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325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9篇
  174篇
综合类   408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7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科尔沁沙地不同恢复年限退化植被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封育0年的流动沙丘、封育11年的沙丘(流动、半流动和半固定沙丘)和封育20年的沙丘(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的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沙丘的固定和封育年限的增加,植被丰富度、盖度和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优势度逐渐减小。沙地退化植被恢复演替模式为:先锋植物沙蓬为主的一年生植物群落(流动沙丘阶段)→灌木差巴嘎蒿和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半流动和半固定沙丘阶段)→一、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为主的杂草群落(固定沙丘阶段)。在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存在递进性和渐变性;禾本科植物和多年生草本逐渐增加,植物群落结构趋于复杂、草本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2.
 研究林下植被对不同密度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指示作用,可以为造林营林中的密度调控、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等,提供理论根据。为此,对山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14年生人工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林6种造林密度(1.5m×2m、1.5m×3m、1.5m×4m、1.5m×5m、1.5m×6m、1.5m×7m)林分的土壤水分、林下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观测,同时,采用样方调查法,对不同密度林内的树木生长情况和林下植物的类型、数量、分布及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小的林分内,各小环境指标均优于密度大的林分,其中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有显著的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刺槐林地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渐渐出现干旱、半干旱地区成龄人工林土壤干化的现象,林下植被的种类和数量相应减少,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也降低,且逐步由以鹅观草(Roegneriakamoji),小菅草(Themedaminor)为典型的中生植物,向以角蒿(Incarvilleasinensis),灰绿藜(Chenopodiumglaucum)为典型的旱生植物过渡,反映出林分内的小环境条件随林分密度变化的特征。因此,在半干旱区造林和营林中,密度不可过大,以便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在外业调查基础上,对黑河地区公别拉流域内的露天金矿剥离物植被自然恢复和演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植被恢复的速度受时间和剥离物组成共同影响,其中剥离物中土和沙砾比例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植被演替中优势种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前期以多肉植物为主,后期菊科植物成为优势种。针对植被演替规律和剥离物特性提出快速恢复植被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4.
施肥草地植被群落结构和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黄土丘陵区草地植被退化严重,草食牧业发展低而不稳,优良牧草愈来愈少等现状,进行了草地施肥与封育试验,研究草地植被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45.
吴旗柴沟流域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吴旗县植被自然恢复的基本过程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对该县柴沟流域封禁多年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沟流域植物种主要以猪毛蒿、达乌里胡枝子、赖草、铁杆蒿为主,阳坡的植被演替规律为猪毛蒿+狗尾草+华虫实→赖草+猪毛蒿(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隐子草)→达乌里胡枝子+赖草(百里香、冷蒿、角蒿、铁杆蒿),阴坡植被恢复的演替规律为猪毛蒿(达乌里胡枝子、赖草)→铁杆蒿(冷蒿)。柴沟流域阴坡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都较高,阳坡较低,混交林地的丰富度最大、均匀度最小。  相似文献   
46.
由于天然次生林的面积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对天然次生林的合理改造和经营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栽针保阔"经营思想不仅在天然林的经营方面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理论依据,而且在利用森林自身潜力和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方面做出了指导.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黄河源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和植被群落CO2释放和固定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二者的影响因子,本文通过调查黄河源建植19年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CO2通量和植被土壤特征变化发现:藻和地衣结皮CO2通量均显著小于苔藓结皮(10.58 μmol·m-2·s-1)(P<0.05);苔藓结皮对应的植被群落CO2通量(11.55 μmol·m-2·s-1)显著低于藻和地衣结皮(P<0.05);藻和地衣结皮下的土壤CO2通量显著大于苔藓结皮(约2倍,P<0.05)。苔藓结皮叶绿素初始荧光参数F0(Minimal Fluorescence)和最大荧光参数Fm(Maximal Fluorescence)均最大;藻和苔藓结皮的PS 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Optimal/Maximal Quantum Yield of PS Ⅱ)均高于地衣结皮。CO2通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主要影响因子相似,均与禾本科高度、土壤铵态氮含量正相关,与pH负相关。因此,在研究草地碳平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物结皮的贡献,同时需注意不同类型的生物结皮的CO2通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变化。  相似文献   
48.
潘瑛  谢永宏  陈心胜  李峰 《作物研究》2010,24(4):303-308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系统研究了南洞庭湖黄土包河区域不同年龄洲滩的土壤和植被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细砂粒百分比与大部分环境变量相关,经CCA分析,它同时决定着湿地植被分布,因此细砂粒百分比可以作为湿地演替程度的指示因子。总体而言,在10年洲滩中,泥沙淤积过程决定洲滩的土壤和植被特征,此时土壤细砂粒百分比为4倍于50年洲。砂粒比重过大使土壤养分极易随水体流失,同时强烈的淤积也不利植物的生长,植物凋落物很少,使土壤有机质、全钾和全氮含量低。而在20,30,50年洲滩中,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逐渐增强,土壤细砂粒含量随着植物生物量、丰富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其变化使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增加,50年洲滩中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最高,因此生物因素代替泥沙淤积成为10年后洲滩演替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9.
根据湖南省的资源现状,遵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湖南省的天然林保护在区划上应重点突出湘、资、沅、澧4水流域和自然保护区,主要采取森林禁伐和封山育林措施。  相似文献   
50.
青贮微生物及其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微生物在饲料发酵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无论是牧草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还是外源添加的微生物菌剂在青贮发酵过程中对青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过程与代谢产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本文阐述了青贮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在青贮过程中的演替及其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不同牧草及同种牧草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其表面附着微生物存在很大差异。添加乳酸菌对提高青贮品质效果不稳定,还需了解牧草附着微生物特性决定是否需要接种乳酸菌以得到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