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抗锥虫新药—锥-46亚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锥-46以每次4mg/kg剂量对大鼠肌肉注射,连续给药14天,总量达56mg/kg,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组织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每天8mg/kg剂量肌肉注射,连续14天,总量达112mg/kg,试验鼠仍无死亡。两种剂量各自总和已分别超过锥-46的LD_(50)和LD_(100)(大鼠LD_(50)为44.6±2.8mg/kg,LD_(100)为70mg/kg),提示锥-46无明显蓄积毒作用。高剂量(每天10mg/kg)肌注给药连续14天,才可使大鼠的肝、脾、肾发生严重病变,出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以及摄食量、增重率下降等征候,提示锥-46对动物作用的靶器官、靶组织是肝、脾、肾及红细胞。  相似文献   
32.
抗锥虫新药-锥-46,小鼠腹腔注射LD_(50)为9.8±0.7 mg/kg,ED_(50)为0.28±0.03mg/kg,治疗指数为35。大鼠肌肉注射LD_(50)为40±5mg/kg,大鼠肌肉注射适宜剂量为2mg/kg。对大、小鼠治疗剂量均无临床毒副反应出现。初步表明该药对伊氏锥虫病鼠疗效好,毒性小。  相似文献   
33.
湖北省长阳县火烧坪草畜示范场,现有从新疆、内蒙引进的中国美利奴细毛羊400只,另有本地山羊近百只。尽管该场每两月用丙硫咪唑按常规剂量给绵羊、山羊投服1次,但从1991年11月开始对该场羊寄生虫调查,结果仍相当严重,主要是消化道线虫。为此,我们于1992年8月用蠕虫清(芬苯达唑)进行了驱除羊消化道线虫的疗效试验。  相似文献   
34.
芬苯达唑控制释放塑囊长效剂防治羊线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家畜寄生线虫的防治药物,历来是短效制剂,一次用药驱虫后无法防止以后感染。近年来,国外研制出控制释放长效剂,一次用药后,可以较长时间防止线虫再感染,但国内目前尚无此类制剂供应。我所现研制成一种芬苯达唑控制释放塑囊长效剂,为考核其效果,我们于1992年10月6日~12月6日在湖北省长阳县火烧坪草畜示范场进行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35.
锥—46抑制[^3H]次黄嘌呤掺入伊氏锥虫核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液体闪烁计数法对锥—46的抗锥虫作用的机理做了初步研究。发现T-46与Berenil很相似,均可显著抑制[~3H]次黄嘌呤掺入伊氏锥虫,抑制作用与浓度及时间呈正相关。T-46和Berenil对DNA合成的IC_(60)分别为1.33和1.73μg·ml~(-1)。本实验还提示T-46抗锥虫作用可能与损伤DNA模板有关。  相似文献   
36.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畜互通病,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南、湖北、云南和西藏等地。旋毛虫属毛形线虫属(Trichinella),和其它3种毛形线虫[固有毛形线虫(T.ncava),纳氏毛形线虫(T.nelsoni)和拟旋毛线虫(T.pseudospiratis)]相比,  相似文献   
37.
第三讲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病理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 ,早期人们对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归纳为 5方面 ,即吸取宿主营养 ,吸食宿主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 ,产生对宿主有害的毒素 ,机械性障碍与破坏 ,以及引入其他病原体。自 2 0世纪中叶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寄生虫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也逐渐被揭示 ,形成了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病理。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 ,动物寄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得到较深入的阐明 ,动物寄生虫病理学提高到了分子水平。这里对这方面的致病机理作个概括介绍。1 .动物寄生虫导致宿主的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 寄生虫及其分…  相似文献   
38.
兽医寄生虫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 ,是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要保证我国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应对入世对我国畜牧业的挑战 ,必须不断地提高畜禽疫病的防治水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相对落后 ,幅员辽阔 ,地形地貌与气象环境差别大 ,因此 ,畜、禽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流行严重、防治难度大 ,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我国畜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的现状 ,明确新世纪努力的目标 ,对提高我国畜禽寄生虫病防治水平将有积极的意义。1 回顾近一、二十年来 ,经过广大寄生虫学工…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索伊氏锥虫抗原的变异规律及其用于免疫预防的可能性,首先对伊氏锥虫安微株单虫克隆2个早期变异体ShTatl.1、ShTat1.2采用蛋白酶抑制剂TLCK处理,分离纯化这2种变异体的VSG,用ShTat1.1 VSG免疫KM小鼠,ShTat1.1锥虫攻击免疫鼠后6d分离锥虫,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T)和班点酶标记试验(Dot-EIA)鉴定为ShTat1.2,说明同一克隆锥虫感染兔,小鼠第1次发生抗原变异后产生的变异体相同。依据这一规律,设计了免疫预防保护试验,试验小鼠分3组:一组为未免疫对照组,一组为ShTat1.1VSG单一抗原免疫组,另一组为ShTat1.1 VSG,ShTat1.2 VSG混合免疫抗原免疫组,各组均以ShTat1.1锥虫攻击,结果ShTat1.1 VSG ShTat1.2VSG免疫组小鼠全部获得保护,单用ShTat1.1 VSG免疫组小鼠和未免疫小鼠血中全部出虫、死亡,前者比后者出虫时间、存活时间延长。提示运用伊氏锥虫抗原变异这一规律设计的这种复合抗原,能激发宿主克服虫体抗原变异对免疫保护的干扰。  相似文献   
40.
新科技讲座:第八讲 寄生虫的免疫逃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为了获得在宿主体内生存,而形成一套逃避宿主免疫保护反应的能力,称为免疫逃避反应能力,这样寄生虫与宿主能在相互抗争中又能维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这种免疫逃避是寄生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根据免疫逃避机制可分为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