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46篇
农学   405篇
基础科学   59篇
  71篇
综合类   1718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06篇
园艺   241篇
植物保护   39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41.
为了筛选燕麦田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在山西北部地区开展了田间试验,选取田普除草剂(主要成分为二甲戊灵)为试验药剂,8种不同生态型的燕麦品种为供试品种,检验该除草剂对不同品种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田普除草剂对藜科、蓼科、禾本科、苋科杂草效果较明显,尤其是对藜科杂草的防治效果最好,最高的达到了100%,而对马齿苋科、菊科、旋花科杂草效果不好;使用田普除草剂处理对燕麦品种的穗长、轮层数、小穗数等性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籽实千粒重的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中喷施除草剂的处理的平均籽实产量比不喷施除草剂的处理和人工除草处理分别增产70.5%和4.3%。此外,该除草剂未对后茬作物(油菜)产生明显药害作用,可对燕麦-油菜倒茬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2.
生物菌肥替代氮肥对裸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5,(4):21-25
为认识生物菌肥拌种及减少一定量氮肥对裸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吉林白城以裸燕麦(白燕2号)为材料,设置90 kg N·hm-2(对照,A1)、67.5 kg N·hm-2(A2)、45 kg N·hm-2(A3)、22.5 kg N·hm-2(A4)、0 kg N·hm-2(A5)5个氮素梯度,除A1外,其余均有生物菌肥拌种。结果表明,生物菌肥30 kg·hm-2拌种可替代22.5kg N·hm-2,A2综合效果较好,其小穗数、千粒重比A1提高5.7%、2.21%,燕麦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4.58%、0.22%,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A2与对照相比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降低了1.99%、2.17%,相对饲用价值提高了3.98%;籽粒和秸秆氮磷钾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布氏乳杆菌和甲酸对青藏高原不同物候期燕麦(Avena sativa L.)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本试验以开花期、乳熟期和蜡熟期燕麦为原料,设置对照、添加甲酸和添加布氏乳杆菌3个处理,青贮90 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指标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布氏乳杆菌和甲酸处理均改变不同物候期燕麦青贮饲料中细菌群落组成(P<0.05),并提高其乳酸细菌相对丰富度;与对照相比,用布氏乳杆菌和甲酸处理不同物候期的燕麦青贮后,蜡熟期的燕麦pH值降低(P<0.05),乙酸均增加9.7%,丙酸分别降低11.6%和8.6%,氨态氮分别降低11.3%和19.2%。综合细菌群落组成、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来看,蜡熟期的燕麦添加布氏乳杆菌和甲酸后,其青贮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44.
以猕猴桃叶斑病典型症状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回接试验确定病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以期为该病害发生规律的探究和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引起猕猴桃叶斑病致病病原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theobromae);该病原菌在10~35℃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5,光照条件为连续光照,适宜的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研究内蒙古旱作区禾本科、豆科及茄科间作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旨在揭示燕麦(Avena sativa Linn)与不同作物间作及其单作在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及土地当量比(LER)等方面的优势机理。本试验设置燕麦、黑豆(Glycinemax(L.)merr)、苜蓿(Medicago sativa)、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单作和黑豆间作燕麦、苜蓿间作燕麦、马铃薯间作燕麦共7个处理,探讨各处理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间作黑豆土地当量比最高,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1.62和1.65。燕麦间作黑豆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较苜蓿间作燕麦、马铃薯间作燕麦显著提高了5.00%~51.61%和5.73%~52.29%。2015年和2016年播种后75 d苜蓿间作燕麦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黑豆间作燕麦,分别提高了29.47%和40.56%。黑豆间作燕麦对比其他两间作处理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70%~17.89%和11.36%~26.47%,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1.51%~55.22%,蔗糖酶活性提高了5.73%~52.29%,是该地区最优的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46.
葡萄叶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病害。为了明确引起刺葡萄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从福建农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采集刺葡萄‘高山二号’10片典型叶斑病病叶片,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ITS)、β-tubulin和EF-1α序列分析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防治药剂筛选的结果显示,不同的防治药剂对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_(50)分别为0.119 mg/L和0.178 mg/L;其次为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其EC_(50)为1.766 mg/L;抑制效果最差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仅表现出轻微的抑制作用。防治棒状拟盘多毛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药剂是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可作为备选药剂进行田间刺葡萄叶斑病防控试验。  相似文献   
47.
【目的】筛选适宜内蒙阿鲁科尔沁旗地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方法】对12份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生育期、草产量、茎叶比、营养特性等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2份供试燕麦品种均能在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完成整个生育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生育期为83~94 d,其中枪手的生育期最短(83 d),爱沃的生育期最长(94 d)。贝勒二代和牧王的株高均达到100 cm以上。枪手、贝勒二代和牧王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为9.99,8.69和8.59 t/hm~2。贝勒二代的茎叶比最低(1.12),适口性最好;美达的茎叶比最高(3.19)。爱沃和贝勒二代的粗蛋白含量(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12.20%和11.90%;太阳神、贝勒二代和领袖的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领袖和贝勒二代的相对饲喂价值较高。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综合评价排在前2位的燕麦品种为贝勒二代和牧王,其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838 2和0.799 1。【结论】燕麦品种贝勒二代和牧王综合表现最好,适宜在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8.
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艳华 《种子》2020,(1):159-162
为研究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晋燕1号燕麦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浸种对NaCl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率、种子α-淀粉酶活性、幼芽含水量和根部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2.3 g·L^-1 NaCl致使燕麦种子的萌发率、种子α-淀粉酶活性、幼芽含水量和根部指标均有下降,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水杨酸浸种后,低浓度的水杨酸可缓解盐胁迫对燕麦的伤害,促进燕麦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高浓度的水杨酸则抑制燕麦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最佳的水杨酸处理浓度为0.05 mmol·L^-1。  相似文献   
49.
为明确黑土条件下燕麦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3因素、4水平,共14个处理,对燕麦产量、肥料互作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做出肥料拟合方程,为实时实地施肥提供初步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肥料三要素中对产量贡献最大的是N,其次为P、K,在一定施肥量内,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肥料反应方程和互作效应综合分析,N、P、K施用量分别为82.3、57.0、30.5kg/hm2时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50.
1病症及发病规律1.1褐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又叫真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大樱桃的叶片,典型症状是叶斑和穿孔。最初在嫩叶表面出现针头状小紫斑点,随着斑点的扩大,形成圆形褐色病斑,直径1~4毫米,边缘略带环纹。几天后便形成较小的穿孔,6月下旬以后发生在稍大的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