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尾叶桉纸浆林造林密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5 9年生尾叶桉纸浆林生长分析表明 :(1)密度与树高、胸径呈反比。 3种密度的树高、胸径大小均为密度B >C >D。两配置树高、胸径也以配置B >A。 (2 )密度对单株材积的影响与对胸径影响的规律一致。 5 9年生时单株材积生长量以密度B最高 ,达到 0 0 85 33m3·株 - 1,是最低单株材积密度D的 2 0 4倍。两配置单株材积以配置B >A。 (3) 4 7年生时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密度B >C>D ,密度B达到 94 185m3·hm- 2 ,是最低D处理蓄积量的 1 15倍 ;5 9年生时蓄积量最大者为密度C ,达到 12 7 6 0m3·hm- 2 ,是最低蓄积密度D的 1 17倍。随着时间的变化 ,密度控制尤为重要。 4 7、5 9年生时单位面积蓄积均以配置B >A ,配置B分别比配置A高 2 4 82 %、2 3 5 3%。 (4)对胸径D和冠幅CW 值用方程进行回归拟合 ,结果以乘幂CW=a×Db 拟合最好。方程表达式为CW=0 4 72 4×D0 6 715。 (5 )编制的经营密度表反映出 ,随着胸径D的递增 ,基本经营密度N0 逐渐下降 ;当D≥ 18cm时 ,N0 的下降趋势渐趋平缓  相似文献   
32.
牛蒡寡糖促进大菱鲆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牛蒡根中提取的牛蒡寡糖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探讨其对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生长的影响。经过不同剂量(0、1.0%、2.0%、5.0%)的4组饲养试验,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鱼体,测定其生长指标和鱼体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在饲养的各个阶段中试验组鱼的平均体重、体长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养殖100d时,各试验组鱼的增重率、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试验鱼全鱼体成分的分析表明:添加牛蒡寡糖的试验组大菱鲆鱼体水分、粗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而粗脂肪、灰分含量比对照组降低较大幅度。说明饲料中添加牛蒡寡糖可显著促进鱼的生长,提高鱼对饲料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地改善鱼体的营养成分和增强肌肉品质,其适宜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33.
桉树为纸浆材重要树种,其新品种培育已成为研究热点,韦塔桉作为桉树中的速生和适生种而备受育种家的关注.总结了韦塔桉常规育种程序和技术,内容包括选择韦塔桉为亲本的原因,亲本选择原则,亲本物候观察,亲本育种前高度控制方法,花粉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用于授粉的花粉活力测定、控制授粉中去雄处理及套袋授粉方法,割柱授粉法,种子的采收和贮藏方法等.韦塔桉育种总结可为其它桉树人工杂交及乔木树种的控制授粉提供技术及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4.
牛蒡寡糖促进黄瓜生长及抗低温胁迫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不同浓度的牛蒡寡糖溶液处理黄瓜幼苗,研究牛蒡寡糖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抗低温胁迫的生理效应。研究表明,牛蒡寡糖可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促进壮苗的形成,黄瓜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最佳处理浓度在5.0 g.L-1左右。同时,在经过72 h的低温胁迫后,5.0 g.L-1的牛蒡寡糖可显著提高黄瓜植株叶片细胞膜的稳定性,抑制体内MDA的累积,同时大幅度提高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因此,施用适宜浓度的牛蒡寡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黄瓜的生长和提高抗冷性,在农业上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5.
