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目前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养殖方式主要有室内工厂化养殖、潮间带筑池养殖、底播养殖、池塘养殖、潮间带沉箱养殖、围网养殖、筏式笼养、多品种混养等。随着刺参养殖面积的逐年扩大,养殖刺参的疾病种类、发病面积及危害程度也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32.
同时检测两种对虾病毒和4种弧菌的同步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检索、多重比对、分析和筛选GenBank中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副溶血孤菌、创伤弧菌、哈维氏弧菌和溶藻胶弧菌的基因序列,设计了10对特异性引物,以已知毒株和菌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均能扩增出与实验设计相符合的DNA片段,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可同时检测鉴别WSSV、IHHNV、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哈维氏弧菌和溶藻胶弧菌,并且能同时区分WSSV不同地理毒株的同步PCR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特异性好,检测通量大,适合于对虾多种病原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的耐受力,为WSSV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盐度30‰和(24±2)℃下,将体长约8~9 cm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与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停食48 h后,投喂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死亡对虾,观察其摄食及感染情况,比较这2种虾的对WSSV耐受力。[结果]中国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63.33%,发病高峰期为4~5 d,而日本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54.44%,发病高峰期为5~7 d,中国对虾的发病率于日本对虾,发病时间也较日本对虾早。[结论]中国对虾对WSSV的耐受能力要强于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34.
甲氧苄氨嘧啶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大菱鲆口服100 mg.kg-1(鱼体重)甲氧苄氨嘧啶(TMP)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TMP在大菱鲆肌肉、血液、肾脏、肝脏含量的变化,并用3P87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TMP在肌肉、血液、肾脏、肝脏4种组织中的含量—时间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达峰时间分别为18.32、16.19、25.36、13.64 h,达峰含量分别为35.05、38.16、34.75、38.32μg.mL-1,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5.11、40.32、36.68、48.75 h.可见,在口服条件下,TMP在大菱鲆体内的吸收与消除较慢,含量高,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35.
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又名"肠道上皮细胞孢子虫",于 2003 年被 Chay-aburakul等[1]首次发现,2009 年由 Tourtip 等[2]从生长缓慢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中分离并命名,主要感染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  相似文献   
36.
为便于鲈鱼病害的早期发现诊断,通过对80余份文献专著中鲈鱼的主要病害进行搜集整理,得到鲈鱼不同生长阶段典型的21种病害特征,建立了一份简洁明了、方便实用的鲈鱼养殖病害初诊速查检索表。检索表采用平行式检索方式,将鲈鱼病害的典型症状互相对应编号,依次检索,实用性较强,为养殖鲈鱼病害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