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来源于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新疆宽刺蔷薇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在引种地北京测定光合作用日变化以及13:00的荧光参数、抗氧化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来源不同海拔的宽刺蔷薇植株都在9:00以后出现净光合速率的持续降低,在上午受到气孔限制,中午则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即PS Ⅱ反应中心活性的影响.各植株在13:00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光抑制,与来源中、低海拔植株相比,来源高海拔的植株PS Ⅱ反应中心活性与热耗散能力均显著降低,即发生了更显著的光抑制效应;POD、APX酶活性以及AsA/DHA等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在高海拔来源植株中显著升高,以抵抗光氧化胁迫,但仍然造成了过剩的活性氧累积以及植物组织的膜脂过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32.
茄子营养价值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 g茄子中含维生素P750 mg,其主要成分是芸香苷及儿茶素、橙皮苷等,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老年斑等有一定功效。近年来,京郊虽然大力发展设施栽培,设施茄子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茄子仍以露地栽培为主,  相似文献   
33.
二点委夜蛾越冬代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种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点委夜蛾已成为我国夏玉米苗期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安全。目前对其越冬代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研究少见文献报道。本文系统研究了二点委夜蛾越冬代幼虫虫龄结构及老熟幼虫生物学特性,对其寄生性昆虫天敌和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4龄以上二点委夜蛾越冬代幼虫均可做茧休眠越冬,翌年大部分幼虫直接在茧中化蛹,部分幼虫爬出茧外继续取食后化蛹。越冬代老熟幼虫的体长、体重和头壳宽度变化较大,且三者间无显著相关性。越冬代蛹个体间大小差异较大。大多数雌蛾的体长比雄蛾略小,雌虫产卵期可持续5~11 d,卵量平均为277粒/雌,单粒散产,雌、雄蛾平均寿命较主害代长,分别为11.00 d和18.67 d。死亡虫体寄生物分离鉴定发现,5.22%被寄生蜂寄生,发现3种寄生蜂,1种重寄生蜂;从60.29%的死亡虫体中分离出4种真菌,分别为球孢白僵菌、绿僵菌、黄曲霉和青霉;从21.74%死亡虫体中分离出细菌,除黏质沙雷氏菌外,还有一种球菌和一种杆菌。  相似文献   
34.
羽衣甘蓝抗寒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赏羽衣甘蓝作为秋冬季节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抗寒性直接影响其推广和应用。为了阐明羽衣甘蓝响应低温的生理特性,揭示抗寒机理,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生物技术课题组选配的优良F1杂种作为研究试材,分析不同低温处理下叶片电导率变化和半致死温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羽衣甘蓝叶片电导率在-5℃以下迅速升高,-10℃左右达到最大值;半致死温度为-10.3~-13.7℃,红色类型低于白色类型,羽叶和圆叶低于皱叶类型。上述研究结果与观赏羽衣甘蓝田间抗寒表现一致。低温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响应特性表明,不同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除了可溶性糖在-10℃含量最高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在-5℃或-8℃达到最大值,并随温度进一步降低而下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是导致羽衣甘蓝抗寒性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建立羽衣甘蓝抗寒性评价体系,进一步解析抗冻机理,培育抗寒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5.
北京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及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北京市2个项目区县3年玉米秸秆还田土壤培肥与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3年土壤有机质增加1.69 g/kg,提高12.85%;容重降低0.12 g/cm3,降低7.79%,且容重降低与秸秆还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88;土壤氮磷钾养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全氮提高15.85%、全磷和有效磷提高8.58%、21.82%、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分别提高16.2%、17.5%、10.33%。玉米秸秆还田可提供有机质749.49 kg/亩、全氮7.70 kg/亩、全磷0.99 kg/亩、全钾15.82 kg/亩,相当于减施尿素16.74 kg/亩、普钙5.50 kg/亩、硫酸钾31.63 kg/亩;土壤固碳146.9 kg/亩,相当减排二氧化碳538.8 kg/亩;固氮7.35 kg/亩,相当减施纯氮0.37 kg/亩;下茬作物冬小麦平均增产23.5 kg/亩,增产率6.36%。  相似文献   
36.
郭宁  石洁 《玉米科学》2012,20(6):132-136
对我国北部及中东部9省(直辖市)的57市(县)采集玉米根际土壤样品,从92份土样中共分离到17属植物寄生线虫,即垫刃属(Tylenchus)、丝尾垫刃属(Filenchus)、杆垫刃属(Rhabdotylenchus)、平滑垫刃属(Psilenchus)、叉针属(Boleodorus)、巴兹尔属(Basiria)、矮化属(Tylenchorhynchus)、短体属(Pratylenchus)、小环属(Criconemella)、茎属(Ditylenchus)、纽带属(Hoplolaimus)、盾属(Scutellonema)、盘旋属(Rotylenchus)、螺旋属(Helicotylenchus)、拟盘旋属(Pararotylenchus)、真滑刃属(Aphelenchus)、滑刃属(Aphelenchoides)。其中,矮化属线虫分布较广,占样本总数的58.70%;螺旋属线虫的相对丰度最大,占线虫总数的47.53%,这两属线虫为玉米根际土壤中的优势属。对不同地区线虫种群进行分析得出,螺旋属线虫为山东、安徽、江苏及河南省的优势属,矮化属线虫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和河北省(市)的优势属,垫刃属线虫是吉林省的优势属,短体属线虫为辽宁和河南两省的优势属。  相似文献   
37.
1990年以来山东耕地变化及与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  郭宁  宋芙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76-2778
根据山东省1990-2006年的统计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7年来山东省耕地变化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建立了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GDP、人均GDP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990-2006年,山东省耕地面积经历了低速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17年来持续减少;山东省耕地面积与人口、人均GDP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运用线性回归拟合性较好;山东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明显,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增加单位经济总量占用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8.
安阳市气候变化较为明显,秋季往往会有持续连阴雨天气出现,使得农作物病害加重,农作物产量下降,不能及时收获。本文结合安阳连阴雨天气实际,分析了秋季连阴雨对安阳农业生产的影响,并给出了几点连阴雨天气防御对策,以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草地群落各组分(植物叶片、根系和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规律,以揭示降水量对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8年在安塞试验站建立野外控雨试验平台,分别设置减雨60%,减雨40%,减雨20%,自然降水,增雨20%,增雨40%,增雨60%共7个处理,采用遮雨棚法研究降水改变对植物的叶片、根系以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①随降水量增加,植物生长水分限制得到有效缓解,水分胁迫作用逐渐减缓,从而使叶片N,P含量整体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叶片C/N,C/P整体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②降水梯度改变对根系P化学计量特征影响较为显著(p0.05);同时,对根系C/P,N/P也有显著影响(p0.05)。③控雨处理仅对土壤C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可能因为极端降水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导致土壤有机C积累减缓。[结论]水分是黄土丘陵区草地植物对N,P吸收利用的制约因子;降水量可以改变草地群落的养分限制格局,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植物生长受P的限制越强烈,植物生长由同时受N,P两者的限制转为受P限制。  相似文献   
40.
玉米穗腐病样本中温和镰孢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  李坡  郭宁  石洁  张家齐  张海剑 《玉米科学》2020,28(1):177-183,190
为明确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一种不常见镰孢菌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对采集的镰孢菌穗腐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ZBSF002为温和镰孢菌(Fusarium temperatum),是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和镰孢菌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30℃。在pH值为4~11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在pH值7~10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且产孢量较大。光照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影响不显著,菌株在光照、黑暗、交替光照3种培养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连续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且产孢量较大。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5℃、1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