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6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938篇
林业   1581篇
农学   1076篇
基础科学   429篇
  1477篇
综合类   7039篇
农作物   658篇
水产渔业   1092篇
畜牧兽医   3026篇
园艺   721篇
植物保护   650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625篇
  2022年   627篇
  2021年   666篇
  2020年   648篇
  2019年   728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594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836篇
  2013年   843篇
  2012年   1051篇
  2011年   1049篇
  2010年   939篇
  2009年   970篇
  2008年   1028篇
  2007年   838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588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乔秉钧 《内蒙古草业》1993,(3):46-47,45
西藏高原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在西藏高原的西北端。因高原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荒漠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其它陆地荒漠生态系统所设备强有力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42.
郭渊 《中国食用菌》1996,15(2):19-21
为提高天麻栽培产量,扩大天麻栽培地域,提高山区有限土地利用率,笔者将影响天麻田间高产栽培的几个关键因子进行比较试验,总结出天麻田间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为大力发展天麻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农田作物层生态因子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总结十几年田间试验观测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农田作物层生态因子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田间观测小区布置、使用仪器及观测方法等。  相似文献   
44.
45.
46.
根据浙西北山区114块人工马尾松林样地及土壤调查分析资料,应用典范相关分析,对人工马尾松林之环境及土壤因子与测树因子这两组多维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马尾松的林分平均树高对环境及土壤因子反应较敏感;25个环境及土壤因子中,地貌、母岩、坡位、容重、全氮及交换 mg++含量是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7.
综述表皮生噬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内啡吠对雄性动物精子的作用及作用机理,详述了三种局部调节因子的生成部位和生化性质。此外,还提及转铁蛋白。纤维溶酶原活化因子,抑制素等局部调节因子对精子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蚕豆中抗营养因子的作用及蚕豆营养价值的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威 《饲料工业》1993,14(12):6-7
<正> 蚕豆富含蛋白质,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饲料,但长期以来,蚕豆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却极为有限。原因在于蚕豆含有较高量的抗营养因子,大量饲喂家禽,可以引起一系列负作用。 1.蚕豆中的抗营养因子 Marqnardt(1977)应用柱层析法从蚕豆荚的水溶性提取物中分离到两种成分:即高分子量的缩合单宁和低分子量的多酚类化合物,其中缩合单宁是主要抗营养因子。其他学者发现蚕豆中的蚕豆嘧啶核苷、伴蚕豆嘧啶核苷、植酸盐、蛋白酶抑制剂、外源凝集素(细胞凝集素)、血胆固醇过少因子(皂角苷)以及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都具有抗营养作用。 2.抗营养因子对蚕豆营养价值的影响 Wilson(1974)发现,日粮含20%蚕豆时显  相似文献   
49.
50.
花菇形成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花菇形成因子的研究吴学谦(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323800)为了掌握和了解花菇形成规律和形成因子,研究花菇栽培技术,我们在1988~1992年室外自然气候条件下人造菇木栽培花菇研究的基础上(1993年已作文发表),从1992年开始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