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9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352.
针对池塘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无眼侧体色黑化消褪的现象,本研究从形态、血清和mRNA水平上对其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研究.光镜观察显示,无眼侧消褪区域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显著少于有眼侧和无眼侧黑化区域(P<0.05),电镜观察发现,无眼侧消褪区域皮肤中黑色素颗粒模糊,黑色素细胞中色素体存在凋亡现象.无眼侧黑化区域消褪过程中,鳞片类型经历了由栉鳞—弱栉鳞—圆鳞转变的过程,栉鳞上硬棘数量也随之减少.无眼侧黑化消褪的牙鲆血清中的黑色素聚集激素(MCH)肽含量显著高于无眼侧正常和无眼侧黑化的牙鲆(P<0.05),但无眼侧体色黑化的牙鲆血清中的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MSH)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类型的牙鲆(P<0.05).基因表达分析显示,无眼侧黑化消褪鱼垂体MCH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眼侧黑化鱼(P<0.05),而垂体POMC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眼侧黑化鱼(P<0.05),但都与无眼侧正常鱼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阐释池塘养殖牙鲆无眼侧体色黑化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53.
为分析外源因素对黑木耳固体发酵菌落生长活力、黑色素产量以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以黑木耳品种“Y9”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条件下培养菌株,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测定黑色素产量及酪氨酸酶活性,并利用皮尔逊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酪氨酸酶活性与黑色素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外源因素中蔗糖、豆饼粉、 KH2PO4对黑木耳生长活力及黑色素产量的影响相对显著,其最佳使用量分别为蔗糖50 g·L-1、豆饼粉50 g·L-1、KH2PO2 1.0 g·L-1,其中蔗糖含量为50 g·L-1黑色素产量为对照组的10倍。黑色素产量与酪氨酸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碳源、不同含量的豆饼粉及KH2PO4试验组中酪氨酸酶活性与黑色素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他试验组无显著正相关,但二者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354.
【目的】开展黔北麻羊黑白毛色差异的蛋白组学分析,明确影响其毛色差异的特异性蛋白及其通路,为揭示黔北麻羊特征毛色的形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集3只黔北麻羊公羊背部黑色羊毛皮肤组织块和腹部白色羊毛皮肤组织块,通过SDT裂解法提取黔北麻羊皮肤组织蛋白并进行蛋白定量分析,然后对筛选出的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分别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通过组间比较共筛选出420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与白色羊毛对照组(White)相比,黑色羊毛试验组(Black)有247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呈上调表达、173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呈下调表达,其中与形成黑色羊毛的黑色素相关蛋白共有15个,包括表皮视黄醇脱氢酶2(SDR16C5)、视黄醇脱氢酶16(RDH16)、视黄醇饱和酶(RETSAT)和角蛋白79(KRT79)等9个上调蛋白,以及蛋白激酶B (AKT)、β抑制蛋白1 (ARRB1)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SFRP1)等6个下调蛋白。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表明,显著差异表达蛋白注释到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三大功能的51条GO功能条目上;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有159个蛋白定位于细胞质、128个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及88个蛋白定位于线粒体; 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富集在209条KEGG通路上,其中5条通路与黑色素生成相关,分别是视黄醇代谢(Retinol metabolism)、黑色素生成(Melanogenesi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结论】导致黔北麻羊存在黑白毛色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参与黑色素生成通路的KRT79及参与视黄醇通路的SDR16C5、RDH16和RETSAT等蛋白表达上调,促进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生成和黑色羊毛的形成;另一方面是参与PI3K-AKT通路的AKT表达下调,以及SFRP1表达下调而降低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均有利于黑色素生成。  相似文献   
355.
试验旨在分析黑色素相关基因在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中的差异表达。试验测定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2~17周龄胸肌和腿肌肉色亮度值,比较黑色素相关基因TYR、TYRP1、PMEL和MITF在两种乌骨鸡胸肌和腿肌的差异表达量。结果显示:2周龄时余干乌骨鸡胸、腿肌和丝羽乌骨鸡胸肌肉色亮度值显著小于其他周龄(P<0.05),余干乌骨鸡6周龄胸、腿肌亮度值显著大于6周龄丝羽乌骨鸡(P<0.05),17周龄时丝羽乌骨鸡腿肌亮度值显著大于余17周龄干乌骨鸡(P<0.05);4个基因在2种乌骨鸡2~17周龄的胸肌和腿肌中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周龄时表达量较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黑色素相关基因表达量存在品种效应,2周龄时TYR和TYRP1基因在丝羽乌骨鸡腿肌中表达量较高,17周龄时MITF基因在余干乌骨鸡腿肌中表达量较高。TYR、TYRP1、PMEL和MITF 4个基因在2种乌骨鸡胸肌和腿肌中表达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4个基因表达与2种乌骨鸡肉色亮度值显著负相关(P<0.05),且对黑色素沉积呈现正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在乌色度选种时可以将TYR、TY...  相似文献   
356.
