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正> 中国农机学会地面-机器系统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198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天津召开。 出席这次年会的代表共96名,他们来自科研、院校,厂矿及部队等部门。代表中除  相似文献   
33.
豆科植物通过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发育形成根瘤,在根瘤中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氮气转化成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铵态氮.共生过程中为了平衡氮素的摄取和能量的损耗,豆科植物形成了地上与地下信号交互的结瘤自调控机制(Auto-regulation of nodulation,AON),进而调节结瘤的数量.本文综述了AON分子调控机制近...  相似文献   
34.
大豆耐盐基因的PCR标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大豆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品种及“耐盐品种×盐敏感品种”组合的F2群体为试验材料,筛选和鉴定与大豆耐盐性基因紧密连锁的PCR标记,旨在建立快速准确的大豆耐盐性鉴定方法。利用BSA法,对耐(敏)盐品种池和一个组合F2的耐(敏)盐池进行了鉴定,获得一个共显性标记。经F2分析,在盐敏感个体中仅扩增出约600bp的特异片段;在耐盐性个体中扩增出约700bp的特异片段或2个特异片段(700bp/600bp),经过连锁值测定,表明该标记与大豆耐盐基因位点紧密连锁。此外,该标记在其它2个组合F2群体及12个耐盐品种和13个盐敏感品种中得到验证,表明此标记可用于大豆耐盐种质鉴定及大豆耐盐遗传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使大豆耐盐性室内鉴定成为可能。为此,大豆耐盐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获得方法和应用已申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35.
提出了一种构建中小型连锁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相分离的B/W/D三层结构模型,用户通过中间层访问数据,从而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灵活性;使用自由软件组合Linux Apache MySQL PHP,使得商务网站的软件环境搭建成本大大降低,更适于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的使用。  相似文献   
36.
梅花基因组AFLP银染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采用改进的SDS DNA提取方法从梅花的嫩叶和老叶中提取获得总DNA .所得DNA样品的OD2 6 0 OD2 80 值在1 7~ 1 9之间 ,琼脂糖凝胶上主带清晰、较少降解、样品纯度高、蛋白去除干净且得率高 .该体系对原提取程序作了多处简化 ,使操作简便、快捷、高效 ,适合于梅花DNA提取 ,所提取的DNA样品不含PCR反应抑制剂及其他酶反应抑制剂 ,可被限制性内切酶MseⅠ和EcoRⅠ完全酶切 ,适合AFLP PCR反应应用 ,得到清晰的指纹式样 .  相似文献   
37.
中国大豆(Glycine max)核心种质构建Ⅰ.取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以 2 3 587份中国栽培大豆为试验材料 ,根据农艺性状 ,用 2 0种方法构建了大豆初级核心种质 ,对 3种分层法、3种确定取样数法和 2种个体选择法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栽培大豆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取样方法和取样比例。不同取样方法与总体都进行了品种分类数、各性状符合度、数量性状平均数、各性状多样性指数方差和平均品种距离共 5个指标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三层次取样方法 (品种分类法 )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二层次或一层次取样法 ,按比例和平方根确定取样数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多样性指数法 ,聚类选择的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随机选择方法。在 2 0种方法不同取样比例条件下 ,方法 17的平均品种距离降低幅度大于方法 15。因此 ,利用品种分类法进行分层 ,用比例法确定取样数目 ,根据聚类结果进行个体选择的方法 15是构建大豆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方法。用最佳方法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 ,比较不同取样比例的品种平均距离 ,确定品种平均距离由缓慢降低到明显降低点 (9.0 % )为适当的取样比例  相似文献   
38.
大豆杂交F2代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美、日、韩4国大豆品种作亲本,组配成中×美、美×中、中×日、中×韩、中×中等21个杂交组合,对F2代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相关不明显,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9.
黑大豆种质抗氧化能力及其与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分析127份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及与其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各类型之间差异采用平均数的t测验,聚类分析采用快速聚类法,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系数法。【结果】127份黑大豆种质种皮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幅分别为0.44~3.56 mmol·g-1、7.05~74.82 mg·g-1和0.22~1.87 mg·g-1,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类型及不同生态区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黑大豆/黄大豆、黑大豆春播/秋播、夏播/秋播、东北春/南方春、东北春/南方夏、北方春/南方春、北方春/南方夏之间的差异分别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总体趋势是北方春最高,东北春次之,南方春最弱。127份黑大豆种质可聚成6大类群,分别由3、24、20、31、37和12份种质组成。黑大豆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中的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之间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性。【结论】黑大豆的抗氧化作用与其种皮中所含的多酚和花色苷类物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0.
从生产2,4-滴丁酯的农药厂排污口采集污泥样品,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2,4-滴丁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T2,T2最高耐受2,4-滴丁酯浓度为200mmol/L.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m序列分析,初步鉴定T2为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T2最适生长条件为:接种量5%,培养基初始pH值为7,培养基装液量为50mL/250mL,培养温度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