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拟茎点霉属一新种--花烛拟茎点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引致花烛叶斑病的拟茎点霉新种--花烛拟茎点霉(Phomopsis anthurii). 新种与同科植物上的蔓绿绒拟茎点霉(Phomopsis philodendri)不同,前者分生孢子梗可双分叉或簇生分枝,分生孢子为长椭圆形或长纺锤形. 新种附有中文及拉丁文描述和显微形态图. 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相似文献   
52.
广东咖啡炭疽病病原菌初步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咖啡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到的疑似炭疽病咖啡叶片进行分离,单孢纯化后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合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ITS、TUB2、GAPDH、CHS、ACT和GS)的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暹罗炭疽菌C. siamense和芭蕉生炭疽菌C. musicola,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其均能侵染叶片。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3种杀菌剂对两株强致病性炭疽病菌(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 CA-13和暹罗炭疽菌C. siamense CA-16)的抑制效果最强,其EC_(50)值均小于0.1 mg/L。【结论】广东咖啡炭疽病的优势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和暹罗炭疽菌C. siamense,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作为防治咖啡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53.
以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的Mg2+、dNTPs、引物、r 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用量5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DNA模板12.50ng、dNTPs 0.17mmol/L、引物0.46μmol/L、Mg2+1.7 mmol/L、r Taq DNA聚合酶0.85U、1×Buffer(Mg2+free),总体积25μL。应用优化体系从30条SCoT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10条引物,并利用这10条引物对10份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不同的甘蔗黑穗病菌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进行SCoT标记,结果共扩增出86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8.67%,平均每条引物扩增8.60条。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5的水平上,可将10个菌株分为3类,聚类结果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4.
本文调查了各龙眼主产区龙眼角颊木虱的发生情况及在广州地区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龙眼角颊木虱在广州1年发生7代;在各龙眼主产区均有发生为害,尤以春梢受害最为严重,为害率可高达100%,已成为龙眼上的主要害虫。本文还描述了龙眼角颊木虱的形态特征,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5.
回缩间伐是荔枝密闭园改造的一个有效措施,但改造后的病害发生情况尚未见有报道。为给荔枝密闭园改造提供病害防控方面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分别于荔枝花穗期、小果期、果实成熟期和冬梢期,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密闭园改造示范园,对4个荔枝品种于密闭园和间伐园发生的主要病害种类、病害危害程度进行了两年的调查。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间伐园与密闭园所发生的主要病害在种类上无差异,但各物候期间伐园的平均总病叶率、果实成熟期的平均总病果率均低于密闭园,其中3个品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花穗期至果实成熟期,密闭园和间伐园的病害危害程度均逐渐升高,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高峰,进入冬梢期时又有所下降;调查还表明对密闭园进行回缩间伐改造有利于荔枝病害管理,改造后果园的病害防治重点时期为花穗期至果实成熟期。  相似文献   
56.
狗牙根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1~2 0 0 3年,对广东省境内狗牙根草Cynodondactylon (L .)Pers.的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9种病原真菌,分别是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exFr.、禾生炭疽Colletotrichumgraminicola (Ces.)Wilson、棒弯孢霉CurvulariaclavataJain、新月弯孢霉C .lunataNelson&Haasis、疣弯孢霉C .verruculosus (Tsuda&Ueyama)Sivan .、球黑孢Nigrosporasphaerica (Sacc.)Mason、侧生团黑孢PericonialateralisEllis&Ererh、狗牙根柄锈菌PucciniacynodontisLacroixexDesm .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櫣hn.,生产上以3种弯孢霉引发的病害普遍且较重  相似文献   
57.
通过液体振荡培养,就不同培养基及初始pH、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对毁灭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D-5菌株产生抗生物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是D-5菌株产生抗生物质最好的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6、培养温度22℃、摇床转速250 r/min、250 mL三角瓶摇甁装量80 mL为D-5菌株的最适振荡培养条件;抗生物质的产生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 d后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明确引起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其防治药剂。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后,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依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对生产上常用于炭疽病防治的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 分离得到的6株菌中有2株菌可侵染美丽崖豆藤叶片引起褐色病斑;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引起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该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均高,抑制中浓度(EC50)均小于0.1 mg/L,其中,以咪鲜胺的防效最佳,EC50为0.015 mg/L。结论 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作为防治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59.
荔枝霜疫霉病是危害荔枝的重要病害,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新杀菌剂250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枝挂果初期至成熟前期施药4次,双炔酰菌胺对挂果期的荔枝霜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50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达到73.7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800倍液的处理(69.97%),与对照药剂68%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粒剂900倍液的处理防效(74.95%)相近。该新杀菌剂已登记用于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广东及邻近省份的荔枝产区可进一步试验示范或推广应用该新杀菌剂。  相似文献   
60.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这一对我国香蕉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该生理小种的转化体系,确定了影响转化效率主要因子的最佳条件分别是:共培养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200μmol/L、共培养时间为48 h、培养温度为25℃、诱导培养基pH值为5.5。此条件下,转化效率达到21~24个转化子/104香蕉枯萎病菌孢子。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外源的T-DNA已经成功随机地整合到该病原菌基因组中,且多为单拷贝。应用该转化体系已获得近25 000个转化子,为研究该生理小种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