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32篇
  9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对两种叶面肥真播和丰润的喷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叶面肥对旱作小麦均有增产作用.喷真播3次比喷清水对照增产27.8; ;喷丰润3次比喷清水对照增产17.9;;喷真播2次比喷真播3次效果更好,比相应喷清水对照增产3 0.6;,且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32.
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试验基地,以3个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C1)、师栾02-1(C2)、石优20(C3)和1个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C4)为试验材料,设置0、180、210、240、270kg/hm 2 5个氮肥处理,分别用N0、N180、N210、N240、N270表示。结果表明:N240处理下不同冬小麦品种的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旗叶长度、旗叶宽度,叶面积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均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不施氮肥的处理,但与N270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光合生理、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施氮量240kg/hm 2是充分发挥不同冬小麦品种植株光合性能及产量潜力的适宜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立体匀播方式下,施磷量对冬小麦干物质、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影响,以筛选与新疆冬小麦立体匀播技术配套的适宜施磷量。  【方法】  以新冬22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播种方式为主区,分条播 (D) 和立体匀播 (U) 两种方式;施磷量 (P2O5) 为副区,磷施用量分别为0、60、120、180 kg/hm2 (分别用P0、P60、P120、P180表示)。在主要生育期取植株样并测定干物质分配和转运量,在开花期和成熟期测定植株氮、磷、钾含量,收获后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结果】  与条播相比,小麦茎秆直径和株高在立体匀播下具有显著优势 (P < 0.05)。4个磷用量处理中,干物质转运、分配及磷素转运、利用均以P120最佳,且产量优势明显 (P < 0.05)。立体匀播提高了冬小麦分蘖茎上籽粒的干物质分配、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保证冬小麦将更多的氮、磷、钾向籽粒转运,促进植株磷素转运和利用。两种播种方式均以P120 处理最有助于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向叶片、茎秆和叶鞘以及穗部的分配,从而有效增加干物质转运率和干物质转运对籽粒贡献率,进而提高经济系数,达到高产的效果。  【结论】  立体匀播比常规条播更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采用立体匀播的冬小麦适当增加磷肥施用量,可有效促进单位面积穗数、分蘖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进而获得高产。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P2O5 120 kg/hm2是兼顾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34.
试验采用两因素正交设计,研究氮磷肥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制约旱地春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磷肥。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可计算出肥料的效应函数,其函数为:Y=961.76 9.4580X1 6.5431X2-0.0161X1^2-0.0174X2^2-0.0092X1X2。  相似文献   
35.
对新疆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在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子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新春6号的子粒灌浆规律均符合Logistic自然生长曲线。各方程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98 1以上,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耕作方式可影响子粒各阶段灌浆持续天数T、子粒灌浆速率和粒重。小麦留茬免耕处理渐增期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传统耕作;在灌浆各阶段,免耕各处理的灌浆速率均比传统耕作高,在快增期,小麦免耕留茬处理灌浆速率比传统耕作的高7.7%,小麦免耕不留茬处理比传统耕作的高7.4%。因此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可提高小麦各阶段灌浆速率,对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1997—1999年度伊犁州中熟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杂交组合1,2,4,5的丰产性好,但稳产性较差;适应性最广稳产性最好的组合有1个为组合6;伊单8号和组合3属于低产而稳产的杂交种;杂交组合7的丰产性、稳产性最差。该方法能更有效评价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37.
施磷量对春小麦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施磷量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小麦种子活力影响,为生产中合理施用磷肥、生产高活力种子、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春小麦‘新春26号’(A_1)、‘新春34号’(A_2)为主区,施磷量为副区,设P_0、P_1、P_2、P_3、P_4共5个水平,分别为0、45、90、135、180 kg/hm2。结果表明,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总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根长、幼苗苗长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对主穗长、结实小穗数影响不显著(P0.05);品种间籽粒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主穗长呈显著差异(P0.05);种子活力与籽粒产量有显著相关性,与主穗长、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施磷量间有着极显著相关性。在0~135 kg/hm~2范围内增施磷肥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增加其干鲜重、根系长度,提高春小麦种子活力;但过量施用磷肥不利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进一步提高。磷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2个品种春小麦产量及种子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施磷处理,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磷肥最适施加量为135 kg/hm~2。  相似文献   
38.
氮 、磷肥互作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小麦是新疆主要的粮食作物,土壤中肥料施入量、施入比例不宜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影响小麦种子的活力,限制了产量的提高.为明确施氮、磷肥与春小麦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以北疆主栽春小麦品种新春31号为材料,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氮、磷肥互作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互作对春小麦种子活力各项指标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氮、磷肥的逐渐增加,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根长和干重等指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磷肥150 kg/hm2,氮肥300 kg/hm2处理下种子活力达到最大值,施氮、磷量超出一定范围,其各项指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掌握适宜的氮、磷肥配比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3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肥用量对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施氮处理中,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均呈“S”型变化。随着灌浆时间的推移,籽粒干物质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籽粒干物质积累表现为新春6号>新春27号>Y 20。籽粒灌浆速率大致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在N2处理下,Y 20和新春6号都出现先增加后略降低又快速增加最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进行拟合,3个品种均在N1处理下有最大灌浆速率和最大快速积累期总量。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均与千粒质量呈正相关,其中平均灌浆速率、快速积累期总量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个品种实际产量均在N2处理下达到最大,表现为新春6号>新春27号>Y 20。  相似文献   
40.
为进一步探索干物质转化率低的原因,探求生物学产量潜力与籽粒产量潜力的协调机制,该研究以1个父本(R292),3个母本(Y58S、培矮64S、83S),3个亚种间杂交组合(Y58S/292、培矮64S/292、83S/292)和对照(岳优9113)为材料,探讨母本与组合光合产物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各个时期的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变化呈动态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以黄熟期最低,淀粉含量以黄熟期较高;母本性状与组合性状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4个部位中,均以茎秆穗颈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茎鞘和剑叶相对较低.该研究为亚种间杂交稻生物学优势与产量平衡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