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为探究多效唑对锌铬污染土壤中大豆的生理影响,本试验以大豆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0、100、250、400、600 mg·L-1)浸种对锌、铬污染的土壤中大豆养分、锌铬吸收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对大豆各器官氮(N)、磷(P)吸收的影响不显著,但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浸种能够提高大豆对钾(K)的吸收;250 mg·L-1多效唑浸种能够提高大豆地下部(根和根瘤)对重金属锌、铬的吸收,同时降低地上部(茎和叶)的吸收;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浸种能够提高大豆抗氧化酶活性,并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综上,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浸种能够促进锌铬污染土壤中大豆地下部对锌、铬的吸收,抑制地上部的吸收,提高大豆养分吸收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缓解重金属锌、铬对膜系统的氧化损伤。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大豆重金属吸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以250mg·L-1多效唑浸种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为采用多效唑浸种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大豆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典型流域土壤侵蚀演变的高程、坡度空间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库区腹地作为生态环境脆弱和土壤侵蚀敏感地区,其土壤侵蚀研究对库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大宁河和梅溪河流域,借助GIS和RS技术,以1988,2000,2010,2015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提取土壤侵蚀数据,通过土壤侵蚀强度综合指数、景观格局指数等研究方法,分析其不同高程、坡度带土壤侵蚀演变空间差异,探究土壤侵蚀防控的措施。结果表明:(1)从土壤侵蚀严重程度来看,2个流域最严重土壤侵蚀带及其演变趋势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大宁河流域1 000~1 200m范围内的25°~35°坡度带最为严重,梅溪河流域则以800~1 000m范围内的25°~35°坡度带最为严重;(2)从土壤侵蚀演变程度来看,两流域土壤侵蚀演变程度快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宁河流域以2 000 m高程带和35°坡度带演变最明显,200m和5°坡度带最不明显;梅溪河流域则以1 000~1 200m高程带和25°~35°坡度带演变速度最快,200m和5°坡度带最不明显;(3)从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特征来看,在800~1 200m高程带和25°~35°坡度带,大宁河流域土壤侵蚀剧烈程度可能性大于梅溪河流域。以上研究结果,为后续对两流域800~1 200m高程带不同坡度、25°~35°坡度带不同高程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主控自然因子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等科学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以甜叶菊叶片愈伤组织为突变体材料,创制并筛选耐盐突变体材料。采用60Co-γ射线辐射对甜叶菊叶片愈伤组织进行诱变的方法,利用高盐培养基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对初筛后的材料进行水培盐胁迫处理复筛(100 mmol·L-1NaCl、60 mmol·L-1Na2SO4、70 mmol·L-1NaHCO3营养液、处理20 d),研究突变体的株高、茎粗、节间长、叶鲜质量、茎鲜质量、叶干质量、茎干质量、叶长、叶宽等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各类型糖苷含量,以期为甜叶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经过辐射诱变后,成功得到13株再生苗,初步耐盐筛选共得到9份耐盐材料,复筛后得到7份耐盐突变体材料。1~3号为耐NaCl植株,4~7号为耐Na2SO4植株,未得到耐NaHCO3突变体植株。7份耐盐突变体材料农艺性状和糖苷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最终得到1份综合性状优良的耐NaCl突变体材料。...  相似文献   
44.
基于Global News-2模型,计算嘉陵江流域1988、1999、2007、2018年的入河氮素负荷量,并用嘉陵江流域水文站氮素通量进行验证,分析入河氮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Global News-2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嘉陵江流域的入河氮素负荷量,1988—2018年入河氮素负荷增加约38万t,由6.3×105t增加到10.1×105t;入河氮素负荷时空差异明显,受径流影响较大,涪江、渠江水系是嘉陵江流域氮素的主要来源地,两个流域的氮素贡献约占70%;不同县市、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氮素负荷差距较大,耕地和居住地的氮素负荷值高;化肥施用是首要来源,贡献了流域31.6%~49.0%的氮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