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47篇
  6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陆地棉棕色纤维色泽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个棕色和3个白色纤维陆地棉做完全双列杂交,分析陆地棉棕色纤维的遗传效应、长绒与短绒的遗传相关及F1的色泽差异。用扫描仪获取长绒和短绒图像,利用Photoshop 9.0获取图像RGB信息、量化纤维色泽。按照QGAStation软件中的ADM和AD模型,采用MINQUE法分析,调整无偏预测法(AUP)预测各遗传效应值。结果表明,棕色棉的长绒和短绒的遗传规律一致,其加性和显性遗传方差均极显著,其中,长绒的加性遗传方差比率为0.8501,约为显性遗传方差比率的6倍,短绒的加性遗传方差比率为0.8726,约为显性遗传方差比率的8倍;相关分析显示长绒和短绒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均达显著相关,基因型相关系数达0.9935;5个亲本加性效应均不相同,但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棕色棉为正效应,白色棉为负效应。说明棕色纤维陆地棉的长绒和短绒色泽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加性和显性效应,其中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长绒和短绒的色泽遗传存在连锁和互作;因不同品种(系)的加性效应大小不同,造成不同F1纤维色泽的表现差异。  相似文献   
42.
对天然彩色棉品种棕234的选育过程进行了介绍,并概括了该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及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3.
利用转基因抗虫棉sGK9708与7个常规棉、7个优质棉、8个转Bt基因抗虫棉和6个彩色棉品系分别配制杂交组合,对其性状的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常规棉、优质棉和转基因抗虫棉类型的子棉产量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也起较大作用,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加性效应。(2)彩色棉类型的子棉产量性状以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纤维品质等性状的遗传变异受显性和加性效应共同控制。(3)转基因抗虫棉类型的衣分和铃重具有极显著的显性效应,常规棉类型以加性效应为主导,优质棉和彩色棉类型由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决定。(4)彩色棉类型的子棉产量性状具有负向群体超亲优势,纤维长度和强度具有一定的正向群体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44.
提取棉花基因组DNA的一点探讨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马轩  杜雄明 《棉花学报》2004,16(1):40-43
介绍了两种提取棉花基因组DNA的方法:CTAB法和SDS法,同时比较了对棉花叶片进行不同处理后提取DNA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获得了较高质量的DNA;新鲜的棉花叶片、在4℃黑暗中饥饿1d的叶片和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干燥1d的叶片都可以提取到质量满意的DNA,用42℃干燥1至数天的叶片提取到的DNA明显降解,但能够满足PCR等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棉花纤维是重要的天然纺织材料,是最长的单细胞,是研究纤维发育的良好材料。本研究以亚洲棉短绒突变体(FZ)及其野生型(fz)为材料,结合扫描电镜、石蜡切片、RNA-seq技术,解析棉花短绒起始的可能机制。与野生型(fz)的0DPA时期胚珠相比,突变体的胚珠在该时期仅有少量的纤维起始。在+3DPA时,突变体没有短绒细胞起始,仅有长纤维细胞,而野生型有大量的短纤维细胞和长纤维细胞。对这2个材料的0DPA、+3DPA、+5DPA和+8DPA胚珠差异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在短绒突变体(FZ)和野生型(fz)的4个纤维发育时期共挖掘出378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0DPA时差异基因数目最少,随着胚珠发育时间的延长,差异基因的数目逐渐增加。KEGG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蜡质、角质生物合成,以及苯丙烷代谢和植物信号传导过程。共表达趋势分析显示,在突变体+3DPA上调的差异基因中,参与离子结合、MAPK级联反应、氧化还原活性和转录调控的基因表达受到正影响(表达水平提高),造成突变体短绒纤维不能正常起始。这些结果描述了二倍体亚洲棉短绒起始的动态变化,可为进一步研究棉纤维发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陆地棉种子发育过程中microRNA的挖掘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icroRNAs(miRNAs)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但这类分子是否对棉花胚珠和纤维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有待验证。对这些小分子的认识,一般先要从序列信息的获得上开始。应用基因芯片对TM-1+5 DPA(开花后5 d)胚珠总RNA进行了miRNA的筛选研究。结果显示,含有352个探针的芯片成功钓取到199个陆地棉miRNA,其中绝大多数为首次报道。此外,对miR399研究发现,它与纤维中磷的含量变化相关;miR169可能与干旱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7.
开远木棉的历史影响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棉原产南美洲,20世纪初在云南省开远县有零星种植.因云南省的西南部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海岛棉在那里像"树"一样可以多年生长,老百姓称为"木棉".  相似文献   
48.
巴西棉花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棉花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常年产量居世界第六位,出口量居第四位。2006年9月14-28日,作者在参加国际棉花基因组研讨会(IC-GI)后,对巴西棉花进行了考察。先后到了首都巴西利亚和三个产棉州:位于西部的马托格罗索州(MT)、巴拉那州,位于东部的帕拉伊巴州;访问了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马托格罗索州植棉协会和巴西棉花研究中心,对巴西棉花生产和科研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今后中巴双方棉花科技合作与交流交换了意见。1巴西植棉简史和现状1.1棉业简史。巴西是棉花起源地之一。目前世界公认51个棉种(亚种),3个四倍体野生种之一的黄褐…  相似文献   
49.
有色棉棕絮1号及其选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棕絮1号纤维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虫、早熟、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广,该品系促成了中国第一批有色棉纺织品问世,并使九采罗彩色棉系列纺织品进入了规模化开发阶段,这在世界彩色棉改良中是一大突破.本文还分析了有色棉棕絮1号培育成功的关键技术,同时,指出了地理远缘、亲缘远缘亲本的杂交,南繁北育,单株系谱选择等育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品种改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0.
4个有色棉新材料培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培育的棕絮 1号产量已接近白色棉 ,其改良系纤维品质已超过白色棉推广品种 ,它与另外 4个有色棉新品系一起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这里特介绍这 4个有色棉新材料培育过程及特征特性。1 培育过程棕 1 - 61是由半野生种系李奇蒙德棉 (G.richmondii)作母本与陆地棉标准系 TM- 1进行了远缘杂交 ,经 1 0多年的系谱选择 ,于 1 998年培育成功的深棕色有色棉新品系。棕 1 - 61为棕絮 1号的姐妹系 ,1 996年在棕絮 1号原始系的种子繁殖田里 ,发现了纤维色泽深浅不一致的植株 ,在繁殖田再进行单株选择 ,在获得棕絮 1号纯化提高系的同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