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22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41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本研究以野生橘色海菊蛤(Spondylus aurantius)为材料,观察了橘色海菊蛤的亲体催熟、胚胎及稚贝的发育过程,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及不同材质和采苗深度对海菊蛤附着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橘色海菊蛤在养殖池经自然催熟后性腺饱满,发育成熟;采用“晾干+流水+高温”刺激获得了橘色海菊蛤优质精卵,并成功完成了受精;受精卵通过不均等卵裂,依次发育为多细胞卵裂期、囊胚、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和稚贝,累计耗时25~27 d。受精卵在温度为28℃和32℃时均可发育至稚贝,且在水温为32℃时,胚胎各个阶段发育速度均快于28℃。室内不同水层采苗结果显示,底层采苗器附着密度要显著高于上层(P<0.05);不同附着基材质附着密度结果显示,室内采苗阶段黑蝶贝壳附着效果最好,而后依次为海菊蛤壳>牡蛎壳>混凝土饼>黑色遮阳网>绿色聚乙烯网片。在自然海区养殖30d后,海菊蛤壳和牡蛎壳附着及生长效果最优。本研究首次成功开展了橘色海菊蛤人工繁育,获得了其胚胎和稚贝发育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物种在南海人工规模化养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2.
对生产上仅有几十只或数百只的稚鳖采用室内湿润砂土越冬法越冬,既安全、又经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3.
于向阳  王淼  宋刚 《齐鲁渔业》2009,26(7):27-27
最近几年北方沿海在南美白对虾稚虾暂养期间暴发了传染性疾病,该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给部分养殖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在辽宁省发病率高的盘锦、锦州、庄河等部分地区进行了疾病发病原因的探询,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病害控制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4.
肖秀芝 《齐鲁渔业》2009,26(1):39-39
鳖的生长和生活习性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每当温度降至12℃时,便进入冬眠。若管理不当,一些弱鳖和稚鳖,就会出现大批死亡,其死亡率高达40%~50%。  相似文献   
45.
海湾扇贝(图见彩中插2)在室内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稚贝保苗率是养殖生产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海湾扇贝保苗技术日趋成熟,保苗率大幅度提高,但在保苗过程中出现死苗、劣质苗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多年从事池塘海湾扇贝保苗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保苗业主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6.
马氏珠母贝蛋白的分离及分子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全脏器各分离蛋白组分占总蛋白含量分别为:非蛋白氮1.48%,肌浆蛋白33.20%,肌原纤维蛋白13.14%,碱溶性蛋白21.54%,基质蛋白30.65%;贝肌肉各分离蛋白组分占总蛋白含量分别为:非蛋白氮0.83%,肌浆蛋白26.56%,肌原纤维蛋白18.48%,碱溶性蛋白30.34%,基质蛋白23.79%;马氏珠母贝蛋白氨基酸组成均衡,呈味氨基酸及支链氨基酸含量高,但在各蛋白组分中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性.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的分子量分布结果显示,2种原料蛋白的肌浆蛋白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集中在200~19 kDa,肌原纤维蛋白分子量分布集中在200~45 kDa,碱溶性蛋白集中分布在41~3 kDa.  相似文献   
47.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对Ⅰ~Ⅱ期梭子蟹稚蟹(平均体长0.2~0.3 c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6.2~27.8℃F,6种渔用药物对梭子蟹Ⅰ~Ⅱ期稚蟹的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硫酸铜1.4 mg/L、纤虫清2.5 mg/L、清苔净16 mg/L、二氧化氯3.7 mg/L、强力杀菌消毒剂4.2 mg/L、二溴海因36.8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硫酸铜0.47 mg/L、纤虫清0.62mg/L、清苔净4.1 mg/L、强力杀菌消毒剂1.1 mg/L、二氧化氯1.1 mg/L、二溴海因13 mg/L.梭子蟹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硫酸铜>纤虫清>三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清苔净.其中硫酸铜、纤虫清的安全浓度相对较低,在梭子蟹养殖过程当中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48.
黄喉拟水鱼稚龟的饲养及越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新平  陈永乐 《淡水渔业》1999,29(12):25-26
  相似文献   
49.
贝毒素的研究现状及产生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中有毒藻类的爆发性增殖或通过在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体内的蓄积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活性高分子化合物即海洋生物毒素(marine toxins),其中,目前危害较大的是贝毒素。贝毒危害具有突发性和广泛性,由于其毒性大、反应快、无适宜解毒剂,给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开展贝毒研究对确保水产品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吴长春 《水产科学》1999,18(5):29-30
在6m^2的普通房间里,采用无沙孵化稚甲鱼卵6812只,经55d孵化管理,共孵化稚甲鱼6404只,孵化率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