冯磊  程文  雷虹 《林业科技》2022,(3):36-40
比较3种黑木耳黑色素组分的理化性质,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光照会降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稳定性;低温有利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保存,长时间加热会降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保存率;pH值会显著影响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溶解性,碱性条件更有利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溶解;K+、Ca2+和Mg2+会显著降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吸光值,Cu2+和Fe3+会使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吸光值升高;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容易被氧化剂氧化,但还原剂对其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谷氨酸钠和丁基化羟基茴香醚这四种食品添加剂对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57.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铜对广西乌鸡生长性能、组织黑色素含量、组织乌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案,将540只广西乌鸡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5,15.0,30.0,60.0,125.0 mg/kg的铜(以氨基酸螯合铜的形式),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测定各组乌鸡的生长性能指标(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组织黑色素含量、L*值和血清生化指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表明:除Ⅴ组外,其他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Ⅱ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最高,Ⅳ组料重比最低。Ⅲ组胸部皮肤、肝脏、肌胃中的黑色素含量最高,Ⅳ组胸肌中的黑色素含量最高;Ⅱ组腿肌、肌胃、心脏、脾脏、肝脏、肾脏、股骨骨膜的L*值最低,Ⅲ组胸部皮肤、胸肌、胫部皮肤、气管、肺脏的L*值最低...  相似文献   
358.
为提高黑木耳黑色素的产量,以碱溶酸沉法对黑木耳液体发酵菌丝体中的黑色素进行提取,以黑色素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黑木耳黑色素的液体发酵生产及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黑色素的最优液体发酵生产工艺条件为起始pH 5.5、25℃、培养9 d;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2 mol/L、料液比1∶40、浸提1.5 h。黑木耳黑色素得率可达1.55%。研究结果可为黑木耳工业化液体发酵生产黑色素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59.
为研究黑色素富集激素基因(MCH)表达调控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无眼侧黑化性状的关系,通过分子克隆获得了半滑舌鳎pMCH2,通过NCBI获得了pMCH1 cDNA序列,分析了pMCH mRNA的组织表达特性,探索了脑垂体和皮肤中的pMCH mRNA表达与无眼侧黑化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pMCHl cDNA序列长476 bp,编码134个氨基酸,与鲽形目、鲤形目和鲈形目鱼类的pMCH1氨基酸聚为1个进化分支.pMCH2 cDNA序列全长为626 bp,编码147个氨基酸,与鲽形目和鲍形目鱼类的pMCH2氨基酸聚为1个进化分支.2种MCH mRNA在垂体中表达量最高,同时,MCH1 mRNA在除肌肉外的其他组织中均可检测到表达;MCH2 mRNA在脑、有眼侧皮肤、无眼侧正常皮肤、性腺和鳃组织中也可检测到较高表达.MCH mRNA表达与无眼侧黑化程度的关系分析显示,脑垂体和皮肤中MCH1 mRNA表现出相似的表达变化趋势,都是10%黑化组的表达量最高,而后随黑化程度加大显著降低.对于MCH2而言,无眼侧正常鱼和无眼侧50%黑化鱼的脑垂体中都具有较高的MCH2 mRNA表达水平,但在无眼侧10%黑化组和无眼侧80%黑化组,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皮肤中MCH2表现出随黑化程度加大而显著升高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为认识MCH基因与半滑舌鳎无眼侧黑化性状的表达调控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60.
旨在探究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多态性与黑色素沉积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选育乌度更深的武定鸡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通过测定300日龄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的血浆真黑色素、褐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分析了MC1R基因外显子的多态位点(SNPs)与黑色素的关系,并检测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发现:武定鸡乌骨品系血浆中3种黑色素指标均高于非乌骨品系。在MC1R外显子区域检测到4个突变位点(T133C、T244C、G460A和C833A),除武定鸡非乌骨品系C833A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以外,其余位点均未偏离;武定鸡非乌骨品系G460A位点呈低度多态,其余突变位点均呈中度多态,其中T244C位点CC基因型和G460A位点AA基因型的真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属于优势基因型。此外,武定鸡乌骨品系各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乌骨品系,且各组织间的表达趋势为皮肤>肾脏>肝脏>心脏>肌胃>脾脏>腿肌>胸肌。本试验结果表明,MC1R基因T244C位点和G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