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2008年1月辽宁省辽阳市某猪场部分3~6周龄的仔猪断奶后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等症状,并陆续出现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该猪场发生猪瘟和猪肺疫混合感染。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2周后疫情得到控制。具体病例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2.
1 发病情况 公主岭市某养殖户自繁自养40余头存栏母猪,表现突然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后发生流产或产出的仔猪为死胎或木乃伊胎。同舍内有几头母猪也出现以上症状,新生仔猪刚产出时未见异常,但几天后出现呼吸道症状,陆续死亡。2~3周龄乳猪发病,断奶仔猪相继发病。2个月内该场共有35头母猪出现流产、早产现象,死亡仔猪78头。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不同日龄鸡的免疫病理、免疫反应和法氏囊、脾、胸腺占体重比,将其分别接种15日龄和30日龄无特殊病原体(SPF)鸡,通过临床观察、PCR、ELISPOT,进行法氏囊病理损伤、IFN-γ表达水平、抗体消长规律,法氏囊、脾及胸腺占体重比研究。另外,将其分别接种15日龄鸡胚和1日龄SPF鸡,检测致病力。在接种3 d、5 d后,SPF鸡的法氏囊、盲肠淋巴结和脾脏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检测到病毒的目的基因,IFN-γ表达差异显著;在接种后7~28 d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各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在接种后22 d,胸腺、法氏囊与体重之比最高,之后开始下降;在56 d内,脾脏和体重比逐渐升高。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的鸡在接种后3 d、5 d,法氏囊、脾、盲肠淋巴结等组织IFN-γ表达水平差异十分显著,鸡胚接种病毒引起的损伤比雏鸡接种损伤更严重,为后期评价免疫水平和疫病诊断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4.
猪胃穿孔病例,临床并不多见。笔者曾遇到两例,一例因误诊治疗无效死亡,死后剖检确诊为胃穿孔;另一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现将手术治愈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在豚鼠体内筛选兔出血症病毒“通用型”T细胞表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兔出血症病毒T细胞表位,应用纯化的病毒与佐剂联合免疫6周龄豚鼠,三免后10 d采集血液和淋巴细胞,通过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WST)、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ELISA方法检测淋巴细胞增值、IFN-γ和IL-2变化,评价多肽的抗原性。结果显示,多肽P2、P7、P10、P16、P21和P22能刺激动物产生细胞免疫应答,淋巴细胞增殖、IFN-γ分泌和IL-2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多肽和对照组。这表明,筛选的多肽P2、P7、P10、P16、P21和P22具有抗原特性,为多表位疫苗的构建和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6.
家兔的体型不大,淋巴结较小,故宰后检验主要依据视检,注意观察其组织、器官本身的病理变化,无须剖检淋巴结.常用的检验工具为一把8寸长的鼠齿镊子和一把检验剪刀.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检验实践,试谈一下家兔的宰后检验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7.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FP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鸡都易感染,但雏鸡的敏感性最高.在我国因普遍采用疫苗接种措施,鸡痘的发生率虽已明显下降,但其预防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8.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传染性疾病。禽类感染后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食欲减少、急性高度致死性的全身性疾病等多种症候。禽流感不仅能引起鸡、鸭、鹅等禽类发病、死亡,而且能引起哺乳动物和人发病、死亡,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1997年我国香港发生了一起AIVHN株感染并致人死亡的事件。  相似文献   
4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等多种类型。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新型传染病。1994年江苏省首次报道分离和鉴定出病原,随后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区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近几年,由于养禽业的迅速发展,本病呈逐年扩散流行趋势,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来初步确定该病的病原,为今后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为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成员,是单股环状DNA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PCV存在2种基因型,即PCV-1和PCV-2。PCV-1未发现有致病性;PCV-2主要引起仔猪免疫缺陷的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症(Posl-weaning muh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原之一。猪是PCV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经口腔及呼吸道途径感染,少数怀孕母猪可经胎盘将PCV直接感染给仔猪。感染猪可从鼻液、粪、尿中排出病毒,并于2—15周龄时发生PM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