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9 毫秒
41.
玉米大斑病菌UP-PCR体系的建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通用引物PCR(UP-PCR)扩增反应中的dNTP、引物、MgCl2、DNA聚合酶和模板浓度以及退火温度(Tm)、PCR反应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适合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的UP-PCR反应体系,并筛选出7条多态性较好且稳定的引物。对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玉米主产区的24株病菌进行UP-PCR分析,共扩增出75条谱带,大小介于250~2 000 bp,多态性比率为72.0%,说明UP-PCR标记在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较高的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在阈值为0.796处菌株被分为8个类群。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群体存在明显的种内遗传分化现象,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相关性,和生理小种组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遗传谱系就等于生理小种的简单对应关系。UP-PCR技术可以充分展现玉米大斑病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差异性,可为有效地开展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进化及探讨其致病性的生理分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采用平皿对峙培养等方法对10株耐铜锌木霉菌进行筛选,得到8株抑制率较高的生防菌株,并进行了防治瓜类枯萎病盆栽试验,最终筛选出2株防治效果较好的木霉菌变异株TR123、TR68。结果表明:多数REMI变异株的生防效果优于野生菌株,其中以TR123、TR68生防效果最好,野生木霉菌株中T36生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3.
连作对甜瓜化感作用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进行了连作对甜瓜化感作用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甜瓜根茬腐解物降低了甜瓜的抗性,使其在接种甜瓜枯萎病菌后,随着根茬腐解物含量的增加甜瓜长势逐渐衰退,枯萎病逐渐加重。100%重茬土壤的甜瓜株高比生茬土降低33.50%,叶面积降低76.21%,植株地上部重和地下部重分别降低139.47%和309.6%,发病率提高79.24%。  相似文献   
44.
对采自辽宁省部分地区的45份玉米顶腐病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89株镰孢菌,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4个种,分别为:亚粘团镰孢菌(Fusarium subglutinans)、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孢菌(F.proliferatum)和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经EF-1a基因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将顶腐镰孢菌分为4个组.用5条通用引物经UP-PCR扩增后,扩增出5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占总条带数的93.0%.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当相似系数0.626时,可将24个菌株划分为4个组,EF-1a基因序列与UP-PCR和ITS序列相比.更能体现镰孢菌种间和种内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45.
应用免疫胶体金银染色技术定位玉米内生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光镜免疫胶体金银染色技术对玉米内生细菌进行了定位研究。用分离、筛选于玉米体内具有生防潜力的优势菌枯草芽孢杆菌B20-006菌株的特异性蛋白,制备兔抗血清作为一抗,二抗为金标记羊抗兔IgG,30%甘油-1%戊二醛固定组织,进行冷冻切片免疫胶体金银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液浸根处理后5~7d (三叶期)的组织切片中菌体有大量金银颗粒沉淀,内生细菌在根、茎、叶均有分布,大多寄生在植物组织的细胞间隙,菌量根部大于茎和叶部,根、茎、叶的菌量之比为12:3:1,证明枯草芽孢杆菌B20-006菌株为玉米内生细菌,且可在玉米体内繁殖和传导。  相似文献   
46.
不同发酵条件对木霉产孢类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木霉T2 3固体发酵以产生分生孢子为主。液体发酵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条件来生产不同类型的孢子。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马铃薯蔗糖培养液等可作为生产厚垣孢子的培养基 ;木霉T2 3的孢子类型和产孢速度受温度影响。在适于木霉生长的温度范围内 ,2 4℃以下产生厚垣孢子 ,最大产孢量为 1 0 6× 1 0 8个 /ml。 2 8℃以上形成分生孢子 ;30℃时产孢量最大 ,为 1 99×1 0 8个 /ml,温度越高产孢速度越快。初始pH值低易产生厚垣孢子 ,pH值高易产生分生孢子。适当降低液体发酵的供氧量 ,有利于厚垣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47.
生防木霉菌T23及其诱变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生防木霉菌T23及其诱变体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38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10条引物,共扩增出145条RAPD谱带,多态性标记数为119条,占扩增总带数的82.1%。DNA片段大小范围在564~3 530 bp内,大多数集中在564~2 027 bp。并利用NTSYS统计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和聚类。结果表明,生防木霉菌T23诱变前后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态性;生防木霉菌T23经过尿素、过磷酸钙、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的长时间诱导能发生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48.
几种设施蔬菜根系浸提液对甜瓜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设施蔬菜根系浸提液对甜瓜种子萌发以及甜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莱、大葱、辣椒等作物对甜瓜种子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甜瓜枯萎病病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做为甜瓜种植的前茬作物;黄瓜、番茄作物根系除对甜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外,还可明显促进甜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因而不宜作为甜瓜种植的前茬作物.  相似文献   
49.
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明确近年来中国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turcica)的生理小种变化和种群消长情况,分析玉米大斑病逐年加重的原因。采用常规Ht单基因(Ht1、Ht2、Ht3和HtN)鉴别寄主,对2005年和2006年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和北京-天津-唐山地区共10个省区28个地区的204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利用毒力频率法分析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分化及其在中国的分布频率。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了近30年中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变化趋势。共鉴定出0,1,2,3,12,13,23,123,23N共9个生理小种,其中0号小种和1号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别占供试菌株的62.25%和19.12%,其他小种占供试菌株的18.63%;所鉴定的204个菌株,对Ht1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高,为33.33%;对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低,为1.47%;对Ht2和Ht3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6.18%和6.37%。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明显,呈现复杂化,不断有新小种出现。Ht1和Ht2抗性基因在中国大部分玉米严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丧失”。玉米大斑病菌新小种出现、0号和1号小种以外其他生理小种出现频率的的升高和品种抗性的“丧失”是玉米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选择10种高效、低毒、低残的化学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异菌脲、腐霉利和代森锰锌等是防治人参黑斑病的较好药剂,其中异菌脲因全年用药5次的发病率为0,相对防效达100%,并对人参具有刺激生长、延长绿叶期的作用,使参根增重16.21%,可作为农田栽参防治人参黑斑病的特效药.在农田栽参大面积黑斑病防治上可推广异菌脲、腐霉利、代森锰锌、粉锈宁等药剂,其中异菌脲和代森锰锌2种药剂交替使用将有效控制人参黑斑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人参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