南极冰藻绿藻B-7的异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在中国第18次南极科学考察时采得南极海水水样和海冰样品,从中分离纯化出南极冰藻绿藻B 7,通过单因子试验及L25(56)正交试验表对其进行异养培养条件研究,并采用全量凯氏定氮法及气相色谱法测定该藻在异养培养条件下生化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异养培养条件下,绿藻B 7的生长速率约为自养条件下的2倍。绿藻B 7异养培养最适有机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蛋白胨;绿藻B 7的最佳异养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4℃,培养液起始pH值6~8,250mL三角瓶装液量50mL,接种量20%。与自养条件相比,异养绿藻B 7细胞内生化组成有所变化:蛋白质含量升高,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含量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基本维持不变或有所上升。研究说明,通过异养培养可有效地提高绿藻B 7的藻体最终收获量,且异养条件下绿藻B 7的营养价值不低于自养绿藻B 7。在我国北方寒冷季节,可以利用异养培养方式大规模培养南极绿藻B 7,为育苗提供充足的饵料。  相似文献   
36.
以南极海冰细菌(Colwellia sp.NJ341)为材料,从蛋白质、酶和脂肪酸等方面对0 ℃下低温适应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与15 ℃相比,0 ℃下菌株NJ341的生长量和蛋白质含量处于较高值;不饱和脂肪酸C16:1ω9和C16:1ω7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C18:1显著下降(P<0.05);脂质过氧化的重要参数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但在4~-5 ℃变化幅度不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在8~22 ℃温度范围内没有检测到,而在4~-5 ℃范围内其活力极显著增加(P<0.01).这些重要生理参数的变化将有助于了解低温微生物在接近冰点温度下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37.
栉孔扇贝外套膜和鳃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AB PAS染色法显微观察和分析人工养殖 3龄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壳长 4 0~ 5 0mm)外套膜和鳃粘液细胞类型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粘液细胞分为 4种类型 ,Ⅰ型呈红色 ,Ⅱ型呈蓝色 ,Ⅲ型呈紫红色 ,Ⅳ型呈蓝紫色。不同部位 ,粘液细胞类型、密度及形态不同 ,这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外套膜边缘膜及生壳突起内、外表皮粘液细胞均以Ⅱ型为主 ,密度较小 ,形态主要为梨形、杯形、圆形 ,并多为大型细胞 ;中央膜内表皮以Ⅰ型和Ⅲ型较多 ,形态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 ,外表皮只有Ⅱ型细胞分布 ;鳃轴表皮粘液细胞以Ⅰ型和Ⅲ型为多 ,形态为圆形、杯形或不规则形 ;鳃丝表皮粘液细胞多为Ⅱ型和Ⅳ型 ,形态多为圆形 ,少量为杯形 ;外套膜感觉突起和缘膜突起的表皮中无明显着色的粘液细胞 ,而是被大量棕色颗粒充满  相似文献   
38.
对细胞融合技术获得的1株新型融合微藻(Tetraselmis sp.-1)进行摇瓶混合培养,并分析光照强度对该培养条件下融合微藻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对融合微藻的生长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融合微藻生长速率为0. 576 g/(L*d),是自养培养的7.38倍;2)在光照强度为3 000 lx混合培养时,葡萄糖消耗速率达最大值3 g/(L*d);3)在光照强度为2 000 lx混合培养时,藻细胞密度最大,为2.60 g/L,以葡萄糖计算的基质得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4)融合微藻叶绿素a含量在混合培养条件下,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5) 在混合培养条件下,光照对NH4+的同化为正影响,融合微藻氮含量和CC/CN分别为5.68和6.06,均介于自养培养与异养培养之间.  相似文献   
39.
对经注入处理后播种育苗14个月的桉家系苗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能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且性状在季节间的差异也达显著水平。注入家系与对照家系在光合特性上出现分化,注入家系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家系,但光合利用效率两者差异不显著,反映出家系间的差异,注入有助于提高光合特性;利用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家系进行选择,6号家系在这两种性状上均表现较佳,是高光效、低水耗家系,在今后选择优良无性系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0.
以南极冰藻(ChlamydomonaS sp.)为材料对其抗盐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冰藻在盐度33下生长良好,在盐度66和99也有较大的生长量,盐度132下也能生存,可以维持原有的生物量,而盐度165对冰藻则是致命的,仅能存活8d;常温藻(Chlamydomonas monadina)仅能在盐度小于99时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