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寒地水稻花培优异种质龙粳8号的选育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粳8号选育评价研究表明,常规育种与花培技术的结合,充分发挥了花培缩短育种年限及提高选择效率的作用;选育出的花培品种龙粳8号,为寒地稻作区早粳早熟品种,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国家优质食用米标准,具有Pi-z#+t等主效抗瘟性基因,属高抗稻瘟病种质,是集早熟、优质、抗病于一体的优异种质,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在育种上已被省内外各育种单位用作亲本,在生产上已成为一些地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2.
33.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黑龙江省水稻抗稻瘟病资源,利用日本的7个致病性稳定的菌系对黑龙江省部分粳稻品种进行了抗瘟性分类。通过与12个鉴别品种的反应型比较分析,推断了部分品种的基因型。将141份品种划分为39个品种群,并初步推断了60个品种的基因型,为育种者提供抗源,也为开展抗病基因分析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4.
35.
寒地水稻纹枯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2000年首次对寒地水稻纹枯病进行了初步研究 ,明确佳木斯地区水稻纹枯病始发期为 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停止蔓延期为8月中、下旬。病害水平扩展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 ,垂直扩展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 ,防治最佳时期为分蘖末期。采用人工接种和自然感病两种方法对486份材料进行鉴定 ,筛选出抗源材料11份 ;鉴定耐病品种 5份 :牡丹江21、品鉴1、品鉴 3、松 94-7、龙粳5号 ;在自然感病条件下 ,病害级别与空秕率、千粒重、产量损失率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6.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1~2006年,广泛监测黑龙江省各主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类、分布及消长动态,鉴定了189个单孢分离菌株,共监测出7群28个中国小种.ZA、ZD、ZB菌群检出频率分别为42.3%、28.6%、17.5%,为黑龙江省目前主要菌群;ZA49、ZD1出现频率为21.7%、21.2%,为优势小种.ZA、ZD、ZB菌群呈明显上升趋势,ZE、ZF菌群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37.
INGER在黑龙江省稻区的引进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参加了国际水稻基因遗传评价网(INGER)的项目,在高纬度(43°32′~53°34′N)粳稻区先后参加了国际水稻稻瘟病圃(IRBN)、粳稻品种观察试验圃(IRTON)和水稻抗冷试验圃(IRCTN)的协作研究,共引入INGER材料594份,其中IRBN 343份、IRTON 143份、IRCTN 108份.鉴定出高抗稻瘟病材料116份,丰产材料4份,综合抗冷性强材料11份.为INGER提供了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为育种者提供优质、抗病、抗冷的亲本材料,引入了新的有益基因,进一步充实了寒地水稻种质库.  相似文献   
38.
龙粳2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空育131为母本,以龙糯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圃法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熟期适中、抗稻瘟病中等、抗冷性中等、米质优、分蘖力较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39.
通过2004~2010年对黑龙江省部分水稻品种孕穗期抗冷性鉴定,筛选出水稻孕穗期抗冷性1级材料63份,2级材料180份,其中与丰产性结合较好的材料20份,与抗病性结合较好的材料72份,与优质性结合较好的材料6份,特种稻材料23份,审定水稻品种17个,2008-2010年生产累计应用面积达到129.4万hm2,为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育种者提供耐寒抗源。  相似文献   
40.
为进一步提高栽培稻产量,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沈265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杂草稻对栽培稻群体及穗部性状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群体内的温度和照度明显降低,湿度升高;干物质生产显著降低,梗穗粒数和结实率随杂草稻密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