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人工饲养条件及辐照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容器、不同营养液和辐射剂量对棉铃虫成虫寿命、有效交尾机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有效交尾率随交尾空间的增大而提高,用容量为9.12 L的圆形塑料篓作为成虫配对容器其有效交尾率可达100%,卵孵化率达到91.71%.在集卵过程中用10%的蜂皇浆稀释液饲喂成虫,雄性成虫寿命可达17.8 d.在150~350 Gy剂量范围内,辐照对人工饲养的棉铃虫成虫寿命和性行为无明显影响,其繁殖力随剂量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42.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以SPI为载体的姜黄素纳米粒(SPI-Cur)。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表征纳米粒的形态和粒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在430 nm处分析SPI-Cur的释放行为,测定SPI-Cur的载药率、包封率;并采用MTT法考察了Cur和SPI-Cur对人食管癌细胞株TE-1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SPI包被的Cur表面粗糙度增加、电位升高,制备的SPI-Cur粒径在186.7 nm左右,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08%和33.90%,包被后的SPI-Cur出现明显的缓释行为,当Cur浓度在4.0μg·mL~(-1)以上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存活率与姜黄素存在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3.
提高转基因植物标记基因安全性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广泛使用的转基因植物抗性标记基因对环境和食品存在潜在风险。提高转基因植物标记基因安全性策略有3种:利用无争议的生物安全标记基因;剔除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基因;利用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化系统。本文综述了这3种策略的作用原理、种类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转基因标记基因安全性技术途径的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
人工饲养的马尾松毛虫老熟蛹经10~8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后,调查辐射对松毛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老熟蛹辐照对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影响不明显,辐照后的雌性成虫与对照雄虫交尾所产卵的孵化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加大而明显降低,经80 Gy以下剂量辐照的雄性成虫与对照雌虫交尾所产卵的孵化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加大没有明显的下降。人工饲养的马尾松毛虫老熟蛹经80 Gy以上剂量辐照对雌雄成虫的繁殖力都有显著影响,对雌性的繁殖力影响大于雄性。  相似文献   
45.
为开发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性别分子鉴定方法,分析比对了雌性中华鳖基因组中SBNO1基因2个拷贝的序列信息,筛选出1处内含子长度差异,设计引物进行雌雄个体PCR扩增检测和测序验证;并进一步以48只雌雄中华鳖基因组为样本进行准确率检验。结果显示,雌性中华鳖扩增产物为2 031 bp和1 624 bp双带,雄性中华鳖扩增产物为2 031 bp单一带。结合解剖学性别鉴定记录,48只雌雄中华鳖性别分子鉴定的判别准确率为100%。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微创、简便快捷的中华鳖性别分子鉴定方法,为中华鳖单性养殖和性控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野生与养殖小黄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基于mtDNA Cytb基因和D-loop控制区对舟山嵊泗海域(SS)和象山三门口海域(SMK)2个小黄鱼野生群体和1个养殖群体(YZ)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分化等进行比较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ytb基因序列为841 bp,其A+T含量(50.2%)与C+G含量(49.8%)相似;D-loop区序列为629~635 bp,A+T含量(58.9%)远高于C+G含量(41.1%)。SS、SMK和YZ群体Cytb基因的单倍型数分别为26、27和12,SS和SMK群体共享2个单倍型(Hap1和Hap13),SMK和YZ群体共享1个单倍型(Hap41);SS、SMK和YZ群体D-loop区的单倍型数分别为27、30和10,SS和SMK群体共享1个单倍型(Hap4)。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均属于高单倍型多样性(Hd>0.5),其中,SS和SMK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高于YZ群体,表明野生群体多样性略高于养殖群体。遗传分化指数显示,2个小黄鱼野生群体间的分化程度极小,而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间存在中度分化。遗传分化指数和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个体的变异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Cytb基因和D-loop区序列中性检验结果中SS和SMK群体的Tajima’s D值和Fu and Li's值均为负数,且Cytb基因的Tajima’s D值和Fu and Li's值显著(P<0.05)偏离中性,表明2个野生群体有可能经历过群体扩张。单倍型系统发育树显示,SS、SMK和YZ群体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聚集,群体间互有交叉,表明3个群体间的分化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47.
为筛选出较强的启动子用于提高外源基因在罗氏沼虾活体细胞中的转化表达效率,本研究构建包含eGFP基因和IE1、hr5-IE1及Sv40启动子的3个表达载体,分别按照10 μg·g-1标准注射于体重5~7 g的活体罗氏沼虾肌肉内,采集注射活体肌肉的RNA样品检测各个启动子转录eGFP基因的效率。结果表明,在罗氏沼虾体内hr5-IE1启动子对eGFP基因的表达活性最强,其对eGFP外源基因的转录水平是IE1的3倍以上,IE1对于eGFP的转录水平也显著高于SV40的转录启动效率,其中SV40在罗氏沼虾体内的转录启动水平未检测到eGFP基因的转录表达,表明包含节肢动物门跨物种转录调控元件(增强子hr5)的IE1启动子能够在罗氏沼虾体内正常启动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及翻译,是罗氏沼虾开展分子功能研究较优的外源基因表达启动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48.
为开发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标记,利用微卫星识别工具(microsatellite identification tool, MISA)搜索统计马口鱼全基因组SSR,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选取39个三核苷酸SSR位点设计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马口鱼全基因组中SSR总数量为304 870个,占全基因组长度的0.10%;二核苷酸SSR为马口鱼基因组中的主要重复类型。5种重复类型SSR数量为二核苷酸SSR>四核苷酸SSR>三核苷酸SSR>六核苷酸SSR>五核苷酸SSR。内含子区SSR数量最多,为93 380个;5′非翻译区SSR数量最少,为622个。各区域SSR数量分布情况为内含子区>基因间隔区>启动子区>3′非翻译区>编码区>5′非翻译区。编码区数量最多的是三核苷酸SSR,而其他5个区域最多的是二核苷酸SSR。各重复类型拷贝数分布范围为5~350,主要集中在5~30。通过筛选得到15对多态性引物,在野生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