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藏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地畜牧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40 a(1971-2010年)藏西北地区气温明显升高,尤其是旱季气温显著增高;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增多,蒸发量减少。从地区分布来看,藏西北中东部各地气温明显升高、降水增多、蒸发减小,气候呈暖湿化趋势;西部的狮泉河等地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近40 a藏西北地区牧草生长季、青草期提前,结束期推迟,持续日数增多,期间积温和降水量也呈显著增多趋势;大部分地区牲畜抓膘期日数显著增多〔倾向率为2.7 d•(10a)-1〕,掉膘期日数显著减少〔倾向率为6.1 d•(10a)-1〕,气候变化趋势对藏北草地畜牧业十分有利。合理调整畜种结构,有效控制牲畜数量,尤其是山羊数量,对遏制藏西北地区草地退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针对一种空间多环耦合六面体可展机构自由度分析问题,提出了选取动平台、建立等效串联分支、构建等效并联机构,进而基于并联机构自由度分析理论得到六面体机构自由度的分析方法。首先,选取多个构件组成的运动链整体作为动平台,基于螺旋理论建立动平台的所有运动等效串联分支;然后,减少动平台所含构件数,重新建立等效串联分支;最终将原机构等效为动平台仅由1个构件组成的传统并联机构。这样逐渐降低了原六面体机构的耦合度,从而降低了其自由度分析的难度。建立了六面体可展机构的仿真模型,通过施加不同的驱动对六面体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该机构的折叠性能。本研究为此六面体机构的力学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提出的自由度分析方法为其他多面体可展机构自由度分析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水环境状况及其污染程度,在坝光湿地设置了20个采样点,于2017年10月、12月和2018年4月、6月进行水样采集,对地表水盐分、pH、化学需氧量(CODCr)、生物需氧量(BOD5)、营养元素(TP、TN、NO3--N、NH4+-N)含量、氟化物(F-)及重金属(Cu、Zn、Cd、Pb、Cr6+、As)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水质标识指数法、灰色关联法、变权欧式距离模型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对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园地表水总磷含量(TP)普遍偏低,达到地表水Ⅲ类等级以上,而地表水总氮含量(TN)偏高,水质等级为Ⅱ类与V~劣V类;湿地园地表水重金属(Cu、Zn、Cd、Pb、Cr6+、As)含量均达到地表水Ⅰ类水质等级,而汞(Hg)含量介于Ⅲ类~Ⅳ类等级之间,存在Hg重金属污染。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与灰色关联度法进行地表水环境等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湿地园坝光水库(SKS)地表水水质为Ⅱ类等级,而淡水水塘(STD)与咸淡水水塘(STX)、银叶树沼泽湿地(ZZS)、海边(LHS)地表水水质较差,介于Ⅲ类~Ⅳ类水质等级,灰色关联度法评价的地表水水质等级优于水质标识指数法。主成分分析可知,坝光水库(SKS)地表水水质最好,淡水水塘(STD)和咸淡水水塘(STX)地表水次之,而临海(LHS)海水与银叶树群落沼泽湿地(ZZS)地表水最差。  相似文献   
34.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油菜需水关键期降水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摸清西藏“一江两河”油菜关键生育期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为本区域科学、合理化灌溉提供参考。基于西藏“一江两河”流域9个站1981—2014年逐旬降水量资料,采用算术平均、线性趋势等统计方法,对流域油菜需水关键期的降水特征及趋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流域油菜蕾苔期和开花期的降水变率较大,多数年份自然降水不能满足作物需水,水分亏缺严重。近34 年油菜蕾苔期的降水除江孜表现为减少趋势外,其他各站均呈一致的增加趋势,平均每10 年增加0.5~8.6 mm;开花期降水各站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增幅为2.9~10.9 mm/10 a;全生育期的降水量各站以3.9~32.4 mm/10 a 的速率呈增加趋势。区域降水增加,水分亏缺量减少,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5.
1981—2014年西藏0℃界限温度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分析西藏0℃界限温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合理开发农业气候资源。利用西藏38个站点1981—2014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K和距平等统计方法,对西藏≥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积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4年西藏平均每10年≥0℃初日提早3.1天、终日推迟1.9天、持续日数延长5.0天和积温增加83.2℃·d,这种变化在低海拔地区表现的更明显。大部分站点≥0℃界限温度都表现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和积温增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0℃初日和积温的突变点出现在21世纪初,终日突变时间早,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而持续日数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突变。  相似文献   
3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业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加剧了东西部的差距。应当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培育西部地区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发展西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比较东西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等的差距,并借鉴东部产业结构,提出西部地区应努力培育与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37.
为准确估算科尔沁沙地青贮玉米实际蒸散量的变化规律,选用ASCE Penman-Monteith(ASCE-PM)模型计算参考作物蒸散发(ET0);利用双作物系数模型模拟土壤含水率与对应实测值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均方根误差、一致性指数、平均绝对误差和Nash-Sutcliffe效率指数4个指标以及回归系数和决定性系数对双作物系数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然后模拟青贮玉米的作物系数,与ASCE-PM模型结合后模拟青贮玉米的蒸散发、棵间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双作物系数模型准确地模拟土壤含水率和棵间土壤蒸发的变化过程,率定各阶段基础作物系数为0.25、0.9和0.5。棵间土壤蒸发先由播种时峰值下降到较低水平,于收割前有所回升;蒸腾速率除刚出苗和收割前呈单峰变化外大部分时段呈双峰变化,日内变化规律大体为中午高,早晚低,自出苗之日起生长中期后半段处于较高水平,之后逐渐减弱。青贮玉米蒸散量与太阳辐射线性关系最为显著(R=0.643),与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的相关性依次次之。ASCE-PM模型空气动力项5 d尺度贡献率为27.94%~77.66%,且随风速同增减。综上所述,ASCE-PM模型结合双作物系数可较好估算科尔沁沙地青贮玉米的实际蒸散量,以及棵间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量。  相似文献   
38.
不同地理环境下酸枣叶的形态解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短缺是目前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全球约有43%的耕地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自然条件下,干旱是决定植被地理分布和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Schulze,1986)。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已成为现代植物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物长期处于干旱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39.
40.
为探明玉米节水增粮的浅埋滴灌灌溉模式,于2021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开展田间种植试验。按作物各生育期设置低水(W1=125.4 mm)、中水(W2=153.6 mm)、高水(W3=166.8 mm)不同定额灌水水平,以滴灌100%水量为对照(CK=179.8 mm),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60 cm耕作土层土壤含水率随灌水量增加而变化明显;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在拔节期至灌浆期,土壤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玉米作物耗水量整体存在差异,表现为CK>W3>W2>W1。玉米生长特征变化趋势差异较大,W2处理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最高;各生育期玉米耗水量总体变化呈波动变化趋势,在拔节期—抽雄期达到峰值。玉米产量不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加,处理W2玉米产量最高,较CK处理增产5.65%,且水分利用率最大,为3.48 kg/m3。在进一步优化节水技术之前,浅埋滴灌W2处理为灌水最佳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半干旱地区玉米节水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