014年   2195篇
  2013年   2351篇
  2012年   2754篇
  2011年   2783篇
  2010年   2490篇
  2009年   2578篇
  2008年   2523篇
  2007年   2169篇
  2006年   1781篇
  2005年   1787篇
  2004年   2089篇
  2003年   2523篇
  2002年   1531篇
  2001年   1672篇
  2000年   1228篇
  1999年   1022篇
  1998年   798篇
  1997年   681篇
  1996年   743篇
  1995年   632篇
  1994年   748篇
  1993年   617篇
  1992年   666篇
  1991年   697篇
  1990年   470篇
  1989年   522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4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变量施肥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等优点,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难以获得变量施肥的处方图之外,缺乏闭环检测也是原因之一。闭环控制是实现变量施肥的关键之一,与间接测量排肥轴的转速相比,实时检测肥料的质量流量更为准确。本文基于静电感应原理,设计了一种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由于颗粒肥料之间、颗粒肥料与空气、颗粒肥料与排肥管之间的摩擦和碰撞,颗粒肥料会携带一定量的电荷,因此本研究设计了环形电极来检测电荷强度,并利用电流放大电路输出感应电流。通过标定质量流量与感应电流的关系,获得了实时的肥料质量流量。搭建试验台对该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进行检测,试验台主要包括动态信号采集系统、肥料箱、电流放大器和环形电极传感器。以大颗粒尿素(CO(NH2)2)、过磷酸钙(Ca(H2PO4)2·H2O)和氯化钾(KCl)为研究对象,其平均容重分别为0.7、1.2、1.1g/cm3。根据施肥装置的物理参数,通过调整排肥轴转速可获得近似的目标质量流量,目标质量流量的范围是3~15g/s,增量为1g/s。对于每个质量流量,进行了4次重复。每次重复30s,施肥装置与信号采集系统同时启动。利用平均感应电流和平均质量流量建立回归方程,采用插值法得到实时质量流量。随后,对每种肥料进行25次试验,从而检验本文中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每次试验的目标质量流量由5个随机质量流量组成,每个质量流量下持续排肥6s,用天平称量30s内的实际质量,通过积分质量流量和时间曲线计算检测质量。采用SPSS 22.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大颗粒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检测误差分别为3.9%、5.1%、5.9%,相应的标准差分别为5.21、7.98、11.29。检测质量与实际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1),大颗粒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检测误差的数学期望值分别为3.74%、4.93%、5.22%。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检测误差随颗粒肥料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52.
水稻钵育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提质增效机械化技术在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应用基础上实现了水稻种植技术的又一次创新。该技术可提高水稻产量,提升稻米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达到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高效绿色农业发展。一、技术要点1.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规范全喂入(半喂入)收割机收获,全喂入收割机收获时将秸秆均匀抛洒覆盖地表,秸秆不积堆,秸秆长度8~10cm.  相似文献   
5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机械化施肥技术在果园种植业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实践表明:果园机械化施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果园种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传统的人工种植果园技术相比,果园机械化施肥技术可以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在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当前果园种植业的实际需求。本文结合秦安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对当前果园机械化施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推动果园的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54.
《安徽农业科学》2020,(3):61-68
以我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为例,基于Landsat TM/ETM/OLI和Sentinel-2A MSI数据,利用归一化差异积雪指数(NDSI)和阈值法提取该冰川2002—2015年的平衡线高度,并利用站点实测的冰川ELA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提取的平衡线高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002—2015年遥感获取的平衡线高度呈总体上升的趋势,与实测的平衡线具有高度相关性(r=0.9);ELA与年物质平衡序列高度相关,物质平衡波动的平均解释率可高达69%;与气象要素(温度和降水)年际变化的相关性也很高,约有59%的冰川ELA变化可以用夏季气温和降水来解释。因此,利用遥感数据可以提取高精度的冰川平衡线高度数据,对无站点数据冰川的平衡线高度以及物质平衡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研究渭北旱塬淳化、三原、富平等县4~8 a生花椒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状况,提出养分管理基本对策,确定花椒适宜施肥量及氮磷钾养分的合理配比。结果表明:花椒全生育期每株施精制有机肥10 kg、纯氮276 g,磷(P_2O_5) 208 g、钾(K_2O)120 g。适宜花椒生长的氮磷钾比例N∶P_2O_5∶K_2O为5∶2.7∶3;根据树龄和肥力不同选用花椒专用的BB肥:初果期至盛果初期可供选择的配方有总养分32%(15∶8∶9∶te)、30%(13-7-10-te)、总养分40%(15-5-20-te)。最佳配方还需通过田间试验修正完善。  相似文献   
56.
为解析适宜华北种植的薏苡优良品种的产量构成,以薏苡早熟高产新品种‘太空I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蘖数、穗着粒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及‘太空I号’最佳施肥配方,解析薏苡高产构成。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显示,株高、总节数、单株穗数和分蘖数与薏苡高产最相关;2)通径分析显示,单株穗数、分蘖数和穗着粒数对薏苡高产的贡献最高;3)主成分分析显示,‘太空I号’的高产构成主要由单株穗数多、分蘖数多、穗着粒数和百粒重适中组成;4)最适于‘太空I号’的施肥配方为氮肥15kg/667 m~2、磷肥50kg/667m~2和钾肥20kg/667m~2,在北京地区的单产可达280kg/667m~2以上。综上所述,‘太空I号’单株穗数多、分蘖数多、穗着粒数和百粒重适中、早熟高产,是适合中国华北种植的优良薏苡品种。  相似文献   
57.
考虑土壤水平衡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地下水埋深较浅且矿化度高及黄河水量逐年减少等因素导致的农业用水严重短缺问题,本研究以解放闸灌域玉米为研究对象,耦合Jensen模型与土壤水平衡模型构建灌区尺度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不同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含水量情景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研究,并利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模型。结果表明:当地下水埋深为2.5m时,引黄水量为3.85×10~8 m~3,可以达到5.55×10~8元的净经济效益;而土壤水含量为0.12~0.16时,净经济效益为[5.41,5.67]×108元。优化结果验证了模型在当地可行,并针对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的不同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情景分别提供14种配水方案。  相似文献   
58.
以湘杂油2号油菜为供试作物,采用统一施肥方法、统一田间管理等措施,分析其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最高,可有效提高油菜的产量及效益。  相似文献   
59.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科学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对于农作物的稳产高产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花园乡农业推广站在大力宣传小麦、饲用玉米、大路菜等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指导全乡农民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农作物的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针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其推广工作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水稻机插侧深同步施肥技术是在插秧机机插水稻的同时,利用插秧机配套施肥设备,一次性将基肥、蘖肥定位、定量、均匀地施于距稻苗基部3 cm、深5cm的土壤中,改变了水稻种植基肥、蘖肥的常规施肥方式,有效地将两次粗略施肥变成一次精准施肥。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省工、增产、节本及增效等优点,极具推广潜力,且连作晚稻机插侧深同步施肥量以45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