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15篇
  免费   1858篇
  国内免费   2621篇
林业   3514篇
农学   3243篇
基础科学   3384篇
  3446篇
综合类   26023篇
农作物   2220篇
水产渔业   2094篇
畜牧兽医   14351篇
园艺   2608篇
植物保护   1511篇
  2024年   284篇
  2023年   1040篇
  2022年   1191篇
  2021年   1329篇
  2020年   1491篇
  2019年   1670篇
  2018年   892篇
  2017年   1559篇
  2016年   1916篇
  2015年   1960篇
  2014年   2724篇
  2013年   2546篇
  2012年   3504篇
  2011年   3569篇
  2010年   3324篇
  2009年   3626篇
  2008年   3572篇
  2007年   2949篇
  2006年   2752篇
  2005年   2674篇
  2004年   2448篇
  2003年   2367篇
  2002年   1747篇
  2001年   1680篇
  2000年   1231篇
  1999年   931篇
  1998年   960篇
  1997年   830篇
  1996年   768篇
  1995年   682篇
  1994年   635篇
  1993年   526篇
  1992年   561篇
  1991年   646篇
  1990年   556篇
  1989年   610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7篇
  1977年   11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5篇
  195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β-甘露聚糖酶是种子萌发过程中降解胚乳细胞壁的关键酶,明确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可为揭示杂草种子的休眠萌发机制提供重要依据。以外来杂草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 Dunal种子为材料,建立了种子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凝胶扩散法。利用凝胶扩散法对不同贮存时间及贮存条件下刺萼龙葵种子中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检测,发现贮存3年以上的种子中该酶的活性为0.03 nmol/(min·mg),显著低于贮存3年以下的种子中的酶活性0.15 nmol/(min·mg),而湿润冷藏的种子中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为0.12 nmol/(min·mg),显著高于干燥冷藏的种子的酶活性0.02 nmol/(min·mg)。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凝胶扩散法综合了传统方法的优势,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种子样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2.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溶液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白鲜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6 h,35℃条件下0.3%TTC溶液避光染色24 h。  相似文献   
33.
叶绿素降解是植物叶片衰老最明显的标志。为探明小麦叶绿素降解途径中叶绿素酶和脱镁叶绿素水解酶2个关键酶反应的最佳环境条件,对其反应的最佳环境温度及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叶绿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佳反应时间分别是40℃和80 min,脱镁叶绿素水解酶的最佳反应温度和最佳反应时间分别是35℃和90 min。该研究结果可为2种酶活性的测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4.
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稻谷中镉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价。稻谷镉含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最终结果为:镉含量为0.18 mg/kg的样品中,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6 mg/kg。实验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各分量中,标准曲线拟合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其次是重复性实验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称量和样品溶液定容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非常小。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保高丰农场为试验地点,在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化肥减量10%,30%,50%,100%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冬小麦产量分别为6 510.65,6 237.30,6 084.15 kg/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5)和仅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T1),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T5)增产13.42%。从土壤酶活性变化看,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T1)、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4.33%,15.60%,14.08%,9.12%,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2%,7.22%,10.47%,5.4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3.89%,30.35%,66.45%,57.19%。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增施生物有机肥所有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细菌、真菌数量升高,但真菌占比降低。从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析,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所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处理(T3)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T5)提高了3.61%,19.74%,22.43%,土壤微生物菌群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6.
以采集于秦巴山区的野生麦冬根、叶及花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麦冬花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评价了麦冬不同部位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功效,以期优化麦冬不同组织类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麦冬花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1min,提取温度57℃,乙醇浓度63%,料液比1∶19g·mL~(-1),其多酚提取量(32.95±0.14)mg·g-1,麦冬块根、叶及须根的多酚含量分别为(24.64±0.05)、(20.52±0.04)、(17.42±0.03)mg·g~(-1)。与常规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比,不同部位的麦冬多酚均具有较好地清除O_2~、·OH、NaNO_2的能力,其总体清除活性顺序为麦冬花麦冬块根麦冬叶麦冬须根≈抗坏血酸;麦冬花多酚对O_2~、·OH和NaNO_2的清除IC50值分别为(0.41±0.01)、(0.097±0.005)、(0.021±0.005)mg·mL~(-1),而同浓度条件下维生素C溶液的清除IC50值分别为(0.80±0.01)、(0.14±0.01)、(0.012±0.002)mg·mL~(-1),表明不同部位的麦冬多酚均具有相对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7.
为了筛选出适于新疆气候环境下种植的葡萄砧木品种,从而为新疆引进优良抗寒砧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从中国农业大学引入到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17个葡萄砧木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对各砧木品种枝条在自然越冬条件下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5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生理指标值进行了分析,还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各生理指标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自然越冬条件下,随着田间温度的降低,17个葡萄砧木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逐渐增加,但不同砧木品种各生理指标的增幅不相同。以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7个葡萄砧木的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贝达山河1号河岸4号河岸2号5BB山河4号GanziaDogrizdge1103P33091613101河岸7号山河3号河岸10号河岸9号Gloivede。  相似文献   
38.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07-108
农药质量事关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农药中溴氰菊酯乳油质量分数,并对该方法条件进行优化和应用,以期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目的】为了探讨奶牛产后体况与再次配种妊娠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最佳的体况评分。【方法】试验选取了同一栋牛舍不同胎次的120头泌乳牛作为研究对象,泌乳牛产后60 d自然发情配种,在配种日当天采用5分制的五部分综合评分法评定体况,并于授精后35d检胎,统计妊娠率。【结果】结果发现,高产奶牛群产奶量与妊娠率不存在显著相关。处于2.5~3分的泌乳牛妊娠率最高,且在所有的泌乳牛和1胎次泌乳牛中其均显著高于其他分值牛的妊娠率。【结论】奶牛体况评分影响配种妊娠率,在试验牛场最佳配种体况评分分值为2.5~3分。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不同贮存温度下临床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的免疫学稳定性。方法应用酶免疫分析(enzyme immunoassay,EIA)试剂盒检测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认为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的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含量。将EIA阳性标本置于4、-20、-80℃有氧条件下储存,在储存的第1、14、30、60、90、120天通过EIA法测定毒素含量。结果共收集43例患者粪便标本,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出CDI阳性标本7例(16.28%),其中4例EIA检测为艰难梭菌毒素阳性,毒素含量差异较大;未使用储存缓冲液的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稳定性较好,相同温度下使用储存缓冲液的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稳定性较差、降解较快,-20℃时稳定性最差。结论不同储存温度对未使用储存缓冲液的临床粪便标本艰难梭菌毒素的免疫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但稀释保存不利于毒素稳定性,尤其是-20℃,临床中应避免使用该储存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