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0篇
  23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以数据库及相关网络技术为支撑,并结合目前我国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所面临的一些质量问题的实际,提出计算机辅助管理程序,以帮助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
根据连续三年多点试验资料,明确了冬小麦的产量,产值和纯收益均与灌溉定额呈二次曲线型关系,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亦呈二次曲线型;分析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的显著差异性;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灌溉定额和模式。  相似文献   
43.
调亏灌溉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蒸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验材料,采用防雨棚下桶栽土培方法,研究调亏灌溉(RDI)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分蒸散的影响。桶栽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冬小麦设返青-拔节(I)、拔节-抽穗(Ⅱ)、抽穗-灌浆(Ⅲ)3个水分调亏阶段;每个调亏阶段设置轻度调亏(L)、中度调亏(M)和重度调亏(S)3个水分调亏程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分别为60%~65%FC,50%~55%FC和40%~45%FC;另设全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85%FC)为对照(CK)。结果表明,RDI对冬小麦水分蒸散的影响存在"阶段与时段差异性"。适时适度的水分调亏可降低植株蒸腾速率,抑制植株"奢侈蒸腾"现象,显著减少水分散失;作物耗水量随水分调亏度加重而降低,二者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在拔节期及其以前水分调亏最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适宜的水分调亏度为50%~55%FC。  相似文献   
44.
调亏灌溉对冬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对冬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采用防雨棚下盆栽方法,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在黄淮海平原河南新乡连续进行了2 a试验研究。冬小麦设置5个水分调亏阶段:三叶—越冬(I)、越冬—返青(II)、返青—拔节(III)、拔节—抽穗(IV)、抽穗—成熟(V);每个生育阶段设置3个水分调亏度:轻度调亏(L)、中度调亏(M)和重度调亏(S),相对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分别为60%~65%FC(田间持水量)、50%~55%FC和40%~45%FC;对照(CK)相对含水率为75%~85%FC。结果表明,越冬—返青的轻度(60%~65%FC)或中度(50%~55%FC)水分调亏复水后有利于氮、磷养分向籽粒运转与分配,而水分过多或过度亏水则导致养分过多分配至茎、叶等营养器官;抽穗—成熟期的适度调亏(50%~55%FC)有利于提高籽粒中氮、磷的含量,因而提高籽粒产量,改善籽粒品质;返青—拔节及其以前阶段的轻度(60%~65%FC)、中度(50%~55%FC)水分调亏有利于提高氮、磷养分利用效率,但水分调亏不利于钾素利用效率的提高。水分调亏,尤其是越冬期的轻度调亏(60%~65%FC)或拔节期的中度水分调亏(50%~55%FC)可显著增强作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从而减少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说明RDI可有效调控作物养分吸收与分配,实现节水、节肥、高产、优质和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45.
为探明棉花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对产量的影响,我们在豫东平原棉田进行了土壤水分状况和灌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平原棉花生育期间土壤含水率存在3个低谷,分别出现在蕾期后期、花铃期后期和吐絮期中期,即棉花移栽后的21~27 d、69~75 d和102~108 d.从棉花蕾期至花铃期土壤储水量逐步增加到较高的水平,但在花铃期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同时控制盛絮期的耗水量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WUE).通过2000~2002年间棉花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和盛絮期的田间耗水量与产量的回归分析,得出其影响产量的系数分别为0.24、1.48、-0.12和-0.33.研究认为,棉花田间灌溉的时期对产量的效应顺序为花铃期>蕾期>吐絮期>盛絮期.  相似文献   
46.
为探明棉花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对产量的影响,我们在豫东平原棉田进行了土壤水分状况和灌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平原棉花生育期间土壤含水率存在3个低谷,分别出现在蕾期后期、花铃期后期和吐絮期中期,即棉花移栽后的21~27 d、69~75 d和102~108 d。从棉花蕾期至花铃期土壤储水量逐步增加到较高的水平,但在花铃期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同时控制盛絮期的耗水量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WUE)。通过2000~2002年间棉花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和盛絮期的田间耗水量与产量的回归分析,得出其影响产量的系数分别为0.24、1.48、-0.12和-0.33。研究认为,棉花田间灌溉的时期对产量的效应顺序为:花铃期>蕾期>吐絮期>盛絮期。  相似文献   
47.
麦棉套作小麦边际效应与生态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试验,对麦棉套作小麦边际效应和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套作小麦边行在株高、单株分蘖、单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灌浆速度、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方面都强于内行和单作小麦。3-1式套作小麦边行产量比单作小麦内行高61%;4-2式套作小麦产量比单作小麦内行高75%。套作小麦南边行产量比北边行高7.6%。套作小麦内行与单作小麦相比,在叶面积、干物质、穗粒数方面强于单作;在产量、有效穗、分蘖方面与单作大致相当;在灌浆速度、千粒重方面弱于单作小麦。与麦行相比,预留行温度较高,湿度较低,光照充足。拔节后预留行地表温度比麦行高2~5℃。  相似文献   
48.
充分灌溉和干旱胁迫对棉花茎直径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桶栽棉花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讨充分灌水条件下(T0)和一个干旱周期中(TI)的茎直径变化量(RV)、最大收缩量(MDS)及每日生长量(DI)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受到土壤水分减少的影响,TI处理棉花的茎杆逐渐收缩得不到恢复,其RV曲线下降和T0处理RV曲线的差异逐渐变大,并且同是TI处理的植株其RV下降幅度也不同;二种条件下棉株的MDS和DI均呈负相关;水分胁迫的加剧导致棉花叶片气孔导度变小。经回归分析二处理MDS和气象因子中的有效辐射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有效辐射是导致茎变化的主因。据此提出土壤相对含水量60%为RV产生差异的临界值,土壤相对含水量40%是棉花茎秆内可被用做蒸腾的水分被完全耗尽的临界值;同时提出标准茎变化的概念及其全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9.
小麦节水高产的土壤水分调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明阐述了小麦节水高产的土壤水分调控理论依据,系统研究了影响土壤水分调控标准的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与特点,总结提出了调控标准与范围以及农水措施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61kg/m3,对指导当前节水农业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辣椒植株茎直径微变化与作物体内水分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土培和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辣椒为材料进行了植株茎直径微变化与作物体内水分状况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茎膨胀、收缩与作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茎直径变化量能灵敏、实时、准确的反映植株体内的水分状况。与其他水分诊断方法相比,茎直径微变化法具有简便、稳定、无损、连续监测和自动记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