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0篇
  23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明棉花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对产量的影响,我们在豫东平原棉田进行了土壤水分状况和灌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平原棉花生育期间土壤含水率存在3个低谷,分别出现在蕾期后期、花铃期后期和吐絮期中期,即棉花移栽后的21~27 d、69~75 d和102~108 d.从棉花蕾期至花铃期土壤储水量逐步增加到较高的水平,但在花铃期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同时控制盛絮期的耗水量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WUE).通过2000~2002年间棉花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和盛絮期的田间耗水量与产量的回归分析,得出其影响产量的系数分别为0.24、1.48、-0.12和-0.33.研究认为,棉花田间灌溉的时期对产量的效应顺序为花铃期>蕾期>吐絮期>盛絮期.  相似文献   
52.
辣椒植株茎直径微变化与作物体内水分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土培和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辣椒为材料进行了植株茎直径微变化与作物体内水分状况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茎膨胀、收缩与作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茎直径变化量能灵敏、实时、准确的反映植株体内的水分状况。与其他水分诊断方法相比,茎直径微变化法具有简便、稳定、无损、连续监测和自动记录的特点。  相似文献   
53.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夏玉米产量的N、P和水三因素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肥配合存在阈值反应,这个阈值是:N为105kg/hm2,P2O5为52.5kg/hm2,灌溉定额1500m3/hm2。低于阈值水平,N、P无明显增产效应,WUE值低;高于阈值,水肥互作增产效应显著。增加N、P投入和适宜限量供水是提高WUE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所建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水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4.
茎变差监测数据标准化处理与转换系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研制的作物茎直径生长测量仪的配套软件,能将茎变差系统监测到的电信号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转换为指导作物实时灌溉的指标.开发该系统的目的是指导仪器使用者对监测到的茎变差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转换,以便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决策.该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运用C#...  相似文献   
55.
隔沟调亏灌溉对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垄栽模式下隔沟调亏灌溉对冬小麦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在移动式防雨棚测坑内进行了试验。试验设置5个处理,即T1(常规畦灌):全生育期计划湿润层土壤含水率控制在65%~75%田间持水率(FC); T2(隔沟交替灌溉,AFI):全生育期1/2交替灌,当土壤含水率下降至(55%~65%) FC区间内,即灌水至95%FC; T3、T4、T5为隔沟调亏灌溉处理:分别在返青-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抽穗-灌浆期将土壤含水率控制在(55%~65%) FC,其余生育阶段按T2处理控制土壤含水率。测定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指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构成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畦灌方式下冬小麦旗叶具有最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但隔沟交替灌溉处理和隔沟调亏灌溉方式下的各个处理表现出较高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其中T3在开花期和灌浆期的日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为各处理中的最大值。各处理的籽粒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T1、T2、T3、T4、T5,与T1相比,T2与T3分别减产1. 98%(P 0. 05)和5. 68%(P 0. 05),但分别节水10. 01%(P 0. 01)和16. 91%(P 0. 01),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 04%(P 0. 05)和15. 82%(P 0. 01)。本试验条件下,隔沟调亏灌溉方式在返青-拔节期施加适当的水分调亏((55%~65%) FC)是兼顾节水、稳产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56.
小麦节水高产的土壤水分调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明阐述了小麦节水高产的土壤水分调控理论依据,系统研究了影响土壤水分调控标准的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与特点,总结提出了调控标准与范围以及农水措施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61kg/m3,对指导当前节水农业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茎直径变化诊断棉花水分亏缺程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利用DD型直径生长测量仪测定筒栽棉花茎直径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因素对茎直径变化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茎直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反映茎直径变化特征的2个主要参数(日最大收缩量MDC和日增长量DI)均能诊断作物水分亏缺状况,但MDC值受环境因素(净辐射和空气饱和差)的影响较大;DI值在同一土壤水分条件下比较稳定,比较适宜作为衡量作物水分亏缺程度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58.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系统研究了冬小麦一夏玉米一年二作制中上、下两茬作物的水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存在一个阈值。低于阈值下限水平,氮(N)、磷(P)无明显增产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低;高于阈值上限,水肥互作效应呈减小趋势;在阈值范围内,水肥互作增产效应明显。增加N、P投入和适宜限量供水是提高水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所建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水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9.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系统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二作制中上,下两茬作物的水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存在一个阈值。低于阈值下限水平,氮,磷无明显增产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低;高于阈值上限,水肥互作效应呈减小趋势;在阈值范围内,水肥互作增产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0.
为了寻求节水高效的麦棉套作栽培模式,2000~2002年进行了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土壤水分周年变化适应了粮棉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改善了土壤水分的田间区域分布。1垄播小麦在蒸腾速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都明显优于传统平播,灌浆期有利于光合产物向产品器官的积累和分配,提高了不同叶位叶片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并最终表现为穗长和穗粒数明显增加,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7.3%和10.4%。2沟植棉花前期生长旺盛,根量明显提高,单株果枝数和铃重显著增加。还对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综合效益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