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在分析红柳河流域库坝群治理现状的基础上 ,研究了“滞洪排沙”、“滞洪拦沙”、“引洪放淤”3种不同治理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提出了采用“滞洪拦沙”方案库坝群治理布局 ,并分析了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和慕平  郭香书 《植物检疫》1993,7(5):376-376
1 我市检疫对象的发生蔓延情况据资料记载1979年以前,河北武安市只有黄连木种子小蜂、泡桐丛枝病、枣疯病3种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但随着苗木、接穗的调入,相继发生了白杨透翅蛾、根癌病、栗瘿蜂、板栗疫病等多种检疫对象。1989年5月份在行道树上发现了柳蛎盾蚧,1990年春又在毛白杨树上发现了杨圆蚧,1990年8月对全市检疫对象普  相似文献   
43.
河北省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我省海洋渔业资源储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实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也为渔业行政部门加强渔业管理、制定渔业法律法规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数据,我所于2004年开展本项调查工作,调查范围为东起山海关南至大口河,使用疏目拖网从岸边向里延伸12海里,每季完成站位36个,每站拖网时间为1h,平均拖速为2.609节。通过调查发现,2004年渤海渔业资源量又有所下降,春季在调查海域共捕获生物资源33种,夏季在调查海域共捕获生物资源34种,与1984年相比,鱼类减少32种,甲壳类减少3种,头足类减少2种。减少的种类大多数为底层的鲆、鲽、鳎、鲷及类等。  相似文献   
44.
转液胞膜AtNHX1基因的白三叶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吸胀种子的子叶为转化体,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auncfaciens)介导法将拟南芥(Arabidopsis)液胞膜Na /H 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转入白三叶,经过筛选、分化和再生,得到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基因植株.对这些植株进行PCR、Southern印迹和Nor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外源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白三叶基因组中并且得到了表达.室内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表达AtNHX1的转基因植株总叶面积和地上部分干重都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说明液胞膜上的AtNHX1基因有助于提高白三叶耐盐性.  相似文献   
45.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两种茎叶除草剂(立清和麦喜)在三个浓度下对皮燕麦‘陇燕3号’和裸燕麦‘白燕2号’生产性能指标及不同生育期倒二叶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并通过综合评价,筛选高效除草剂的种类和剂量,以探讨除草剂对燕麦光合生理特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除草剂适宜浓度范围内(立清675~2 025 mL·hm~(-2)、麦喜90~270 mL·hm~(-2)),与未施用除草剂相比,除草剂中、高浓度对燕麦子粒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最高增幅达34.67%。两种茎叶除草剂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短期刺激效应,在皮、裸燕麦生长前期(分蘖期、拔节期)除草剂对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有所抑制,对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有所促进,且随着除草剂浓度的提高,各光合指标的变幅增大,在两种除草剂高浓度处理下,皮燕麦和裸燕麦生长前期的Pn值平均比对照低42.86%和50.65%,WUE高于对照99.47%和86.44%,开花期后这种影响则逐渐趋于缓和。通过对光合及产量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将13个单项指标转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最终确定燕麦倒二叶Tr、SPAD、Pn及子粒千粒重可作为除草剂安全高效评价的参考指标,筛选出除草剂麦喜浓度在180 m L·hm~(-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6.
灌水和施肥是调控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两大重要技术措施,研究水氮互作对燕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对于优化燕麦高产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2014-2015年连续两个生长季,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田间试验设置3个定额灌溉和3个施氮(纯N)水平,研究水氮耦合对陇燕3号农田0~150 cm土层耗水量、棵间蒸发、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3个灌溉处理的灌水量分别为270.0 mm (I1)、337.5 mm (I2)和405.0 mm (I3),3个施N水平分别为90 kg/hm2 (N1)、120 kg/hm2 (N2)和150 kg/hm2 (N3)。在全生育期内,棵间蒸发量(E)及E/ET(总蒸散量)的比例表现先降后升趋势,且相同施氮量下,拔节至灌浆期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而灌浆至成熟期则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减小。相同施氮量下,燕麦耗水量与籽粒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所有处理中,N3I3产量最高(5466.0~5727.5 kg/hm2),N3I2次之(5428.5~5678.5 kg/hm2),N1I1最小(4504.5~4804.3 kg/hm2),而N3I2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12.11~12.82 kg/(mm·hm2)],N3I1次之[12.04~12.63 kg/(mm·hm2)],N1I3最小[9.79~10.58 kg/(mm·hm2)]。由此表明,水氮耦合对燕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具有显著互作效应,施氮量150 kg/hm2、灌溉定额337.5 mm是西北绿洲灌区燕麦种植较佳的节水、高产水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油菜(Brassica napus)的化感效应,本研究以皮燕麦陇燕3号(Avena sativa ‘Longyan No.3’)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其完整种子、去壳种子、颖壳为供体,油菜为受体,评价3个部位的水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燕麦完整种子、去壳种子和颖壳水浸提液原液对油菜的综合效应均为负值,分别为-0.81,-0.42和-0.24,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油菜种子的化感综合效应差异显著(P<0.05)。完整种子水浸提液对油菜的综合效应表现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去壳种子和颖壳水浸提液对油菜幼苗的根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对芽生长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出现根短芽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