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耕作方式下水分管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8年早季和晚季,以桂旱1号和金优253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湿润灌溉、交替灌溉、水层灌溉3种水分管理模式下和免耕、常耕2种土壤耕作方式下水稻氮素与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湿润灌溉栽培降低了2种耕作方式水稻的氮肥吸收量,其中对基肥和分蘖肥吸收量的降低达显著水平;(2)湿润灌溉栽培时施入稻田中的氮肥被当季水稻吸收利用的比率下降,在土壤中的残留比率增加;(3)常耕条件下,湿润灌溉水稻氮素吸收总量明显低于水层灌溉和交替灌溉水稻,但免耕条件下湿润灌溉对水稻氮素吸收总量的影响比较小;(4)湿润灌溉时水稻产量和氮素的生产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42.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目前AMF还不能纯培养,只能通过与宿主植物共生的方式扩繁.为研究不同宿主植物对AMF的扩繁效应,本研究选择玉米(Zea mays)、高粱(Sorghum bicolor)、黑麦草(Lolium perenn...  相似文献   
43.
免耕抛秧水稻的大穗优势及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连续4年对免耕抛秧水稻的大穗优势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耕抛秧水稻相比,免耕抛秧水稻的每穗总粒数更多,表现出明显的大穗优势。免耕抛秧水稻的分蘖位较低,后期积累干物质和养分的能力强,后期生理代谢旺盛、生理功能强,剑叶衰老慢,能充分保证籽粒生长等是免耕抛秧水稻大穗优势形成的内在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44.
免耕对稻田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连续免耕2年的稻田,分层测定其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免耕降低了土壤中细菌、好气性固氮菌的数量和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但增加了土壤中放线菌、真菌、嫌气性固氮菌、厌气性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并提高了土壤蔗糖转化酶、脲酶的活性;免耕2年后土壤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下降,土壤总孔隙度略有增加,土壤中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4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沟灌方式和肥料运筹对甜糯玉米鲜穗产量、品质以及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获得提高甜糯玉米产量、品质和保持土壤质量的节水节肥模式。试验设2种沟灌方式,即常规沟灌和隔沟灌溉,2种施肥水平,即低肥(N 120 kg/hm2,P2O560 kg/hm2)和高肥(N 180 kg/hm2,P2O590 kg/hm2),以及3种施肥方式,即B1:30%N、K肥作基肥,70%N、K肥作追肥施入,B2:50%N、K肥作基肥,50%N、K肥作追肥施入,B3:70%N、K肥作基肥,30%N、K肥作追肥施入。结果表明,高肥下,相同施肥方式时,与常规灌溉相比,隔沟灌溉提高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淀粉量,3个时期土壤脲酶活性,拔节期和抽雄期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同沟灌方式时,与B3施肥方式相比,B1施肥方式增加玉米鲜穗产量,提高3个时期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拔节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抽雄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而B2施肥方式不显著增加玉米鲜穗产量。隔沟灌溉下,与低肥相比,高肥增加了玉米鲜穗产量,籽粒中可溶性糖量、还原糖量和淀粉量,3个时期土壤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因此,在甜糯玉米生长季节需要补充灌溉时,在隔沟灌溉下,高肥水平结合30%的N、K肥作基肥和70%的N、K肥作追肥方式不降低玉米产量,而提高甜糯玉米品质及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较理想的水肥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水稻受高温危害时时积温与其颖花相对结实率的关系,探讨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为指导水稻耐热新品种鉴定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超级稻桂两优2号、优质杂交稻良丰优339和耐热品种N22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控温盆栽,设置不同温度胁迫水平(35和38℃)及胁迫持续时间(2、4、6、8和10d),产生不同的危害时积温,采用实时抽出穗标记法测定高温胁迫处理下的颖花结实率,以自然条件生长植株的结实率为对照,测定颖花相对结实率.[结果]随高温胁迫的加重,各水稻品种的颖花结实率均逐渐降低;采用32 ℃为危害温度阈值,时积温与相对结实率间呈负指数关系(Y=116.7e-0.01x,r2=0.84*,P<0.05),以相对结实率为50%测算的时积温约85℃·h,其对应的温度胁迫处理为35℃连续处理5 d或38℃连续处理3d,此时的实际时积温为90℃·h.[结论]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水稻开花期高温处理,在自然光照、相对湿度80%条件下,38℃高温连续处理3d,每天9:30~15:30温度恒定连续处理6h,达到危害时积温90℃·h,以自然条件下生长植株的结实率为对照,计算其相对结实率.该指标可科学有效地鉴定区分水稻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47.
超级水稻品种在广西的生育与产量表现及库容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广西早晚两用品种金优253为对照,观察了47个超级稻品种的生育及产量表现,分析超级稻的产量构成及库容特点。结果表明,准两优527早晚稻产量均最高,并筛选出一批适合广西南宁早稻和晚稻种植的品种。超级稻产量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千粒重,培育大穗是增加群体颖花量的原因;超级稻增产潜力巨大,最大库容量达到865.4kg/667m2,比对照的521.4kg/667m2增加344.0kg/667m2,增幅66.0%,但库有效充实度比较低,稳定提高库有效充实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48.
为明确在化肥施用量减少条件下,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19年在广西龙州、象州和岑溪进行水稻多点联合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量(P1)、常规施肥量减10%+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P2)、常规施肥量减20%+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P3)和常规施肥量减30%+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P4)4个处理,成熟期测定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的平均干物质积累量P2处理比P1处理提高6.06%,P3和P4处理分别比P1处理下降3.44%和3.75%;平均产量P2处理比P1处理提高0.45%,P3和P4处理与P1处理相比平均下降5.40%和4.08%。由此可知,海藻肥和微生物菌剂可以替代10%~30%的化肥,替代比例与土壤肥力水平有关,不同地点替代比例略有差异,象州适宜替代比例为10%,龙州和岑溪最优替代比例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