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80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51篇
  14篇
综合类   224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数字城市化建设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持,其中呼声最高的当属宽带IP城域网。本文论述了宽带IP城域网的诸多特点以及提供的业务,并探讨了城域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城域网结构、常用的组网方案,以及网络平台的认证与计费问题。  相似文献   
32.
中国境内外来杂草的特点危害及其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有外来杂草23科、76属、108种。我国外来杂草的特点表现为来源广泛,以一年生种类为主,近年来入侵的种类较多。外来杂草入侵的原因主要与生境相似度、外来杂草的生态位宽度、繁殖能力以及遗传多样性的改变有关。外来杂草入侵已经对我国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明显损害。针对我国外来杂草的危害现状,本文提出了有效治理外来杂草的策略。  相似文献   
33.
鲁棉研15号是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为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是以转基因抗虫棉选系为父本,常规陆地棉选系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适应性强于一体,深受广大棉农的好评.  相似文献   
34.
通过改变生物活性,增加磁性提高生物免疫功能的研究,利用恒定磁场处理黄芪多糖和黄芪甙,进行鸡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磁场处理条件下,采用恒磁场磁化植物多糖,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免疫效用,对ConA诱导的鸡T淋巴细胞增殖和LPS诱导的鸡B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最优磁化条件不同.磁化强度和时间与效果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关系,呈现"窗口效应".磁化条件必须是针对具体的对象,磁化的药物不同,使用的动物对象不同甚至同一动物的细胞不同,磁化的条件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35.
饶喜  黄华  李明 《甘肃农业》2007,(6):85-87
介绍了我国农药的发展及其使用现状,揭示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6.
长期定位施肥对菜田土壤有效铁及相关因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对菜田土壤有效铁含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肥会提高土壤中有效铁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铁含量增加。不施有机肥组(即B组)3个N水平处理BN2、BN1、BN0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141.2mg·kg-1、67.3mg.kg-1和32.1mg·kg-1,三者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有机肥组(即A组)3个N水平处理AN2、AN1、AN0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79.7mg·kg-1、48.5mg·kg-1和27.6mg·kg-1,三者之间的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但配施有机肥后土壤有效铁含量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氮肥能够降低土壤pH值,而且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酸化程度增强。而长期施用有机肥则对土壤的酸碱性具有缓冲作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单施化肥土壤pH值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大。施有机肥极显著地提高了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在配施有机肥情况下,氮肥用量的增加并不会明显地改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水平。土壤有效铁含量与土壤全碳含量及pH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pH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而与土壤全氮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37.
柞水县养鸡的现状(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柞水位于秦岭南麓山下,商洛市的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水质和大气层的臭氧量经国家抽样化验,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符合发展禽业生产的自然环境与条件。(二)、辖区内农户养鸡数量及销售状况柞水共辖16个乡镇、121个行政村、593个村民小组、总户43800户,其中农户37938户,农户中的养鸡户为29380户、占77.4%。养鸡总数54.5万只,2004年出栏23.5万只,年底存栏31万只。饲养罗曼鸡3户,存舍0.9万只,占良种鸡的0.029%;土鸡散养大户50…  相似文献   
38.
套袋对枇杷果实PAL、PPO、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解放钟枇杷套袋后的果实为试材,在果锈发生严重期至成熟期,每隔10d定期测定套袋果与不套袋果果实中PAL、PPO、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的PAL、PPO、POD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PAL、PPO、POD活性的提高,可抑制果锈的发生;PAL活性提高有利于套袋果实的着色;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可能与套袋果实风味品质变差有关。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某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场出现的以突眼、腹水、红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原因,用平板划线法从患病濒死大菱鲆(体质量为195~535 g)肝、肾、脾、心等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分析、PCR特异性扩增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等方法对优势菌进行鉴定,检测其血清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并用纸片扩散法(K-B)检测分离株对2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病鱼分离获得的菌株为γ溶血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生理生化特征为能水解七叶苷,不能水解精氨酸、赖氨酸等,能利用蔗糖、甘露醇、葡萄糖产酸,不能利用枸橼酸、鼠李糖、尿素等;经16S rRNA序列比对、链球菌特异性引物扩增等鉴定其为副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parauberis;该菌株的毒力基因型为scp B--bca--bac--lmb--fbs A--cfb--cps D--pav A--bib A+-sip+-cyl E--hyl B+;将分离菌株制备成6.3×107、6.3×108、6.3×109、6.3×1010 CFU/mL 4个浓度,腹腔注射健康大菱鲆,得到菌株对受试鱼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6.9×108 CFU/mL;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利福霉素类等6类14种抗生素类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及呋喃类等3类6种抗生素耐药,对诺氟沙星、强力霉素、多粘菌素B中度敏感.本研究中首次报道了中国鱼源副乳房链球菌自然感染发病,可为鱼源副乳房链球菌分子特性研究、致病机理、药物防治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确定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人工苗种繁育中适宜幼虫生长发育的最佳饵料种类、配比及投喂方式,通过测定幼虫生长速率、成活率和变态率,对饵料品种、配比及投喂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饵料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和变态具有显著影响(P<0.05);单一饵料品种投喂结果显示,小球藻饵料组与球等鞭金藻饵料组的体节幼虫体长日增长率和幼虫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饵料组(P<0.05),但这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球藻饵料组的幼虫变态率(17.24%±0.89%)显著高于球等鞭金藻饵料组和其他饵料组(P<0.05),这表明小球藻是单一饵料投喂单环刺螠较好的开口饵料;混合饵料投喂结果显示,小球藻+球等鞭金藻+酵母粉混合饵料和小球藻+球等鞭金藻混合饵料组中,体节幼虫的体长日增长率和幼虫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混合饵料组(P<0.05),但这两个混合饵料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搭配投喂小球藻+球等边金藻+酵母粉混合饵料组的幼虫变态率(21.72%±0.85%)显著高于小球藻+球等鞭金藻混合饵料组和其他混合饵料组(P<0.05),这表明小球藻+球等边金藻+酵母粉的混合饵料组幼虫整体培育效果最佳;进一步的饵料配比及投喂方式研究显示,将小球藻、球等鞭金藻、酵母粉3种饵料按照2:1:1比例混合,在担轮幼虫前期只投喂小球藻+球等鞭金藻,至担轮幼虫中后期增加投喂酵母粉试验组,获得的幼虫变态率最高(24.73%±0.78%),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且幼虫发育齐整度良好;饵料日投喂量结果显示,初孵担轮幼虫适宜的日投喂量为2×104 cells/mL,随着幼虫发育饵料投喂量逐渐增加,当出现蠕虫状幼虫时日投喂量应增加至10×104~12×104 cells/mL.研究表明,单环刺螠幼虫培育的最佳饵料投喂方案为,将小球藻、球等鞭金藻、酵母粉3种饵料按照2:1:1比例混合,在担轮幼虫前期只投喂小球藻+球等鞭金藻,至担轮幼虫中后期增加投喂酵母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