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6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乡村经历了多次转型发展,随着后脱贫攻坚时代的到来,乡村文化作为凝聚人心合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要素,在反思以往问题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得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如何对标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目标与新高地,相关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发展问题基础上,以杭州市临安区双庙村为例,分析其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与存在的传统文化构建形式单一、文化认同度不高、文化挖掘深度浅显、文化与产业联动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多维联动的乡村文化迭代升级模式与实践路径,通过建立新型集市、挖掘乡土故事、打造品牌战略等方式,实现打造产业、特色、颜值、乡愁、活力“五位一体”新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蒋昳萱    温小荣    蒋佳文    朱硕    孙圆    翁卫松  徐达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5):140-145
利用地基激光扫描技术采集了泗洪县陈圩林场中4块样地178株杨树的2期点云数据,对其进行干形变化分析。首先建立试验形率与胸高形数的估测模型,然后将(h+3)/2引申到树木干形分析中,定义TAP和TAP累积量,尝试用干形指标描述2期TLS数据的不同造林密度下杨树干形变化,最后对研究区整体干形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形率可有效估测胸高形数,R2为0.773,RMSE为0.37%;TAP累积量和材积变化量随造林密度增加而降低,高径比变化量随造林密度增加而增加;研究区整体树木削度减少,材积增加,干形趋于通直圆满。因此,相较于传统干曲线严谨复杂的计算方法,TAP累积量的计算更加方便易算,用以代替连续的曲线方程,可以近似描述树木干形变化,为后续干形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基于自适应步长RRT的双机器人协同路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洋  徐达  周诚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3):358-367
针对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 exploring-random tree,RRT)方法的步长确定过分依赖于程序调试,需耗费大量时间,且固定步长存在碰撞检测失效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步长RRT方法。通过建立构型空间与工作空间的范数相容不等式,把工作空间中产生的步长约束在允许范围内,进而实现有效的碰撞检测;提出了随机树被动生长方法,实现了双机器人在各自构型空间中的协同路径规划。仿真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步长RRT方法进行双机器人路径规划时,随机树的每一次生长所产生的位移不超过设定值,保证了碰撞检测的有效性,相比传统的固定步长RRT,自适应步长RRT方法无需多次调试就能确定步长,提高了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速度。  相似文献   
44.
蒲公英绿原酸的酶法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蒲公英绿原酸提取效率的影响并完成工艺优化,通过加料评吸试验为蒲公英绿原酸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种提取方法对蒲公英绿原酸进行提取,针对酶解醇提法进行工艺优化,考察酶液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绿原酸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酶液添加量为3 m L,料液比为1∶12 g/m L,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3 h。按照上述最优工艺条件制备得到的蒲公英提取物中,绿原酸提取率可达5.33 mg/g。将该提取物产品按照0.1%加料进行卷烟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卷烟的甜润感、刺激性、余味、干燥感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同时在烟香和香气浓度上损失也较小,总体较为均衡。[结论]酶解醇提法在蒲公英绿原酸提取中具有较高的效率,该提取物应用于卷烟中能显著提高烟气的感官舒适性,在烟用香料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目的:结合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术,探讨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基础。方法:在36侧经红色乳胶或墨汁灌注的成人头颈部标本上,对颏下区的血供情况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颏下动脉由面动脉绕下颌骨下缘前(0.6±0.4)cm或距颈外动脉起点(3.1±0.7)cm处发出。面动脉发出颏下动脉前的外径为(3.1±0.9)mm,颏下动脉起始处外径(1.8±0.5)mm,起点离下颌骨下缘(1.1±1.4)cm,距下颌角(2.6±0.4)cm。主干沿下颌下腺浅叶上缘与下颌骨下缘深方之间的软组织中前行(2.6±0.6)cm,继而穿入二腹肌前腹深面。全长为(4.3±0.6)cm。该动脉有1~2条伴行静脉,全部汇入面静脉,汇入前外径为(2.3±0.7)mm。另外,出现副颏下动脉的占8.3%。颏下动脉的分支有下颌下腺支,占100%(36侧),皮支100%(36侧),二腹肌前腹支100%(36侧),下颌舌骨肌支100%(36侧),浅筋膜颈阔肌支100%(36侧),下颌骨骨膜支83.3%(30侧),下唇支75.0%(27侧),舌骨舌肌支47.0%(17侧),舌下腺支41.7%(15侧)和舌支13.9%(5侧)。根据颏下区皮肤一侧动脉灌  相似文献   
46.
国内有大量玉米深加工厂,即湿法淀粉糖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玉米浸泡水和玉米皮渣等废渣及废水,可通过酵母发酵加工生产一种饲用级酵母单细胞蛋白添加剂,这是饲料工业用的优质蛋白质原料。  相似文献   
47.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鹅掌楸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未来气候环境对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利于科学合理地制定鹅掌楸的保护措施。  方法  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以鹅掌楸的地理分布数据、Worldclim生物气候变量和人类活动强度数据为依据,分析影响鹅掌楸分布的主导因子,并对其在中国的适宜性分布区进行预测。  结果  MaxEnt模型有很好的预测能力,训练集均值为0.973,测试集为0.953。年均降水量、最湿季度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降水量变异系数和昼夜温差月均值是影响鹅掌楸分布的五大因子,总贡献率超过80%;人类活动强度也有影响,贡献率为2.3%。将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导入GIS软件中进行适生区分级,发现鹅掌楸高适宜分布区在西南地区的大巴山以南向西南方向延伸到贵州中北部地区;在华东地区为北起天目山,向南延伸至浙南和闽北的丘陵山区。该模拟结果与已有调查结论一致。对21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70年代不同温室气体排放场景(RCP)下鹅掌楸在中国的分布预测表明:鹅掌楸的适宜分布区有向高纬度轻微移动的趋势,分布面积随着年份的增长呈先稳定后下降趋势;至21世纪70年代,RCP 8.5时,面积较当代减少5.3%,与已有研究认为全球变暖情况下生物适宜分布区减少的结果吻合。  结论  该预测结果表明了气候变化将影响鹅掌楸种群分布,可为鹅掌楸未来的栽培与迁地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基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80’s)、1995年、2000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破碎化模型及空间关联指数分析浙江省余杭区森林破碎化状态、趋势及干扰模式。对于2008年的森林破碎化模式,以乡镇为分析单位,建立了森林破碎度指数与城市化水平的统计关联,以期对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森林空间配置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80’s至2008年期间,研究区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但内部森林比例降低,穿孔森林、斑块森林、边缘森林、过渡森林均增加,表明森林破碎化程度加剧;(2)研究区森林所受人为干扰大大超过自然干扰,具体表现为农业干扰最强,城市化进程干扰次之,自然干扰贡献最小;(3)在乡镇尺度上,2008年的森林破碎化模式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指数关联性:y=0.115 5e0.042 9x,R2为0.55。  相似文献   
49.
农业废物的环境生态效应与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达  周青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414-414
农业废物是资源利用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流失份额,是物质和能量的载体,从环境生态学角度看,农业废物也是错位的资源。在分析农业废物的现状及其环境生态效应基础上,探讨了运用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趋同趋异进化、食物链加、减环和种间关系等生态学原理实现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
农业废物是资源利用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流失份额,是物质和能量的载体,从环境生态学角度看,农业废物也是错位的资源。在分析农业废物的现状及其环境生态效应基础上,探讨了运用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趋同趋异进化、食物链加、减环和种间关系等生态学原理实现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