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7篇
农学   5篇
  13篇
综合类   7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保水剂在片麻岩石质山地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保水剂在片麻岩石质山地造林中应用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保水剂对臭椿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保水剂处理后,提高了臭椿土壤含水量和苗木成活率,平均土壤含水量和苗木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59~47.84和28.56~50.00;保水剂影响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进程,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综合考虑成本和造林效果等多种因素,每穴30 g的保水剂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基于空间结构单元的风景林抚育间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风景林抚育间伐方法的局限性,将惠刚盈从国外引进并发展了的先进的林分空间结构理论用于风景林的空间结构分析,并结合风景林自身特点和功能需求,探讨出一种全新的风景林抚育间伐方法。最后,以北京市西山风景林为例做了实证分析,抚育间伐后标准地的结构参数发生如下变化:角尺度由0.53变为0.42,林木结构由聚集分布变为均匀分布;混交度由0.26变为0.28,混交程度有所提高;大小比由0.48变为0.42。结构单元中目标树的优势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3.
地杨树刺槐人工混交林的改良土壤功能及养分互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刺槐混交林是我国北方地区沿河及滨海沙地上成功的固氮树种和非固氮树种人工混交林.本文在简单介绍混交林生长情况的基础上,主要对林地土壤养分改良及其种间N、P养分互补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杨树刺槐混交林生产力提高主要是因为林地土壤养分(特别是N素养分)的极大改善及树种间N、P养分的互补.混交林土壤N素养分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林地土壤微生物活性高,加快了含N较高枯落物分解速度,增强了土壤氨化及硝化强度.而杨树刺槐种间的N、P养分互补则主要表现在混交林中杨树可将吸收入体内的P素通过根系接触转移给相邻的刺槐,而刺槐则可将固定的N素通过根系接触转移给杨树,而且N、P 转移的强度很大.这种奇妙的树种间养分互补机制对杨树刺槐混交林幼林期生产力提高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纯林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刺槐油松混交林中刺槐的生长量大于纯林刺槐的生长量。混交林下土壤无论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渗透性能 ,还是土壤化学性质均优于纯林土壤  相似文献   
45.
杨树刺槐混交林下沙质土壤腐殖物质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沙质土壤种植杨树、刺槐纯林和混交林后土壤腐殖物质特性变化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与无林地相比,沙地土壤种植树、刺槐纯林和混交林后土壤有机C和腐殖质C增加,土壤胡敏酸的光密度值增大,胡敏酸/富啡酸比值上升,E4和Ec值提高,色调系数(△logK)降低和相对色度(RF)升高,土壤松结合态腐殖物质(Ⅰ)和紧结合态腐殖物质(Ⅲ)以及松/紧(Ⅰ/Ⅲ)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稳结合态腐殖质(Ⅱ)的含C量占土壤全C的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土壤腐殖物质的聚合程度提高,腐殖物质的芳香核原子团增多,芳化度和芳化分子复杂程度以及腐殖化程度均得到提高,腐殖物质的品质变佳,土壤熟化度增大,土壤供肥保肥的能力增强,土壤肥力得以提高。培肥土壤的效果以种植杨树枣槐混交林为,其次为刺槐纯林,再次为杨树纯林。  相似文献   
46.
以欧榛品种巴塞罗娜为材料,进行基质和生长素的对比试验,研究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基质试验中,只有混合基质能够提高插穗生根率;在生长素试验中,IBA处理的插穗生根率达到60%,α-NAA 和ABT1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只有15%和20%,而对照不生根.榛子硬枝扦插生根过程可分为诱导期、表达期和伸长期3个阶段.POD活性在诱导期和表达期呈上升趋势,伸长期下降,在第20天和60天各有1个高峰;PPO活性在诱导期和表达期上升,伸长期下降;IAAO活性在诱导期缓慢上升,表达期急剧上升,伸长期下降.  相似文献   
47.
提高我国造林质量增强生态环境建设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造林质量的概念与范畴;简述了我国造林质量的现状,指出我国人工林培育中在“适地适树”、良种化、造林密度、树种组成及抚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8.
土壤干旱胁迫下刺槐无性系生长和渗透调节能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4个刺槐Robina pseudoacacia无性系在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明显抑制了刺槐无性系的生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增加,叶片水势降低,同时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增加.对4个刺槐无性系渗透调节能力进行比较,发现无性系间存在差异,L1和L78渗透调节能力较强,W1和L59较差,渗透调节能力的高低与刺槐无性系生长、细胞膜损伤没有必然的关系.图5表3参20  相似文献   
49.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森林培育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翟明普 《林业科学》2000,36(6):10-11
西北地区是我国植被覆盖率最低、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 ,在西部开发中应把以植被恢复建设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切入点。尽管我国政府重视环境建设 ,仅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1 978~1 998年完成营造林 2 70 0× 1 0 4 hm2 ,各地也涌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少先进典型 ,取得了很多经验 ,但是从总体来看 ,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360× 1 0 4 km2 ,每年新增的荒漠化面积 2 4 60× 1 0 4 km2 ,黄河和长江每年土壤侵蚀量分别为 6× 1 0 8t和 2 0× 1 0 8t,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大力改善生态…  相似文献   
50.
采用盆栽方法,把赤霉素和氯化胆碱2种生长调节剂添加到富含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肥中,探讨这种复合制剂处理对尾叶桉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桉树生长调控和人工林精准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Lc复合药荆对尾叶桉幼苗的生长、根系的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的增长分别比对照大36.7cm、0.25cm、3g,经方差分析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相比,根冠比增加19.07%。Lc复合药剂处理后桉幼苗的分支数有所减少,但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Lc复合药剂具有促使生物量优先分配到茎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