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试了厚朴乙酸乙酯提取液对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stans)、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五味子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穿山龙黑斑病菌(Alternaria dioscoreae)和紫草白霉病菌(Ramularia lithospermi)5种药用植物病害致病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厚朴提取液对以上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厚朴提取液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在相同的供试浓度下,厚朴提取液对紫草白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试验中还发现,当浓度大于0.5mg/mL时,对人参黑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2.
五味子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五味子植株根内共获得322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扩散对峙试验,结果表明,28个菌株对五味子茎基腐病菌具有拮抗性,占菌株总数的8.7%;22个菌株对人参锈腐病菌具有拮抗性,占菌株总数的6.8%;24个菌株对穿山龙黑斑病菌具有拮抗性,占菌株总数的7.5%。以上拮抗细菌中,有3种抑菌效果明显,抑菌圈半径达到10 mm以上,其编号分别为Wr082、Wr096、Wr153。对这3株拮抗菌进一步进行了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及16S rDNA序列测定,将菌Wr082鉴定为类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nxantha),菌株Wr153鉴定为蒙氏假单胞菌(P. monteilii),菌株Wr096鉴定为葛氏沙雷氏菌(Serratia grimesii)。  相似文献   
43.
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褐斑病和网斑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明确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以期为抗病育种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对辽宁主栽的16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褐斑病和网斑病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花生品种(系)对两种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但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褐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阜花17’属抗病类型,‘鲁花11’、‘铁引花2号’、‘良青8号’、‘新花2号’和‘锦花15’属中抗类型,其余属高感或感病类型。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鲁花11’、‘铁引花2号’和‘白花生’属抗病类型,‘黑花生’、‘新花2号’、‘花育20’、‘锦花14’、‘新花1号’、‘锦花15’和‘良青8号’属中抗类型,其余属高感或感病类型。多数花生品种(系)对花生叶斑病综合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44.
旷玲  周如军  傅俊范  杨坡 《植物保护》2008,34(3):139-142
通过对丹东地区的多次调查,发现此病害发生严重。无梗五加根腐病在4月初开始出现,5月份为发生盛期。本文对无梗五加根腐病进行了症状描述,并对采集的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对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此病害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针对此病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无梗五加根腐病;病害调查;病原鉴定;Rhizoctonia solani   相似文献   
45.
 为明确水杨酸(SA)对人参抗人参锈腐病的诱导作用,本研究首先采用琼脂平板法测定了SA对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生长的影响。然后用SA溶液处理二年生人参移栽苗,温室接种人参锈腐病菌,测定了人参根内防御酶系活性(PAL,CAT,PPO,POD)、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0~200 mg·L-1 的S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SA溶液处理后,人参锈腐病发病率较直接接种处理的下降30%,人参根系PAL、CAT、PPO、POD活性较对照均表现上升趋势,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也较对照增强,并且经SA诱导后接种锈腐菌的人参体内上述酶活性比只诱导不接种处理上升速度快。这表明SA处理可以改变人参根部相关防御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人参对人参锈腐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46.
辽宁花生品种对疮痂病抗性及流行时间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辽宁花生产区栽培品种对疮痂病抗性差异及病害发生流行规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五点调查法对不同花生品种疮痂病田间发生情况和时间流行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供试18个品种花生疮痂病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主栽品种白沙1016病情指数最高,可达34.5,新花2号病情指数最低,仅为15.7.根据花生疮痂病相对抗性评价标准,供试品种整体分为3类,高感品种4份,感病品种6份,中抗品种8份,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病害发生规律表现为:7月初为始发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病害盛发期,8月末至9月上旬为病害衰退期.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花生疮痂病病情指数随时间的流行动态,依据模型公式也推导出主栽品种白沙1016的病情指数最大,日增长量为0.89.  相似文献   
47.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锈腐病是由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 arpon de structans (Zinns.)Scholten]引起的根部病害之一,在人参生产中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水杨酸(SA)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诱导物质,目前将其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在温室可控条件下进行,用浓度为200mg·L-1的SA溶液处理2年生人参移栽苗,然后接种人参锈腐菌,接种后3,6,9,12,15,20,25,30d取样.通过测定参根内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探索其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经SA处理后,接种人参锈腐菌的参根MDA含量在12d时较接菌未处理的下降了35.5%;脯氨酸含量在15d时达到峰值142.31μg· g-1FW,是清水对照的1.85倍;可溶性糖含量在12d时达到峰值4.91mg·g-1FW,是清水对照的1.6倍;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说明外源SA能有效降低参根内MDA含量和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强人参对锈腐病的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48.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了白头翁黑粉病在辽东山区白头翁栽培田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和鉴定。根据冬孢子形态特征,初步确定了白头翁黑粉病病原菌为白头翁条黑粉菌[Urocystis anemones(Pers.)Wint.],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条黑粉菌属真菌。在发病前期合理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4%氟硅唑乳油、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可有效控制白头翁黑粉病发生。  相似文献   
49.
人参锈腐病生防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吉林和辽宁两省不同人参种植区土壤中分离出836株细菌,从中筛选出10株对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选择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BS015(抑菌圈直径22.8mm),对人参几种常见病原菌进行抑菌谱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S015对人参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人参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hinseng)、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人参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抑制效果不明显。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菌株BS01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三都县生态鸽养殖项目精准扶贫主导产业实施情况,对8个生态鸽集中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调查。结果:8个生态鸽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210 271 m~2,完成鸽棚建设59 884 m~2,鸽笼安装8 985组,管理用房1 904 m~2,消毒室155 m~2,引进种鸽5 405对,产蛋14 561枚,孵化乳鸽8 707只,完成资金投入2 599.74万元,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2017年新增带动脱贫贫困村57个,贫困户1 875户,6 933人。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