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34篇
综合类   105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以四川盆地遂宁组紫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崩解破坏过程和颗粒组成特点进行研究,同时研究其坡积物的持水性和抗冲性.结果表明,遂宁组紫色页岩随着崩解过程的进行,大粒径颗粒含量呈迅速减少趋势,而小粒径颗粒含量相对增加,经过4次崩解后,大于5 mm粒径颗粒含量仅为总颗粒含量的14.3%;坡积物饱和含水量随粒径的减少而增大;随粒径增?坡积物失水速度增加,回润能力变弱;同一粒径坡积物随坡度增加,抗冲性降低;不同台位耕作土从坡上至坡下小粒径颗粒含量增多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2.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为研究地,以坡耕地为对照在当地布设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和坡耕地五种植被结构的标准径流小区,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降雨量、降雨历时、平均降雨强度、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持续时间五个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开始出现时间差异显著,其出现时间早晚依次为:坡耕地、阔叶林、灌木林、毛竹林地、混交林;地表径流持续的时间差异不显著,径流持续时间依次为: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坡耕地、阔叶林.(2)从水源涵养林角度出发,5种植被类型减少地表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地表径流量依次为:坡耕地、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阔叶林.(3)建立了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四种林分和以坡耕地为对照共5种植被类型坡面产流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该模型因子具有很强的显著性和极高的拟合度,能准确地对坡面产流进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53.
通过设置顺坡耕作对照(CK)、顺坡耕作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T1)、顺坡耕作单施化肥(T2)、顺坡耕作单施化肥增量(T3)与横坡垄作单施化肥(T4)处理,对不同施肥水平与耕作方式下坡面产流特征、磷素流失量以及作物生物量、氮磷吸收量进行了长期(2008—2012年)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耕作处理间产流量、磷素流失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不同施肥与耕作下产流量、TP、TDP流失量均以不施肥处理最大,不同施肥处理产流量依次为CKT3T2T1T4,T1、T2、T3比对照处理产流量分别减少35.69%,29.63%,16.82%,T4比T2处理减少25.94%;TP流失量依次为CKT3T2T1T4,与对照相比,T1、T2、T3处理分别较CK减少33.33%,31.25%,25%;TDP流失量依次为CKT3=T2T1T4,T1、T2、T3处理分别较对照减少30%,20%,20%,T4处理TP、TDP流失量比T2处理分别减少34.52%,24.72%。磷素流失以颗粒态为主,TDP/TP年均仅为26.41%。施肥与耕作对紫色土区作物生物量、氮磷吸收量均有显著性的影响,对照处理作物生物量、氮磷吸收量均低于其他施肥处理,施肥处理有助于增加作物生物量和氮磷的吸收量。相关分析表明:作物生物量、氮磷吸收量与径流量、TP、TDP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作物地上部分生物量越大,氮磷的利用率越高,坡面产流量和土壤养分的流失就越少。施肥能够很好地控制径流磷素的流失,以横坡垄作、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最佳。  相似文献   
54.
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汶川县草坡乡崩塌、滑坡、泥石流3种次生灾害迹地和2个对照群落人工恢复群落和未受地震破坏的原始群落上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征、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次生灾害迹地恢复群落上共有高等植物11科17属19种,群落结构简单,以菊科等先锋草本植物为主;②3种次生灾害迹地上物种多样性较低,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但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3种次生灾害迹地均处于演替阶段的早期,生存条件的缺失是地震后群落恢复较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重庆丘陵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确定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重庆市北碚区2001—2011年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ET0,分析了3种不同太阳辐射(Rs)计算方法所得ET0的差异性,并利用相关性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气象因子对ET0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2001—2011年年内各月ET0呈抛物线变化,年内ET0最大值出现在7月和8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和12月;不同Rs计算方法是引起ET0和辐射项(ET0(rad))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差异不显著;研究区ET0主要由空气动力学项(ET0(aero))贡献;最高温度、最高相对湿度和最低相对湿度是研究区ET0的3个最主要的影响因子;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研究区ET0时,建议采用Hargreaves公式计算Rs。  相似文献   
56.
长江中上游不同坡改梯方式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重庆开县芋子沟小流域和渝北区木耳镇后河小流域设置试验小区,根据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坡改梯方式梯地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在产流产沙方面,均表现为休闲地小区>坡耕地小区>20°坡式梯地小区>15°坡式梯地小区>水平梯地小区,这说明坡改梯梯地与坡耕地、休闲地相比,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果。在不同坡改梯方式中水平梯地的保土效果最优,产沙量比15°坡式梯地、20°坡式梯地分别少78.95%、81.25%,而后两者则相差不大。在改善土壤养分方面,水平梯地和坡式梯地相比,总体表现为水平梯地略优于15°坡式梯地,15°坡式梯地优于20°坡式梯地。  相似文献   
57.
[目的]为探究长期施肥与耕作对紫色土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方法]试验规定各小区均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紫色土坡耕地典型种植模式,在15°紫色土坡耕地设置5种处理:顺坡耕作无施肥(CK)、顺坡耕作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1)、顺坡耕作单施化肥(T2)、顺坡耕作单施化肥增量(T3)、横坡垄作单施化肥(T4),每种处理重复3次。在2008—2020年,共监测107场侵蚀性降雨事件,分析了不同事件降雨量及施肥耕作处理下径流深、泥沙量、泥沙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施肥耕作处理中,单位面积年产流深最大为100.37 mm,最小为4.56 mm。除T2与T3处理径流深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处理间径流深差异显著(p<0.05),且均显著小于CK处理,均值大小依次为CK>T3>T2>T1>T4。除T1与T2处理泥沙量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处理间泥沙量差异显著(p<0.05),且显著小于CK处理,均值大小依次为CK>T3>T2>T1>T4。T1、T2、T3的泥沙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  相似文献   
58.
中国能源作物产业特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能源作物、发展能源作物产业对于解决能源安全和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能源作物的种类、优势,分析了我国能源作物的环境效应、利用现状和产业发展概况。我国能源作物种类丰富,能源作物产业发展潜能巨大,但原材料价格高制约了我国能源作物产业发展,在生产加工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设备和技术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策略应从优化种质资源、推广丰产技术、提高转化工艺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59.
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为试材,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下养分、持水量、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经济效益5大指标.结果表明,当地传统的农作物关联度最小,可见这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最差;连翘+银花+紫花苜蓿模式的关联度最大,说明该种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是三峡库区种植业发展的最佳模式.该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农林复合经营实践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林复合经营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角度出发,论述了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过程和研究进展的状况及特点:国外农林复合经营发展早、种类多样,在结构、功能以及生产力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农林复合经营的整体研究较少,而我国的农林复合经营发展历史悠久,但种类比较单一,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同时对未来农林复合经营研究的方向作了简要的探讨,认为农林复合经营最终要向生态农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